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霞 杨徐静 黄爱微 王美兰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325000)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态度形成过程的跟踪评价与完善,让教师与学生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效果的一种教学评价方法[1]。本研究通过开展形成性评价,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跟进学生的反馈,灵活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增强护生就业信心,提高护生的就业竞争力。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4届护理本科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160人。其中,女146人,男14人,年龄22~24岁。将其分为A、B两个班,分别由2位副主任护师担任班主任。A班为观察组,采用形成性评价。B班为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评价方法 对照组在实习期间实施传统评价方式,即每月实习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理论考核、单项技能考核,根据护生的实习手册进行综合评分。观察组由班主任进行分组,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为10人,同时设小组长1名。每位护生每月进科室实习时携带教学评价表,交给自己的带教老师,实习结束后由小组长收回交予班主任。教学评价表分为能力评价量表、OSCE考核评分表、护生对教师的反馈三部分。在整个实习期间,由班主任负责对护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收集和反馈,同时将信息以档案袋的形式随护生在各科室间轮转,各科带教老师根据护生的情况、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反馈信息设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评价,最终形成较客观反映护生学习情况的发展性评价材料。
1.2.1 能力评价量表 分为专业价值观(15分)、人际沟通(15分)、护理实践与决策(50分)和管理能力与团队精神(20分)四大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
1.2.2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考核评价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评价表中,以临床护理工作为切入点,结合我院每个病区的专科特点,设置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和专科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判断、医嘱执行(包括医嘱准确性的判断)、病情观察、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护理记录和健康宣教等。评委由班主任老师、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评委组成,成绩取三方平均值。在考核过程中,由专科组带教老师提出相关的专科问题或设计突发事件,考核护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应急能力。
1.3 实习期间成果展示 实习期间护生可选择完成护理部布置的作业,如护理小讲课PPT、护理论文、护理日志等。作品可上传班主任,由护理部进行评审,优秀作品可获得实习成绩加分,分值占实习总成绩的10%。
1.4 护生成绩计算 两组护生综合能力成绩--40%能力评价分+50%OSCE考核分+10%优秀成果分。所有护生实习期间每季度均参加由护理部组织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每3个月举行护理查房和小讲课一次,通过护理查房和小讲课对护生进行综合能力考核。
1.5 护生就业能力自我评估 针对护生就业信心、就业优势设计调查表。就业信心方面包括有无信心,有无担忧;就业优势方面包括适应能力、责任意识、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其他等。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别。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评估结果比较 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护生2013年第3季度和2014年第2季度参加护理部考核评价结果()分
表1 两组护生2013年第3季度和2014年第2季度参加护理部考核评价结果()分
2014对照组 80 74.05±6.95 86.60±3.60 83.70±3.71 87.20±2组别 n 理论成绩2013 2014操作成绩20132014综合能力2013.90 76.60±6.11 87.40±2.76观察组 80 72.20±7.44 79.80±4.40 82.80±2.39 83.30±1.33 74.80±6.22 80.50±2.72 t 0.72 3.75 0.64 4.16 0.65 5.63 P 0.48 <0.01 0.53 <0.01 0.52 <0.52
表2 两组护生对自己就业能力自我评估()分
表2 两组护生对自己就业能力自我评估()分
组别 适应能力 责任意识 自学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专业能力 分析能力 管理能力 创新能力观察组 8.05±0.20 7.68±0.29 7.94±0.36 8.76±0.30 9.22±0.30 8.67±0.37 8.57±0.32 7.07±0.29对照组 7.82±0.31 7.41±0.45 7.66±0.37 8.40±0.29 6.58±0.35 6.31±0.30 3.84±0.21 2.03±0.28 t 1.99 1.59 1.72 2.73 18.31 15.79 38.98 39.28 P 0.06 0.13 0.10 0.01 <0.01 <0.01 <0.01 <0.01
3.1 形成性评价在临床带教中的意义 形成性评价的开展,使教师在评价时有了更完整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指标,有针对性的对护生开展相关能力方面的培养。同时,形成性评价反馈及时,护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围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开展教学,使问题转变成护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2]。表1显示:两组护生通过一年的实习,理论知识、护理操作和综合能力均有提高。
3.2 护士就业竞争力 每年护士毕业生骤增,用人单位严格筛选,因此,护生需要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临床实习便是一次很好的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机会,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将直接面对与教师、同学、医生、患者及其家属等的沟通交流。表2表明,两组护生均认为自己具备适应能力、责任意识、自学能力,但在团队协作能力、专业能力、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观察组护生明显强于对照组。而团队协作能力、专业能力、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在就业竞争中尤为重要,也为很多用人单位所看重。
3.3 形成性评价对提升护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采用形成性评价来引导和激发护生学习热情,有利于护生尽快进入专业角色,增强其各方面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就业竞争力。护生只有掌握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班主任通过档案袋的形式,收集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结果,及时了解护生的薄弱环节并将其传递给下一个科室,让下一个科室的带教老师针对护生的弱点加强指点。实习期间,带教老师通过与护生互动、沟通及时纠正实践中的缺点并予以正确指导,加快了护生专科知识、护理操作技术等的掌握,培养了护生整体护理、病房管理、健康宣教、护患沟通等能力。观察组护生出科时不仅在理论和操作成绩有明显提高,而且在综合能力方面如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评判性思维等有显著性提高。
[1]周小春.形成性评价方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6(27):108-109.
[2]李惠萍,王维利,房彤.成人护理教育理论在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8,15(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