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行合一”教育对策探析

2015-12-21 02:24王惠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

王惠

摘 要: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青年学生“知”与“行”脱节,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形。欲探究“知”、“行”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还需要引入期望与现实作为依据。在期望与现实的矛盾运动中揭示“行而无知”、“知而不行”、“明知故犯”产生的逻辑与成因,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期望与现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知行合一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5.003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5-0008-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终落脚点在于实践,而现状却不容乐观。政府和高校不遗余力采取了种种方法和途径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从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低级追求、不良风气、道德失范、刑事案件等一系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事件和行为,可以看出,大学生中仍存在令人担忧的“知行不一”问题。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变革和转型形势下,单纯从孤立的教育过程寻找原因与途径的思路显然已经不符合实际,应当在回到具体社会关系和情境中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行不一”的原因与对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知行不一”的具体表现及理论逻辑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知”表示价值概念、判断、推理的认识程度;“行”表示在价值观主导和支配下的实践与行为。两者之间的脱节与矛盾就构成了“知行不一”。讨论什么是“知行不一”之前,先来看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行合一”的运行过程(如图1):首先,受教者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到什么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行为规范;其次,受教者要能真正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主动践履社会实践;最后,受教者的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效力得以彰显,促进他们加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并更加自觉地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当这一系统能够良性运转时,就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过程。

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认识(知)、接受(情)、实践(行)过程中,我们可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出现的“知行不一”问题的基本原因:即由于三个要素之间运行不畅,甚至中断与冲突,就导致了大量的“知行不一”现象的出现。具体来说,“知行不一”可以分为三类:即行而无知,知而不行以及明知故犯。“行而无知”主要指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关联中断,即理论认识与社会实践不相符合,甚至相互矛盾,造成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现实中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甚了解、行为无价值导向可循;或者,行为与核心价值观无法对接,不知道这样做与价值规范相违背。例如大学生在网络上的部分言论,侵害他人的权利或尊严,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法、友善的要求,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类似还有防卫过当、非理性爱国等也有相同的原因。“知而不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主体情感态度的关联中断,表现为受教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上,没有内化为主体价值取向,立场摇摆、怠于行动。例如过于现实与功利,对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漠视;凡事考虑自己,对他人和公益事业漠不关心等。“明知故犯”是主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联中断,导致主体情感态度与行为不相一致甚至相互矛盾。这里的“明知”表示受教者内心已经可以做出正误、美丑、善恶的价值判断;“故犯”表示产生的一种与自身价值认知或行为意愿相反的态度或行为。在态度上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麻木漠然或拒不接受;在行动上表现为“知”、“行”两层皮,说一套做一套。例如有的大学生违背诚信,考试作弊、简历作假、论文剽窃、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行为都属于这一类。

二、期望与现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知行不一”成因的解读

根据上面的分析,一般会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出现的“知行不一”,是教育方法的问题。只要采取了恰当的教育方法或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三要素就可以很好地联结起来,“知行不一”问题就得以解决了。这种思路忽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统背后隐藏的主客体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实践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相互作用,相互改造。实践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与碰撞,所以,实践就是主客观的对立统一。因此,青年大学生所形成的社会期望及其所处的现实境遇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其影响作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方面面。

重新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来,首先需要看到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所形成的关于社会发展和角色成长的期待的理性思维系统,可以称之为“期望坐标”,包括社会期望和角色期望两个维度;其次需要正视受教育者的现实环境和社会情境,可以称为“现实坐标”,包括“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两个维度。将大学生的“期待坐标”及“现实坐标”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有助于揭示“知行不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规律。(如图2)

其中,社会期望是由社会定势、社会定型、知识要素、评价以及信任等形成的。角色期望反映了参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人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包含着各种与人在群体的社会结构中的一定地位相联系的权利与义务的观念。[1]当大学生的社会期望与社会现实、角色期望及个人境遇形成了稳定的共识或一致性,那么,他(她)就会产生认识、接受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倾向性;如果大学生认为他(她)所处的社会现实、个人境遇与他(她)的社会期望及角色期望相冲突或相背离,那么他(她)就会拒绝认识、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一种负面的倾向。(如图3)

具体来说:首先,大学生期望的不确定性,是导致其价值观认识模糊,造成“行而无知”的原因。由于社会转型经济、政治、文化的深刻变革,加之青年大学生自身社会化程度不足,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期望和角色期望尚未形成,在社会出现的一些新的领域和新的情势中,青年大学生感受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与引导,他们也缺乏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有形的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能力。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精诚德育探索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