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念
“天平三步法”测密度
□吴正念
同学们掌握了密度测量的原理后都知道,遇到了天平或量筒等器材差缺时,只要恰当地运用“等效替代”的思想照样可以完成密度的测量.那么当测量器材仅有天平时,如何让天平在“等效替代”的过程中物尽其用呢?我们不妨从下面的例题中来细细体会.
例1(2015·黔西南)现有一质地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小明想用天平粗略测出它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观察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应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天平平衡后,小明用烧杯装满水,测出其总质量为m1(如图1-甲),将小石块投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如图1-乙),测其总质量为m2,此时溢出了质量为m3的水,则小石块的密度ρ石=.
解析:①当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表明天平右端下沉、左端上翘,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②根据甲、乙两图及题意可知,小石块的质量m=m2+m3-m1,小石块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易知小石块的体积V=V=,故石块的密度为
点拨:这里天平“三步法”的攻略是:第一步,用天平测出合适容器装满水时的总质量m1;第二步,让待测物浸没在装满水的容器中,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第三步,用方便袋收集溢出的水并用天平测出其质量m3.则待测物的质量为m= m2+m3-m1,而待测物的体积和溢出水的体积相等,易知待测物的体积为V=V=,故待测固体密度为
例2(2014·鞍山)小文和小红想测石块的密度,发现桌上的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决定进行下面的操作:
(1)小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小红认为此操作有误,错误是____.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2-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g.
(3)为了测石块体积,他们进行了如图2-乙所示的实验操作:
a.把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作好标记,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g.
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145g.
c.通过计算,求出石块的体积为____cm3,石块的密度为____kg/m3.
(4)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低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填“偏大”或“偏小”).
图2
解析:(1)小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应该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天平平衡,可见操作错误是:游码没有移到左端的零刻线处.
(2)由图甲知,石块的质量为m=50g+20g+2g=72g.
(3)由“等效替代”原理可知,石块的体积为
(4)若b操作时,水面低于标记处,会造成石块的体积测量偏大,由ρ=得,密度偏小.
答案:参看解析
点拨:“三步法”攻略的第一步:用天平称出待测物质量m0;第二步:将待测物放入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用细线在容器外壁与水面相平处作一标记,再取出待测物,称出容器和水的总质量m1;第三步:向容器中加水,直到水面与标记相平,称出此时容器和水的质量m2.易知待测物体积V待=V加=,故待测物密度ρ待=
例3(2015·台州)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g/cm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盐水=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g、m2=132.0g、m3=141.6g,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图3.结合实验图解,ρ食盐水=____g/cm3.
解析:根据实验步骤可知,用天平测出空杯子的质量m1后,又用天平分别测出装等体积的水和食盐水的两杯液体的总质量,则根据V水=V食盐水和V=可得
故食盐水的密度为
答案:1.12
点拨:“三步法”攻略的第一步:用天平测出空容器质量m0;第二步:把空容器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容器和水的总质量m1;第三步:倒干净容器中的水,让空容器中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易知容器的容积,故待测液体密度ρ待=值得说明的是对于某些特殊的固体,比如面粉,也可用类似方法测其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