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方 谢多希
(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浙江 乐清325600)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已经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病的第二大病因[1]。戒酒是酒精性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患者由于长期大量饮酒依赖者中,中断戒酒后易出现震颤、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酒精戒断综合征,加之酒精性肝病严重者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病程反复迁延,易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实施持续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和克服酒精戒断症状及疾病导致的消极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有利于疾病的预后。2010年6月-2014年6月,我科对156例酒精性肝病患者实施持续护理干预对比研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56例,诊断标准[2],即: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140g/d,女性≥20g/d,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蜘蛛痣、肝掌等表现。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平均红细胞容积和缺糖转铁蛋白)等指标可有升高。并且排除嗜肝病毒现症感染以及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按随机化分组法,将单号入院的75例设为对照组,将双号入院81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79例,女2例,年龄31~73岁,中位年龄46岁;对照组中男72例,女3例,年龄33~74岁,中位年龄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时即进行系统的护理评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防止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两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治疗原则是:绝对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均选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护肝、降酶治疗,总疗程为4周。
1.2.1 对照组 按常规肝病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腹围、体重;低盐或无盐软食或流质,禁食粗糙类食物;禁烟酒;积极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肾衰、休克等并发症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及用药护理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持续护理干预:(1)每周进行系统评估一次,从患者家庭生活、心理特征、对治疗配合、行为生活习惯和预后转归认知、酒精戒断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2)责任护士在住院期间,与患者交朋友。(3)出院后1周、4周、2个月、半年、一年电话跟踪随访并记录:出院后的病情、饮食情况、遵从服药情况、心理状况、戒断酒精等。(4)出院后第4周随访第2次,并督促患者回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1)采用SCL-90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2)观察两组患者酒精戒断情况及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例(%)
3.1 实施持续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酒精性肝病是以因酗酒而造成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肝病,严重者可以导致脑细胞的损害。由于酒精性肝病病情反复迁延,患者的劳动能力、工作能力下降,易产生悲观、抑郁、焦虑、偏执、对抗等负性心理。乐观向上的良好情绪可增加酒精性肝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可增加患者的抗病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2010年6月我科开始实施系统持续心理干预,针对每位患者入院时心理评估情况,有针对性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使患者在思想意识上改变其对酒精性肝病的成因、转归的认知,树立坚强的信念,从行动上坚定戒酒的决心。本组资料显示,对照组出现负性情绪64例,占72.00%;观察组出现负性情绪24例,占29.63%。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良好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4]。
3.2 实施持续家庭随访,建立良好社会支持 戒酒是酒精性肝病治疗的基础。影响戒酒的原因较多,如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差、对疾病防治知识缺乏、不良的行为生活习惯、家庭生活因素的影响、社区支持差等[5]。患者住院期间经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对戒酒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出院后因诸多因素影响,戒酒后复饮率高,造成住院期间的干预失败。自2010年开始,我科实施酒精性肝病住院患者出院后1周、4周、2个月、半年、一年电话随访登记制度,对特殊病例与社区结对进行家庭随访和健康教育,如此得到患者与家属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使酒精戒断率由传统护理模式的45.33%提高到7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与嗜酒密切相关,提高社会人群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从根本上杜绝酒精性肝病的发生。故临床护理要重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疾病及相关危害因素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病区要建立教育知识库,纳入医院临床路径等服务流程。为加强健康管理,病区可开展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健康教育满意度监测。同时,医疗机构要做到服务下沉,与下级医院、社区建立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如此可断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总之,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持续护理干预,培养人们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模式,可有效降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和治疗依从率,达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1]夏红梅,胡东辉.中医特色护理干预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1):145-147.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性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1月修订[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4):357-360.
[3]Nimer Assy,Faris Nassar,Gattas Nasser,et al.Olive oil consumption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15):1809-1815.
[4]张琳,陈梅顡,何晓丽.护理干预对酒精性肝硬化效果影响[J].临床医学,2011,24(6):3372-3373.
[5]熊李燕.酒精性肝炎患者饮酒行为探讨及个性化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23):3187-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