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星 韩志丹
摘要:“思政评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嫁接传统评书艺术精华所进行的全新教学艺术尝试。“思政评书”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教学艺术,其重要特征之一即在于充分借鉴传统评书艺术对人物加工处理的艺术手法,注重发挥人物在引领结构和突出主题思想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思政评书”独具特征的人物教学模式。
关键词:“思政评书”;人物教学;中心地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064-03
本文所指“思政评书”具有特定含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书”的简称。“思政评书”是笔者在多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现有教育教学成果、借鉴业内同行教学经验并嫁接传统评书艺术精华所进行的全新教学尝试,其核心内涵在于将传统评书的表演形式、艺术内核、运作模式、方法手段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此建构出“思政评书”这种全新的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模型。“思政评书”汲取传统评书艺术精华,注重利用和发挥人物在引领结构和突出主题思想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了“思政评书”独特的人物教学模式。本文拟对“思政评书”的人物中心地位略作探讨,不足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一、人物统领“思政评书”的谋篇布局
评书“善于塑造人物”,其艺术目标和价值主要通过书中人物行动的推演和人物品质与精神的彰显来表现,人物是评书结构不可置疑的中心。评书的结构可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外部结构主要是指评书的谋篇布局、起承转合,而内部结构主要是评书的内在逻辑、思想内涵等。传统评书中的很多经典篇目皆以人物立名,中心地位一目了然,体现出人物在评书体系结构中的统领全局的作用,这种统领全局内外兼修,由表及里,关系评书作品的成败兴衰。可见人物是评书之核、评书之胆、评书之魂,是评书“安身立命”的生命线。
有学者对近年来在评书领域赞誉颇多的五位表演艺术家单田芳、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连丽如的二十部佳作做了列举,这些作品皆流传久远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群众所耳熟能详。[1]在所列作品中,以人物命名的包括单田芳的《三侠五义》、《白眉大侠》、《明英烈》、《童林传》、《乱世枭雄》,袁阔成的《西楚霸王》,刘兰芳的《岳飞传》、《赵匡胤演义》、《杨家将全传》,田连元的《杨家将》、《小八义》、《刘秀传》等12部,占到总数的60%。这12部评书或者以灵魂人物命名,或者以核心人物群体命题,但总是鲜明地把人物嵌入书名当中,这种显性表达足以证明人物在评书中所占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虽然其他八部并非直接以人物命名,但书名之下也有着众多典型人物的存在与支撑,如评书《百年风云》恰恰展示的是近代百年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所涌现出的各色人物群体,而评书《水浒外传》的主体框架结构也是由108位梁山好汉所支撑起来的。无论显性存在还是隐性存在,总之人物在评书的谋篇布局中已经彰显出其不可替代的中心地位。
“思政评书”是以思想政治为目的,有选择地借鉴评书的形式和技法,达到思想政治育人的最终诉求。如果说人物的中心地位是评书艺术的重要特征的话,那么“思政评书”理所当然将人物引入教学并置于中心地位。当然这种引入不应遵循同一模式,不能平均用力,而是应依据各门思想政治课的不同特点和不同内容有所区别。
实践证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最易引入人物教学,也最能体现“以人物为中心”的结构特征。《纲要》作为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基本承载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其教材在结构上最大的特征就是鲜明的线索性,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由此架构出教材内容的“上编”、“中编”和“下编”,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从内容学习上而言,此种设计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符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要求,便于受众的阅读和理解。但不得不说,这种结构设计对于已经经历过中学历史熏陶的大学生而言,缺乏新意和挑战性,使诸多熟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青年学子先入为主地产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的质疑。此处提出这一问题,并非否定和批判《纲要》教材结构设置的科学性,恰恰相反,笔者认为作为教材,作为教与学的基础和范本,这种结构是不容置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实践要完全照搬教材的结构理路,而是在教学实践中,要坚定不移地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要依据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之上实现教材内容的丰富化、深刻化、生动化和个性化。换句话说,每位教师,每一堂课程都应在以教材为中心的基础上对教材做有针对性的解读,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对于《纲要》课程而言,以历史人物谋篇布局具有现实可行性。如教材所言,“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某种程度上,中国近现代历史是无数仁人志士在人民群众的支撑下共同书写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仁人志士指引着方向,而人民群众是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由此,即使简单按照教材顺序,《纲要》课程实践中也可以重新书写内容结构,用不同时期的人物群体替代原有框架。原有框架中,《纲要》主要按照时间线索,以大事件为中心推进内容,但每一个历史关节点和每一个大事件背后都有众多历史人物的支撑,因此完全可以把这些隐身教材之中的重要人物推到前台,以这些人物为中心重新搭建教学内容结构。从专题教学的角度而言,这种设置不仅是一种体系创新和内容重组,而且能切实起到活化内容、深刻主题、涵养精神和增强实效性之功效。
以《纲要》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为例,在教学实际中笔者完全改变了原有的教材架构,打破对反侵略斗争前因后果以及具体进程的叙事模式,而是精心选择了一批反侵略斗争中的英雄人物,以这些人物为核心,更加具体地解析反侵略斗争中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历史场景。这种设计并非偏离教材,而是在坚守教材基础上的教学自信与教学创新。在这一章中,笔者选择以“军、民、官、绅”四个人物群体为切入点,管中窥豹,对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作了有针对性的解析。在“军”这一群体中,以老将冯子材的萃军为着眼点,特别叙述了中法战争中镇南关大捷这一令国人扬眉吐气的战役。“民”这一群体主要介绍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三元里人民是人民群众反侵略斗争的杰出代表,值得大书一笔。“官”这一群体介绍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湘军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左宗棠其人个性色彩鲜明,收复新疆的事迹功勋卓著,辉映千古,因此以这一人物作为官员群体的代表最为合适不过,而且也为笔者在教学中适度发挥提供了条件。“绅”指的是爱国士绅,此处主要以丘逢甲为例,介绍其在甲午战败后誓死保卫台湾的爱国情怀。应该说,上述以人物为中心所进行的篇章架构肯定会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可能会不全面不完整,但笔者认为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取舍剪裁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合理的放弃意味着一种崭新的建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的上述尝试不仅使教学耳目一新,最重要的是突出了细节,生动了史实,深化了情感,增强了认同。
上面主要谈了在《纲要》课程中以人物设定结构的尝试,其实在其他思想政治课程中,人物同样可以在谋篇布局中发挥作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程中,主要学习的是近代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其实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历代领导集体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某种意义上讲,《概论》课程宏观上就是以几代领导集体为中心所进行的结构创制,因此要学好这些理论,首先要对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成员和重要人物的生平、经历以及思想演变有重要了解。如欲通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必须对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有充分认识,对他们的革命历程和理论著述有深刻体悟。此外,人物在结构中的统领作用可能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中体现得不甚明显,但如若拓宽视野就不难发现,无论讲思想道德与法律,还是讲马克思主义原理,都可以将无数相关的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引入教学。如关乎思想者可以形成一个思想人物库,关乎道德者可以形成一个道德人物库,关于法律者可以形成法律人物库,关乎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和认识论者亦可形成相关原理的人物库,这些人物库可以成为教学的另一个暗线或者支脉,可以作为理论解析,可以作为案例印证。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每一个实践者都清晰地懂得,无论多么深邃的理论,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果,无论多么难解的命题,只要有各色人等的参与都会迎刃而解。
二、人物寄寓“思政评书”的主题思想
在内容、表演等外部形式和艺术手段的内层,评书承载着比较丰富的思想体系和文化内涵。在评书的内部结构中,主题思想居于中心地位。漫长的评书艺术史已经生动证明:其主题思想必须通过人物形象来表现,人物是主体思想的载体,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评书如若离开实实在在和生动具体的人物,仅靠说理和评论体现主题,不仅有僵硬和生搬硬套之感,而且难以服众,难得人心。人物站得住,思想才能立起来。有了成功的人物,主题思想自然呼之欲出。因此,人物塑造是展现评书主题的前提、基础和最佳手段。长篇评书《杨家将》集中讲述了杨家老少四代前赴后继英勇抗击外族侵略的故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该书所颂扬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主题思想通过杨继业、潘仁美为代表的正反人物群像的鲜明对比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试想如若抽去这些人物,主题思想将被架空,变成抽象说教,即使表演再华丽,内容再曲折,对于主题思想而言,也是空中楼阁。评书《三国演义》除了要展现后汉三国时期广阔而深邃的社会历史背景之外,还要体现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揭示这一主题,不能仅仅依靠平铺直叙的叙事和抽象说教,而要通过刘备、曹操、孙权为代表的人物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纠葛来体现。如果抽掉魏蜀吴三方人物群体及其活动,“三分天下”和“三分归一”的主题和发展大势难以形象揭示。
与传统评书相比,“思政评书”在人物的取材范围方面更加广泛,王侯将相、贩夫走卒、古今先哲、芸芸众生皆可进入“思政评书”的视野,这与思政课教学本身的广博性密切相关。“思政评书”以立德树人为主旨,以培育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历史观念、政治修为和行为规范为目标。主旨实现和目标达成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受众的认可、接纳、吸收,直至融会贯通。在“思政评书”的视域中,实现和完成这一过程,必不可少地需要汇聚沧海变迁中的万千面孔,因为无论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规范、理论等都是人的创造,都是人的实践和思维的结果。人是上述所有成果诞生过程中的亲历者,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都与之有着或远或近,或深或浅的精彩故事。某种程度上,找到了人,就找到了这些目标;或者说只有找到并成功解析最相关最切近的人,才能最深刻的亲近这些目标。因此,可以说,“思政评书”是一门关乎人的艺术,即参与主体是人,实践目标是塑造人,方法手段是参考、借鉴和分析人。当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思政评书”在选人用人、与人对话的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纲要》课程之主旨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简言之,《纲要》课程以讲解“四个选择”为中心诉求。在解析“选择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时,可以借助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前后涌现出来的重要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等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界的一次启蒙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是一次划时代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伴随着这两次重要事件的爆发,以及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中国各种思想风潮交织鼓荡。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重要分野,上述人物中有人开始接纳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有人遵循其他思想流派继续前行。这些人物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开启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并以不同的形式开始影响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有关“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一主题,除了关注相约建党的“南陈北李”,还可以选取中共一大的人物群体进行分析。从中共党史的发展脉络来看,代表着全国50余位党员的一大代表当时无疑是全国思想界的先锋,他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但是这些曾经选择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其后的人生命运并非一致,有人一以贯之,秉持信念,最终以中国共产党领导者的身份参加开国大典;也有人初衷不改,为党为国捐躯,壮烈殉国;还有人中间脱党,误入歧途;甚至还有人叛党甚至叛国,成为千古罪人。“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人民大众广泛参与的命题,但上述人物无疑是典型代表。以此类推,在解读“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选择改革开放”这两个主题时,可以相应选取社会主义改造前后和改革开放历程中的代表性人物或人物群体,这里面可以是重要领导者,也可以是群众代表。
《概论》课程之学习,是引领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神实质,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可以说,《概论》课之学习,关键在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三者的辩证统一,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概论》课程的要旨所在。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考虑把领袖人物的思想理论与人民大众的生活命运结合起来,在这里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点面结合,深入解析。《基础》课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同样离不开人物的参与。这一课程引入人物的思路可以考虑从正反两个方面的人物切入,思想道德的高尚者和残缺者,法律素养和修为的深厚者和薄弱者,这些人物或者存在于历史过往,或者存在于现实生活,都是最为鲜明的诠释素材和生动注脚。
人物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最为灵动的要素,基于此,“思政评书”遵循传统评书艺术的方法和手段,以人物为中心进行教学艺术的深入探索。在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和实践当中,“思政评书”的人物教学模式对于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乡状.评书艺术欣赏[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