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磊
泰山与孔子
□李祥磊
孔子庙,位于泰山天街东端北侧,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建,万历年间修大殿。庙有山门、正殿、配殿,内奉孔子,配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重建,易石像。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赐额“因高喻大”。今存遗址及山门,庙门两侧楹联上有清人徐宗干题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庙门前有“望吴圣迹”石坊,1984年重建。传说孔子与弟子颜回到此,向东南而望,发现吴国城门下有一匹白马,于是被称为孔子崖或望吴峰。此文最早见于《韩诗外传》,王充《论衡》记之更详:“颜渊与孔子俱上鲁泰山,孔子东南望。关昌门外有系白马,引颜渊指以示之曰:‘若见吴昌门乎?’颜渊曰:‘见之’,孔子曰‘门外何有?’曰:‘有如系练之状’。孔子拭其目而正之,因与俱下,下而颜渊发白齿落,遂以病死。”崖上有“泰山乔岳”、“高山仰止”等石刻。庙南北宽15.45米,东西长25.65米。1993年在庙原址上进行了修复,庙貌焕然一新。庙的东南方为斗仙岩,上有明人大书的“振衣岗”题刻,周围多宋元人题名。上有鲁班洞,北有北斗台。北斗台为明万历年间所筑。台子四面都有门而中间相通,上边还是一个台子,台上有两根顶着柱头的石柱 ,名礼斗,俗呼“辅弼星”,取“泰山北斗”之意。民国年间台毁,1984年重建。台顶设泰山花岗岩石栏,上刻牛郎、织女、天鹅、北斗等图案;台中设石制圆形日晷 ,刻十二时辰。 孔子庙庙西是崇岗,传说吕洞宾常常登临这里,所以名叫登仙台。 庙前盘道西边原来有万寿宫,是明万历年间建的,祀的是九莲菩萨孝定皇太后铜像;崇祯年间又增祀智上菩萨孝纯皇太后铜像。
中国唯一的高山文庙,就是岱顶之上的孔子庙。文庙即孔庙,一般都只建在城里,它既是祭孔的地方,又是古代县州府学的所在。高山顶上建文庙,可见泰山在儒家士大夫心目中的地位。由于地理和政治的缘故,泰山成为儒教舞台,孔子苛政猛于虎、孔子颜回望吴胜迹的传说、孔子登临处、孔子小天下处、瞻鲁台的石坊刻石无不说明泰山与儒教的联系。虽然泰山是神的天下,却不是所有的神仙都能在此建庙,泰山顶更是如此 ,连威震四方的东岳大帝主庙也是建在山下,但在泰山极顶却建有规模不小的孔子庙,显然,孔子的地位在当时十分崇高,而且已经是神话中的神仙了,因为只有神仙才有这样的资格。儒家在泰山最早的有影响的事迹,是发生在泰山的齐鲁夹谷之会,是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的辉煌一页。汉武帝时,儒家成为政治学说的主角。历代帝王对泰山的注重,加快了儒家在泰山的发展,后来儒家的继承者在泰山留下里大量的历史资料,形成了群贤毕至的局面。同时泰山对游历的孔子的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从他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博大的泰山对孔子思想提高的激发。
2006年6月,泰山南天门管理区工作人员在泰山极顶“五岳独尊”西北绿化景点时,发现了一处“孔登岩”石刻。这处石刻的发现为山东又添一处孔子圣迹。新发现的这块石刻位于泰山玉皇顶海拔1530米处,高87厘米、宽60厘米,字径高29厘米、宽35厘米,上款经初步认定为“万历壬寅□四月”(公元1602年),字高9厘米、宽5厘米。《岱览》、《泰山道里记》等泰山文献,都没有对这块石刻的记载。 “孔登岩”石刻刻在一块泰山片麻岩上,位于无字碑南15米处。岩石倾倒,埋于土中,字口面西,石南北长1.3米、东西1.2米,厚0.8米,重约0.35吨。“孔登岩”为目前泰山最高处孔子遗迹。
“孔子登临处” 石坊左右内柱的正面,镌有楹联一幅,字迹模糊,显然已遭人破坏,仔细观瞧,勉强可辨,曰:“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 “素王”,是后世对孔子的尊称。生于周之衰世的孔子,曾周游列国,处处碰壁,他空有救世之心,却无经世机遇。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诲学生,删定诗书,他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一。一部《春秋》,其言不过万余,微言大义,阐明的是政治之道。汉代的儒者们认为,孔子作《春秋》,是为万世立法。孔子,怀王者之德而未居王者之位,故称“素王”。
古来圣贤,名垂千秋,教垂万世者,惟有孔子;
天下名山,巍然而大,岩然而尊者,泰山而已。
孟子曾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仁者。也许是因为故乡有泰山的缘故吧,他喜欢水,但他更寄情于山。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在孔子的心目中,泰山是至高无上的,他所推行的“仁道”,也像泰山一样的高峻而伟大。
登彼邱陵,峛崺其阪。
仁道在迩,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自婴屯蹇。
喟然回顾,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患滋蔓延。
惟以永叹,涕霣潺湲。
这首题为《邱陵歌》的古诗,传说是孔子晚年归鲁,途经泰山,登高远望时的感慨之作。在诗中,孔子运用以山路喻“仁道”的比兴手法,向世人显现了他欲行“仁道”而不能的寂寞、痛楚和无奈。
泰山对孔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至高至尊的泰山,是他一生理想和追求的象征,是他精神的寄托。他已经把泰山与自己的命运、甚至生死联接在了一起。“泰山其颓乎!梁柱其摧乎!哲人其萎乎!”在行将末路的时候,这位圣人唱出了最后的一曲悲歌。
“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
(明人严云宵《咏孔子庙》)
“泰山永不颓,哲人何曾萎。”
在泰山之巅立有一方珍贵的像碑——孔子行教像碑,而在隔海相望的台南也有一方几乎同样的像碑,并被认定为是目前所知台湾最早的孔子石像。
1994年9月,台湾方面在清理号称“全台首学”的台南孔子庙时,发现了一方尘封多年的孔子石像。石高0.96米,宽0.48米,画中人物为宽衣博带,双手上下相合,佩剑行教式,雕琢精工,碑额刻“至圣先师像”五个字。经学者鉴定,这尊石像镌刻于清代道光年间,是目前所知台湾最早的孔子石像,因“全台仅见”而受到异常珍视。
时隔12年之后,2006年11月,泰山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意外地在岱顶碧霞祠大殿后发现一方古石刻像,像高0.96米,宽0.425米,平面线刻。经学者研究发现,这方孔像与台南孔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人物神态、衣饰如出一辙。
天各一方、相去万里的两尊孔子石像如此惊人的相似,必然有深刻的原因。在近百年的时代沧桑中,泰山、台南这两方孔像,都曾经历过失踪的命运——泰山孔像直到二十世纪前半叶,一直被供奉于孔子庙壁。上世纪40年代,日本汉学家马场春吉曾拍摄此像,收录他的大型画册《孔孟圣迹图鉴》,因而广为人知。但五六十年代,孔子庙被废弃,石刻像也随之失踪。上世纪80年代,殿宇尽复,此像却仍杳无踪迹。台南孔像也历经变迁:1945年台湾光复,孔像由崇圣祠东偏移存于大成殿中。1977年拆建大成殿,此像也不知所在。两方孔像接连消逝于人们视线,成为一大憾事。
而今两方孔像先后重见天日,为学者研究海峡两岸的历史文化渊源提供了更多线索。泰山上的孔子像右下角有一行题跋:“道光辛巳岁,摄篆阙里,得宋米芾所绘圣像一幅。敬谨重勒于岱顶之殿壁间,以永仰止之思云。知泰安县事,南通州徐宗干熏沐谨识。”
这行题跋告诉人们,泰山孔像的镌刻者是时任泰安知县的徐宗干。徐宗干(1796…1860年),字伯桢,江苏通州(今南通)人。道光元年(1821年),出任曲阜知县时,获得了一幅孔子圣像真本——这便是原镌于孔庙圣迹殿的宋米芾“孔子赞像”墨拓,他把该像视若拱璧,后迁任泰安,也奉像而行。岱顶有孔子庙,徐宗干在道光九年(1829年)春,觅请石工,将此孔像与另一幅孟子像同时摹勒镌石,分别奉置于孔子庙的东、西两壁。
徐宗干后来曾任职于台湾,官台湾兵备道。据《台湾通志稿》卷五《教育志》记载,徐宗干在台曾重刻孔子像。徐宗干所著《斯未信斋杂录》中,记载着台岛孔像与泰山渊源的珍贵史证。《杂录》卷四中记述:“尝以泰山顶所刻刊阙里先师及亚圣像拓授学官,敬藏学宫。有石生耀祖,请再摹刻;至厦门,取将乐(县名)石,镌完航海而归。”根据这则史料,台湾孔像的来历终于拨云见日——原来,当徐宗干渡海来台时,携有一帧泰山孔像的墨轴!府学生员石耀祖获见此像后,十分惊喜,于是请求雕刻圣像,以供瞻礼。他胸怀虔诚,亲往厦门,选取将延平府将乐县所出珍贵石材,延工镌刻,制成再运回台湾。道光三十年(1850)八月初八,士民将圣像用彩舆、仪仗迎入台湾府学(即今台南孔子庙),供奉于后殿崇圣祠中。来自东岳的先师圣像,在台岛也倍受顶礼膜拜,这使徐宗干赞叹不已:“海外彬彬邹鲁之风,且胜于中邦。”
除了徐宗干所著的《斯未信斋杂录》史料外,台湾学者何培夫先生《台湾碑碣概览》一文中记述在台湾孔像之侧,也刻有徐宗干一段题跋:“道光辛巳,仕曲阜时珍藏;甲申,官泰安,敬刊岱顶。后守蜀,复抚立阆中郡学。戊申,奉拓本渡台,授石生耀祖,敬谨重镌,与海外人士共瞻仰之。江南通州徐宗干谨记。”经过一番追踪循迹地探考,证实两尊石像同出一源——宝岛之庙的孔子圣像,源自遥望的东岳之巅!
责任编辑 曲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