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
【摘要】现如今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然而中国民间文化博大精深,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对于国学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所以,将地方民间文化加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而且促进民间文化的传播。从小培养学生学习民间文化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和民间文化爱好者学习民族文化都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间文化;文化交流;丰富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许多文学教育者已经从小学生教育入手,在小学语文的基础教育中,使学生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增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在渗入民族民间文化的语文教材中,以弘扬民族精神为目标,通过民间文化传播为途径,结合生活实际,提高教学素养。然而在培养学生伟大民族精神的同时,将民族民间文化与人类文化相结合,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创新文化交流方式。
一、组织小组讨论,弘扬民族文化
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明灯,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生活情境,吸引学生学习。当学生表现出对学习没有目的性时,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组织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多源于远古时代,产生于民间,因此,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营造教学氛围,带领学生走进文化,感受民间文化气息,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热爱之情。
例如,在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中,鲁迅先生的少年时代生活是小学生所不了解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文章带领学生了解历史民间文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请学生观看当时社会背景状况,在观看前留有简单问题,这样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堂,随后给大家介绍当时年代的衣食住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家乡的风土人情,生活特点,文化气息,教师还会讲解相关文化知识,给同学提供机会,了解自己喜欢的地区文化,努力弘扬民族民间文化。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所以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也是适宜的教学素材。对于《难忘的泼水节一文》,有的学生游玩过少数民族地区,对其风俗习惯比较了解,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使学生对于部分地区的民族风俗、建筑文化、历史特点的了解更加详细,这种方法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友好相处,同时拓展了学生学习途径,增强学生弘扬民族文化责任感。
二、结合经典古诗词,讲解我国传统节日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唐宋时代,流传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教师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引用更多朗朗上口的古诗词,给民族文化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开阔语文学习视野。
例如古代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遍插茱萸少一人”等等,都是描写我国特有的节日。教师在讲解诗词内容的同时有意识的要求学生走进民间,了解家乡的文化,并以此为题材写作,这样的锻炼往往会激发学生的真情,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表达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景、人物、情感等多方面素材写作的锻炼。对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给我们提供的写作素材,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珍惜,并学会运用的游刃有余。
三、丰富阅读素材,拓展民俗文化学习
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培养了中华儿女,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将他们发扬光大,将民族民间文化渗入语文教学中,不仅开阔学习途径,丰富文化知识。新人教版的教材均为学生推荐了阅读材料,但远远达不到学生的阅读要求,学生需要了解的阅读材料来自多方面事迹,所以,教师需要针对学生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书籍,例如小说、报纸、课外书籍。同时由于教材课本内容简单,教师可根据教材为学生推荐有关阅读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学生们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牛郎与织女》等。
文言文《夸父逐日》是一篇典型的民间文化文章。首先,文言文代表着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传承的进步;其次,在了解文章主旨的同时,教导学生学习夸父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了解夸父善良、有责任心的美好品质。在学习文章后可安排学生制作板报,供学生展示他们的收集成果,使他们有一种甜蜜的成就感。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展现自己成果的同时完成了民族文化的相互传播,并让学生学习了古代人们的美好品质,在精神上加强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动手操作上锻炼了学生的收集总结能力。
四、结语
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民族发展的基础,所以新课标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我国特有的宝贵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民族文化的培养,从小学教育开始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喜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求最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奠定基础,为中华民族更加富强付出绵薄之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为学生推荐更多的优秀民族文化作品,为学生讲解更多的古典诗词,安排学生在业余生活中收集民族风俗习惯,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分享对民族文化的独特见解。总之,现如今我们务必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主编:.语文教育创新导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