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云云,刘助生,钟 丽,李云娟,张宗急,张志林 (广西农业科学院桂北分院/桂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近年来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籽的主产区,由于已经充分发展油菜种植业,试图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菜籽含油量来大幅度提高菜籽油总产量的难度相对较大,最有效和可行的途径是在国内其他适宜省份或地区发展油菜种植[1-3]。何昌锐[4]从广西百色市外引进4个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品种,对各个品种的生物特性、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适宜百色市种植的油菜品种。谭冠宁等[5]对国内11个甘蓝型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合在广西各地种植的高产、高油、综合性状好的油菜新品种。张宗急等[6]从国内引进的21个双低早熟油菜新品种中筛选出2个适宜广西种植的油菜品种。杨行海等[7]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外引进23个双低油菜新品种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出了5个品种适合在广西双季稻区种植。目前,有关广西桂北地区油菜品种鉴定和筛选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引进了12个油菜品种,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优质油菜新品种在桂北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1 试验材料 参试油菜品种共11个,以青海131为对照,品种名称及选育单位见表1。
表1 参试油菜品种及其来源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2~2013年在广西桂林市农业科学院雁山试验基地进行,沙壤土,肥力中等,地力较均匀,排灌方便,前作水稻。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0 m2,试验地四周设置保护行。施芭田复合肥(比例 15∶15∶15)525 kg/hm2,硼肥 15 kg/hm2,腐熟鸡粪10 500 kg/hm2,钾肥300 kg/hm2,于10月12日耕田时施入。防虫不治病。
1.3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2.1 产量 由表2可知,11个参试油菜品种产量为1 325.66 ~2 006.00 kg/hm2,平均产量为1 708.13 kg/hm2;产量超过对照(青海131)的油菜品种为川早NH1105,产量为2 006.00 kg/hm2,比对照青海131增产2.04%,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油菜品种均比对照品种减产,大地95、10棚63育19、233与对照品种差异达显著水平,D1009、SWU112、FD1102、Q0115与对照品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2 品质 从表3可以看出,参试11个油菜品种中有3个未检测出芥酸含量,分别为大地95、10棚63育19和FD1105;硫甙含量为 16.0 ~ 45.7 μmol/g,其中大地 95 和SWU1112 的硫苷含量较低,分别为16.0 和16.3 μmol/g。含油量为 37.1% ~ 42.3%,233、大地 95、FD1102、黔杂 J102、Q0115、FD1105、青海131的含油量均大于40%。
表2 参试油菜品种的产量
表3 参试油菜品种的品质
2.3 抗病性 从表4可以看出,参试11个油菜品种中川早NH1105、10棚63育19、大地95、SWU1112的菌核病发病率较低;FD1105、D1009、黔杂 J102、Q0115的菌核病发病率较高。11个油菜品种病毒病均未发生。
表4 参试油菜品种的抗病性
3.1 233 该品种平均产量为2 328.0 kg/hm2,比对照青海131减产7.68%,位居第7位。平均产油量为970.2 kg/hm2,比对照减产9.12%。株高177.16 cm,分枝数6.55个。生育期为181.5 d,比对照早熟7.3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175.18个,每角粒数18.86粒,千粒重3.80 g。熟期特早,品质达到双低标准,丰产性较差,产油量较低,抗倒性一般,抗病性差。
3.2 大地95 该品种平均产量为2 394.8 kg/hm2,比对照青海131减产5.03%,位居第5位。平均产油量为991.5 kg/hm2,比对照减产 7.25%。株高 185.06 cm,分枝数 5.93个。生育期为191.7 d,比对照晚熟2.9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01.10个,每角粒数17.44粒,千粒重 3.65 g。品质达到双低标准,丰产性差,产油量低,抗倒性一般,抗病性差。
3.3 FD1102 该品种平均产量为2 195.7 kg/hm2,比对照青海131减产12.92%,位居第10位。平均产油量为87.6 kg/hm2,比对照减产 17.60%。株高 198.29 cm,分枝数 9.29个。生育期为185.0 d,比对照早熟3.3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01.10个,每角粒数17.44粒,千粒重 3.65 g。品质达到双低标准,丰产性差,产油量低,抗倒性一般,抗病性一般。
3.4 川早NH1105 该品种平均产量为2 563.5 kg/hm2,比对照青海131增产1.66%,位居第1位。平均产油量为1 011.8 kg/hm2,比对照减产5.20%。株高186.21 cm,分枝数8.90 个。生育期为189.3 d,比对照迟熟0.6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33.99个,每角粒数20.42 粒,千粒重3.18 g。品质未达到双低标准,丰产性较好,产油量低,抗倒性强,抗病性中等。
3.5 D1009 该品种平均产量为2 296.65 kg/hm2,比对照青海131减产8.92%,位居第8位。平均产油量为903.5 kg/hm2,比对照减产 15.23%。株高 196.87 cm,分枝数 7.62个。生育期为188.5 d,比对照早熟0.3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37.82个,每角粒数19.16粒,千粒重3.41 g。品质未达到双低标准,丰产性差,产油量低,抗倒性中,中感菌核病。
3.6 10棚63育19 该品种平均产量为2 393.1 kg/hm2,比对照青海131减产5.10%,位居第6位。平均产油量为887.9 kg/hm2,比对照减产 16.82%。株高 189.09 cm,分枝数 8.06个。生育期为188.5 d,比对照早熟0.3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57.59 个,每角粒数17.73 粒,千粒重3.46 g。品质达到双低标准,丰产性一般,产油量低,抗倒性较强,抗病性中等。
3.7 黔杂J102 该品种产量为2 487.5 kg/hm2,比对照青海131减产1.36%,位居第4位。平均产油量为1 026.8 kg/hm2,比对照减产3.78%。株高186.06 cm,分枝数8.03个。生育期为185.0 d,比对照早熟3.8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24.07个,每角粒数20.16粒,千粒重3.34 g。品质达到双低标准,丰产性一般,产油量低,抗倒性较强,抗病性差,熟期早。
3.8 Q0115 该品种平均产量为2 143.8 kg/hm2,比对照青海131减产14.98%,位居第11位。平均产油量为881.3 kg/hm2,比对照减产 17.45%。株高 191.89 cm,分枝数 8.15个。生育期为190.0 d,比对照迟熟5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28.27个,每角粒数19.25粒,千粒重3.30 g。品质未达到双低标准,丰产性差,产油量低,抗倒性一般,中感菌核病。
3.9 FD1105 该品种产量为2 509.1 kg/hm2,比对照青海131减产0.50%,位居第 3位。平均产油量为 1 028.7 kg/hm2,比对照减产 3.63%。株高 196.21 cm,分枝数8.907.16个。生育期为188.0 d,比对照早熟 0.8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10.91个,每角粒数20.36粒,千粒重3.16g。品质达到双低标准,丰产性一般,产油量低,抗倒性较强,抗病性一般。
3.10 SWU1112 该品种产量为2 200.7 kg/hm2,比对照青海131减产12.73%,位居第9位。平均产油量为818.3 kg/hm2,比对照减产23.34%。株高 174.09 cm,分枝数 8.76个。生育期为192.3 d,比对照晚熟3.6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13.86个,每角粒数20.37 粒,千粒重3.01 g。品质达到双低标准,丰产性一般,产油量低,抗倒性较强,中感菌核病。
3.11 青海131 该品种产量为2 521.7 kg/hm2,位居第2位。平均产油量为1 067.7 kg/hm2,株高183.55 cm,分枝数6.18个,生育期为188.8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20.33个,每角粒数19.42粒,千粒重3.50 g。品质达到双低标准,丰产性较好,产油量较高,抗倒性强,抗病性中等,熟期早。
首先,油菜在雨水过多、湿度过大的自然条件下容易感病,广西春季多雨的气候特点要求油菜品种的抗病性要强。其次,桂北地区发展冬种油菜主要是利用冬闲田,对油菜的生育期有一定的要求,生育期太短,产量往往不高,生育期太长,则影响冬闲田进行春耕生产。第三,长期以来,广西特别是桂北地区缺乏丰产、抗病、生育期适宜的优质油菜品种[1]。因此,在考虑推广品种时要综合考虑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和生育期。
从产量来看,只有川早NH1105比对照品种青海131高,其他品种都比对照品种低,但其品质未达到双低标准,抗病性中等。虽然FD105和黔杂J102产量一般,但品质达到双低标准,抗倒性较强,生育期也合适。在这些供试品种中,FD105和黔杂的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桂北地区推广种植。
[1]沈金雄,傅廷栋,涂金星,等.中国油菜生产及遗传改良潜力与油菜生物柴油发展前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6):894 -899.
[2]刘后利.油菜遗传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3]赵庆华.双低油菜新品种与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8.
[4]何昌锐.油菜新品种引种试验分析[J].广西农学报,2006,23(3):19-20.
[5]谭冠宁,李丽淑,韦本辉,等.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8,39(2):144 -147.
[6]张宗急,廖云云.双低早熟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3):216 -219.
[7]杨行海,刘助生,张宗急,等.广西区优质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0):230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