关于本科教学考评方案的一些思考

2015-12-22 00:23:33郭昊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4期
关键词:本科教学

郭昊

摘要:浙江大学中文系是一个具有深厚积淀的百年老系,中国语言文学也是一个传统优势学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杭州大学期间,曾云集了姜亮夫、夏承焘等一批大师级学者。进入新时期以来,浙大中文系秉承老一辈的传统,在各方面又有很大的拓展。特别是被批准为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以来,本系以“基地”为依托,守正固本,锐意创新,在全国同类专业的高校排名中一直稳居前例。招生专业也由原先单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成为由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编辑出版学3个本科专业和1个影视与动漫编导方向组成的立体多元、结构合理的大中文专业。

关键词:本科教学;考评方案;教学考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86-03

在学科建设上,我系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汉语史研究中心为教育部确定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根据浙江大学成为世界一流高校的建设目标和“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联系中文系的学科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中文系在本科教学上基于“大中文”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理念,强化课堂讨论和经典原著细读,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并设立了“基地班”,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系统的“大中文”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就教师而言,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学术个性和专业特长;对学生而言,有利于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进行多方面的自主选择,从而也为新世纪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专业的支撑。

在教育理念上,做到基础性、发展性与创造性的统一,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以培养高素质的优秀本科人才为目标,以学分制改革、教学计划的修订为切入点,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为载体,以教学手段的改善、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机制的构建为保证,以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工作重心,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与此相适应,在课程建设上,注重研究型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研究型教学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本科生,既为本科后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质的生源,同时也为接受本科生就业的社会用人单位提供不仅具有丰厚的知识积累,而且善于运用知识的新型专业人才,真正体现出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和人才培养特点。

根据上述建设思路,中文系已经有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并且将在未来的几年里建构起较为完整的研究型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方案,不仅涉及各层次的课程内容,也将涉及具体的教学形式。

1.大类平台上开设新生研讨课。尽可能安排教授上课,选择各二级学科中的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新的观点或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等,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相关学术问题,系统地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学科的研究历史、现状与成果,引导学生进入本专业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安排一些专业课程采取讨论式、导读式的授课形式,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讨,既激发学生参与研究的兴趣,更为培养高端研究人才探寻有效的教学模式和途径。

2.注重教学实践的作用,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激励例如影视方向的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影视作品参加国内,甚至国际上的一些影展、电影节等,在这方面已有一些成功的例子。

3.将高年级本科生纳入教师的科研课题组,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规范,并通过科研成果的取得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信心。

4.重点建设大类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以及至少2门双语课程。同时,在巩固专业内涵和坚守学科基础的前提下,将中文学科的“小中文”与通识教育的“大人文”打通,为大学通识教育打造良好的平台,并从根本上全面提高中文各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

5.作为一个人才培养基地,我们从1995年起开始建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地班”,迄今已毕业九届,实践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今后在“基地班”的编制方式上准备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例如采取“基地班”非固定编制的方式等,旨在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减少和避免了因“基地班”固定编制带来的一些摩擦和矛盾,进一步发挥汉语言文学“基地班”的表率作用。

6.加快师资建设,引进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活力,安排年轻教师(包括博士后)担任班主任,安排年轻教师在本科教学方面挑大梁,讲授大类课程等。

综上所述,一流的大学必定有一流的本科教学实力和一流的本科学生,这在国际一流学府已经是铁的事实。在当前浙江大学迈向国际一流的进程中,教学实力、教学业绩的重要性相比以往尤显突出。实践证明,无论是针对政府机构、公司企业还是各类教育机构,有着高效成熟的绩效考核的单位,其成员的工作面貌尤其上进,业绩尤其突出。反之,没有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就好比没有管理,对人主观能动性的激励方面就好比回到了以前的大锅饭时代。浙江大学中文系作为浙江大学的一个重要的文科基层教学单位,如能适当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绩效考核,在发展战略层面,就能对教师的个人行为起到很强的导向作用。学校及院系将发展目标融入到绩效考核当中,也使学校的发展措施得到了实施。

由于大学教师是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群体,从事文科科研的教师,在其工作上除了教学,另一半就是科学研究,就基础学科的特性来看,有着十年磨一剑、出成果时间相对较长等不确定性,所以在本文中的绩效考核只设计针对本科的教学工作。

7.考核方案的设定。

(1)根据系统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可比性、动态性、导向性及独立性等七项原则进行。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在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标准、考评方法等方面充分反映了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2)绩效考核根据教师这一职业特点,在考核主体上,采用同事评估(其他教师、系主任、分管教学副系主任、院系教务员)和公众(学生)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类似于360度考核法。浙江大学聘用教学督导对教师上课效果进行监督已有多年,考核主体本应包括教学督导,但督导听课是随机抽查,并非所有教师的课都听,如督导作为考核主体,结论难免会有偏颇,所以督导暂不列为评估主体。

(3)在绩效考核程序上,考虑到我系教师人数偏少,包括担任院领导在内的教师总共47人,拟在完整的考核程序上稍作精简,具体分为以下步骤:①制订计划,该步骤之前已有说明;②建立一个相对简单的微型评估组织,有系办教师和学生助理组成,构建评估指标(见下表);③收集评估信息(针对本系教师的问卷调查);④选择相对简单的实际可行的计量方法,范老师采用的高等数学的专业方法就不采用了,可以用最简单的加减法;⑤撰写评估总结报告。

评估结果建议经系务委员会讨论后,在今后教师的晋升职称、评奖评优、出国交流、提拔或推荐担任领导职务方面起到参考作用。因为中文系长期没有创收的途径,所以将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恐无效果。应该看到,学习包括广义的学习,每个人都可以从他人的言行中获益。在传统西方知名学府,教师通过诱导、启发学生对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进而自己在学术上有新的发现是一种常态,在这方面,传统中国式的灌输式教育需要反思。

综上所述,对我系教师进行教学业绩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激励教师在完成与个人薪酬挂钩的科研业绩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同时,能认识到教学对于学校、对于民族、对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在重视自身利益的同时,能主动重视教学、热爱教学、全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并且自己也能从中获益,包括学术上的新观点,也包括人生观等方面的收获,就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笔者认为,师生思想火花的互补应该是教学的最高层次。

以下是笔者拟的浙江大学中文系教师教学业绩考核办法。第一部分针对全体教师,考核主体主要为学生,最高分为100分,第二部分不针对全体教师,作为考核结果可以和第一部分共同起到评估作用。说明:笔者认为毕业论文指导非常重要,应该被列为考核内容,可能有极个别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如果教师因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学生的论文选题,的确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导致没有学生可指导,可向系领导提出,如该教师分数为70分,则该教师的考核分数按照70/90*100来计算,但该考核项针对所有教师是合适的。所以本考核在每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没有离校之前立即进行,毕业论文指导考核项只对大四学生开放,学生评估时只针对自己的毕业论文导师,该原则在考核前向学生宣布,要求学生配合。

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最高分为100分。学生工作和教学成果,因为不是每个教师必须要做到的工作或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因此本身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如我系承担学生工作的一般都是刚进系工作的青年教师,所以笔者建议此项不作为针对全体教师的硬性考核指标,在教师晋升职称、评奖评优评先进、出国交流以及推荐后备干部等方面与前面总分100分的考核结果一同作为参考因素,可以理解为加分项。

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作为教学业绩评估的重要依据,笔者建议,鉴于目前的大环境,可以不设合格分数,仅仅算出每位教师的最终分数,可以排出顺序,供院、系领导参考,在任何需要比较、权衡的时候都可作为参考依据甚至是重要、关键的参考依据。所以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作为评估教师职业完成度的重要因素不能仅仅一考而已,而要看评估结果如何落到实处,是否真正促进教师对教学的真实付出。笔者建议可以出台一些细则,例如在推荐中层干部时要求本科教学考核分数在50、60或者70分以上;或在两人以上竞争同一职务时作为最终评判标准;或在推荐教学类领导职务时,被推荐人的本科教学考核分数一定要在全体教师中排在前20%内;等等。只有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估最重要的指标,落到实处,和教师提干、晋职、评先、出国等环节捆绑起来,评估才不会流于形式。也只有将评估最终的导向作用体现出来,也就是重视教学、乐于教学、享受教学,评估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教学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本科教学
对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教学过程管理的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 20:17:32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需要解决的问题”评析
《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本科教学改革探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期末试卷及其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在《航空维修原理与技术》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完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5:28:00
现代测试技术在机械类本科测试技术教学中的渗透
科技视界(2016年23期)2016-11-04 23:19:30
材料工作室软件在《计算材料学基础》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68期)2016-09-21 15:12:09
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大学教育(2016年3期)2016-04-08 06:16:19
提高能源与动力类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与举措
大学教育(2016年1期)2016-01-19 07: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