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高校大学英语教程多模态设计与教学研究

2015-12-22 06:35:58
关键词:教程藏区课本

曲 雯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外语系,甘肃 合作747000)

民族高校因地处偏僻的民族聚居区,生源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入学成绩普遍较低,给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授课带来了不少困难。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都局限在教师使用课本授课,学生被动进行理解接收的传统模式中。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展了多模态教学,将生动真实、内容丰富多彩的视频资源引入英语教学。得益于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投入资金加大,多媒体教室的大量增加,为藏区高校实行多模态英语教学提供了条件。

西方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多模态话语理论成为近年来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1]关注多模态话语分析应用于外语学习的研究很多。顾曰国区分并剖析了多媒体、多模态,单媒体、单模态学习等概念,介绍了用角色建模语言对多模态多媒体学习进行结构化数据建模的思路。[2]李战子对多模式话语进行了社会符号学分析,认为话语分析方法对加深认识语言的社会符号特点以及英语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3]成文、田海龙对多模式话语的社会实践性进行了探讨,认为多模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增强。[4]张征对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态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认为多模态教学能够正向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多元读写和自主学习能力。[5]朱永生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从多模态话语的产生、定义、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内容、方法和意义进行了论述。[6]张德禄、郭恩华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从系统语言学和社会符号学视角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两个视角在理论范式上可以相互连接,在实践中可以相互补充,有利于促进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7]多模态话语分析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对藏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对地处藏区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大学英语所用教材即新世纪大学英语阅读教程和视听说教程进行多模态对比分析,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多模态功能,提高藏区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

一、多模态内容分析

“无理论”内容是内容分析的一个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一缺陷,琼斯起草了系统功能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解析。因此,内容分类的理论基础吸收了广泛的多模态概念和意义的媒体原始功能。[8]

琼斯把内容分析为四个类别:视觉内容,文本模块,动画和交互性。视觉内容、文本内容和各种交互行为根据媒体功能意义出现的情景进一步细化。表1展示了本研究内容分类的细节,节选自琼斯的编码框架理论,但因本研究所需,在克莱斯·勒文的作品[1]基础上进行了改编。琼斯功能主义交互理论的反应是按照学生依据屏幕上的相关内容执行的活动为标准。很明显,纸质的课本是没有交互行为的,因此,本研究不涉及交互功能。

表1 多模态内容类别

第一,模态类型。阅读和视听说教程选择倾向不同。对于阅读课本,设计者选择了视觉模态,该模态包括了文本、图像和色彩。相比之下,视听说教程中设计者使用了更加宽泛的模态类型,包括了文本、图像、色彩、语音和音乐等各种模态。

第二,视图在页码中的位置。在文本图像中,克莱斯·勒文建议使用三种组合:左和右,顶和底,中间和边缘。不同的位置传达了不同的信息价值。左右位置提供了已知和新信息,顶部和底部给出了理想和真实的信息,中间部分表达了重要信息,边缘部分表达了不重要的信息。

第三,视觉类型。表1中视觉类型是在琼斯的基础上依文本研究的需求而定的。克莱斯·勒文认为任何视频在产生意义和交流的过程中都有三种媒体功能。琼斯把这三种视频分为:以实验为导向、以人际交往为导向和以文本为导向。

第四,色彩类型。色彩在人们表达思想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然而色彩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如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快乐、开心、幸福,白色在西方文化中代表忠实。虽然意义上有所不同,但色彩在视觉交流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

第五,文本模块和视觉模块的比例。文本中视觉模块的比例被认为是视觉在量化方面与空间的联系方式。琼斯认为空间分布的探索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决定空间对文本的凸显性,其次要理解在每页中或屏幕上视觉的频繁度。视觉凸显的不同值会传递该页中的不同信息。

第六,印刷。印刷在书写服务中过去被认为是粗糙的手工制品,最初主要是用来印书,[1]随着科技的发展,印刷的表达方式已经在广泛使用。印刷术是一个语言表达的完全发达的媒体,拥有复杂的语法。

二、藏区大学英语课本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一是模态的类型。阅读和视听说教程出于不同的目的选择了不同的模态以传递信息。表2展示了两种课本的不同倾向。

表2 课本的模态类型

如表2所示,阅读教程使用了一种模态类型和两种模态分类。而视听说教程使用了两种模态类型和三种模态分类。从两种课本所用的模态类型的数量可以看到视听说的模态使用频度要比阅读教程高,两个方面的原因可以说明此种现象:一方面,从认知角度讲,模态使用频率越高,学生掌握知识就越容易;另一方面,从教学方面讲,阅读课本模态使用比视听说少这一事实更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以完成知识的传递,而视听说教程更关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

二是视觉的位置。视觉的位置是用来检验一个单元内容设计的连贯性的。当图画在一个单元中既在书页的上边出现,又在下边出现,既在左边又在右边时,就有必要阐述图画数量的重复性了。

表3 图片在书页中不同位置的数量

从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两种教材中位于书页右边的图片的数量占的比重比左边多;视听说课本中图片的数量比阅读多。问题开始时有很多按钮和图标,因此,两种教程图画位于右边的数量都高于左边。至于视听说教程图片的数量多于阅读教程,是由两种教程的特点决定的。在阅读教程中,彩色的图片起着刺激学生参与读写活动的作用,知识的输出要比阅读教程多。而在阅读教程中,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导者。因此,图片在页码中的位置的一致性是教材建设一致性的技巧之一。

三是视觉模块与文本模块的比例。视觉模块与文本模块的比例被看做是图片的数量在空间分布的方式。在阅读教程中,视觉模块不超过半页,而在视听说教程中图片多达半页甚至多半页,也就是说,视听说教程中图片的比例远远高于阅读教程。这个区别表明了阅读教程把重点更多地放在学生阅读技巧的提高上,而视听说教程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

四是印刷方面。教材的印刷问题也是多模态内容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前,印刷在社会交际中扮演着不太重要的边缘化的角色,对印刷的研究少之又少。然而,随着近来印刷技术的提高,印刷作为一个符号学的来源,在表意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斯多克和勒文最早开始研究符号学,之后也运用于课本的设计之中。[9]在这两种教材中,很多印刷设计被用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阅读课本上的文字被加粗或着色以凸显其重要性或层次感,问题的题目也用了不同的颜色,看起来生动有趣。印刷的各种各样的技巧增加了视觉效果,使知识和信息更加有趣且易于记忆。

五是视觉的类型。表4展示了所有视觉模态功能的三种分类。在阅读课本中,设计者选择用照片表达概念意义,图标和按钮来表达文本意义;而在视听说教程中,设计者选择用照片和图表来表达概念意义,卡通片来表达人际交往意义,图标和按钮表达文本意义。这是由于视听说教程中的交际活动要比读写教程中多。

表4 视觉分类表

六是色彩类型。在阅读教程中,设计者选了蓝色、白色和黑色,课本背景颜色主要是白色,但如果设计者想要强调或比较信息时,则会选择蓝色背景。设计者选择天空颜色的蓝色,原因是想要传递知识像海洋一样这个信息。阅读课本上的图片是黑白色调的。而在视听说教程中则有更多的颜色可供选择,使用的所有图片,包括题目和问题的标题都是彩色的。彩色的图像能够使学生表现活跃而且愿意参加到学习活动中,而阅读教程中较少使用彩色图片,能使学生平静下来学习新知识。

三、教师应领悟两种教程中多模态设计

从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知,视听说教程中的多模态化比阅读教程更加明显。视听说教程的模式和分类,图片使用的频繁度等方面都比阅读教程要多。藏区大学英语课本多年以来一直使用一种教程,即综合英语阅读教程,最近才开始加入了视听说教程。这是为适应藏区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而特别加入的。藏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该教材除了每部分开头的图标和按钮外,只有黑白字画,这种黑白字画和字一起组成了多模态课本。克莱斯·勒文认为图像也有三种功能,即代表意义、交互意义和组合意义。比如,对于多模态文本,当分析代表意义和交互意义时,我们主要聚焦于图画。以阅读教程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图片为例,我们能看到该画中的两个人正在对话中,因为它表达了一件事。而且,在该图中老人对年轻人通过眼神发出一种暗示,所以我们也能看到这是一个交互性的叙述结构。当阐述性参与者和交互性参与者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彼此在做一件事,这个过程代表着这幅画的交互意义:老人想要依赖年轻人,可是年轻人不愿意将肩膀让老人依靠。至于组合意义,在这幅图画中,这两个人都是背对观众,他们二人都不愿让别人知道他们的尴尬,因此,没有参与者和观众之间的接触。从此例我们可以看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备课,彻底领悟两种教程中的多模态设计。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程和视听说教程中,文本和图像一起构建了意义。在阅读教程中使用了照片、表格、按钮或图标,在视听说教程中使用了照片、卡通片、表格和按钮等。由于这些模态的不同功能,课本设计者细心地运用每一种符号资源以表达概念意义、交际意义和文本意义。至于图像和文本协作方面,在阅读教程中,黑白图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课文;而在视听说教程中,图片和卡通片也具有解释功能,对听力材料也具有补充作用。因此,很明显,在图像和文本共同协作以传递信息方面,这两种课本都反映了信息整合原理。藏区大学英语教师应立足学生英语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充分利用教材的多模态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Kress,G.&T.van Leeuwen.ReadingImages:TheGrammar ofVisual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2]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3]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4]成文,田海龙.多模式话语的社会实践性[J].语言学研究,2006(8):135-141.

[5]张征.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态度的相关性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5):59-64.

[6]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86.

[7]张德禄,郭恩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J].外国语,2013(5):20-28.

[8]Jones,J.Multiliteraciesforacademicpurpose:ameta-functionalexplorationofintersemiosisandmultimodalityinuniversitytextbookandcomputer-basedlearningresourcesinscience[D].Sydney:The University of Sydney,2006.

[9]Stoekl,H.In between modes:Language and Image in Printed Media[M]//In E.Ventola,C.Cassily & M.Kaltenbaeher(Eds.).PerspectivesonMultimodality.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4:9-30.

猜你喜欢
教程藏区课本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西藏研究(2020年1期)2020-04-22 00:38:00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0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挽碧制作教程
意林(2018年15期)2018-08-31 04:33:20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8
高效渲染教程
工业设计(2016年1期)2016-05-04 03:58:12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阅读教程》三、四册修辞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