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涵洲 田 锋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深圳 518021)
基于交通与空间活动功能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级体系研究
谢涵洲田锋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518021)
摘要随着大中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推进,通过建设大运量的轨道交通来引导城市空间布局是未来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基于轨道交通与活动空间的功能复合,分别以供需匹配、轨道接驳、用地性质及公共空间等多个层次,建立各类功能分级评价指标,构建城市交通轨道站点的评价分级体系。同时,以浙中城市群轨道金义线为例,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测算各个站点的交通与活动空间的指标数据,形成轨道站点分级体系。
关键词轨道交通站点交通与活动空间站点分级体系
目前各大中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网络构筑阶段,沿轨道交通沿线“珠链式”的土地开发模式是实现轨道沿线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运营高效耦合、良性互动的必然选择[1]。其中,“珠”就是指以轨道站点为中心的高密度发展区域。轨道站点将成为多种交通方式换乘节点及城市空间活动集聚场所,是出行客流的吸引点及区域活动的辐射点,也是未来交通规划、用地布局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重点[2]。当前国内并未统一出台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分级标准与规范。既有研究中站点分级体系之间不仅存在着不同的见地,而且并未充分考虑综合交通与空间活动的共同影响,无法科学地反映站点在交通与空间活动上的复合特征。
1.1轨道站点的双重特性
轨道站点既是城市交通网络的一个节点,也是一个集聚各类公共设施、多样化建筑及开放空间的区域场所。节点特性可反映站点的交通功能,主要承担客流通过作用;场所特性反映站点的空间与开发功能,主要承担人员驻留作用[3],见图1。
图1 轨道站点的双重特性
1.2交通与空间活动的复合功能
轨道站点的交通功能由节点特性反映,空间活动功能由场所特性反映。其中,轨道站点的交通功能由其客流特征、站点特征及其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接驳特征反映;其空间活动功能包括站内特征及站点所在环境特征。
基于交通与空间活动2个功能定位,建立轨道交通站点的各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评价对象的具体指标涉及定性和定量2类,定量指标能够用测试数据直接表达,而定性指标则需要采用Likert scale的方法将主观参数进行量化[4],即将参数的程度按照从大到小模糊分为5类,并依次分别按5~1评分。
2.1交通功能分级指标
对交通功能分级评价,在既有根据客流量、轨道换乘情况进行分级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轨道需求特征、轨道设施供给条件及其与其他方式衔接情况,将评价对象分为轨道需求、轨道设施及其他接驳方式3类。
(1) 轨道需求类。细分为全天客流量、高峰小时客流量及轨道出行分担比例:全天客流量与高峰小时客流量均为轨道站点上下客流量之和;轨道出行分担比例则为轨道所服务片区内居民出行方式中轨道交通出行所占比例。
(2) 轨道设施类。细分为车站换乘、车站规模及站点间距:车站换乘分为换乘站和一般站2类,一般站计入数字0,而换乘站若为2站换乘则计入数字1,3站换乘则计入数字2,并以此类推;车站规模为站厅面积及出入口数;站点间距为相邻站点间距的平均值。
(3) 其他接驳方式类。细分为常规公交接驳、慢行交通接驳及小汽车P+R接驳:常规公交接驳为站点服务范围内的公交场站面积、公交线路条数以及公交接驳便捷性;慢行交通接驳为站点服务范围内的自行车停车场面积及慢行接驳便捷性;小汽车P+R接驳为站点服务范围内P+R停车场面积。
2.2空间活动功能分级指标
空间活动功能上,轨道站点周边活动特征与其土地利用性质、公共开放空间紧密相关。
土地利用性质类细分为用地性质和建筑布局:建筑布局通过建筑密度、平均容积率等参数直接表达;用地性质则通过用地混合参数与用地优势参数进行表达[5]。
其中,用地混合参数H是站点服务范围内用地多样性的量度,具体求值采用混合度熵的方法。熵值是一个异质性指数,取值为0到1,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混合度越大。
式中:pi为第i类用地所占的比例,k为用地的种类数量。
用地优势参数Y主要用以描述站点服务范围内少数几类用地的控制程度和不同用地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其值越大则表示站点服务范围内用地面积差异越大。
公共开放空间类细分为公共设施和开放空间。公共设施首先判定未来站点周边设施是否将作为城市中心、副中心及组团中心,并根据站点周边人口岗位、公共设施布局等多方面因素来量化判定活动的集聚程度;开放空间主要面向休闲健身与旅游游憩需求表达活动强度,见表1。
表1 轨道站点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以浙中城市群轨道金义线为案例,验算基于交通与空间活动功能复合的轨道站点分级体系。浙中城市群轨道金义线全长73.8 km,连接金华市中心、义乌市中心,以及金义都市新区,共计设置33个轨道站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各个指标参数重新组合、变换为一组新的数值,作为新的综合指标值,以突出该类别轨道站点的代表性特征[6],见表2。
表2 浙中城市群轨道金义线站点聚类分析
由聚类谱系的结果可知,浙中城市群轨道金义线站点可定位为4种类型,分别为综合枢纽站、交通接驳站、片区中心站以及一般站。
(1) 综合枢纽站为整个城市群区域内重要对外客运站与轨道车站结合的大规模综合性客运枢纽。既承担多方式交通换乘的功能,也集大型居住、商业、就业、娱乐等设施于一体。
(2) 交通接驳站位于城市道路网络的咽喉部位或城市内外的交通转换点,功能上以交通换乘为主,辅以服务周边片区主要空间活动。
(3) 片区中心站位于城市各级商贸金融服务中心区、大型居住区以及其他活动中心内的轨道站点,功能上以服务周边片区各类空间活动为主,同时兼顾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功能。
(4) 一般站为位于普通商业区、一般居住区内的站点,交通功能主要以轨道出行为主,而空间活动功能则面向于片区内部。
立足于轨道站点的服务特性,综合考虑各项交通与空间活动功能,建立轨道站点分级体系,并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各项参数进行测算,以此得到基于交通与空间活动功能复合的轨道站点分级结果。本次研究创新性地结合了轨道站点的交通功能与空间活动功能,克服了以往分析中定性笼统分级、变量参数不全、分析结果单一等缺陷,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复合功能开发设计等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晓春,田锋,吕国林,等.深圳市TOD框架体系及规划策略[J].城市交通,2011(5):37-44.
[2]田锋,吕国林,陆荣杰,等.浙中城市群金义东轨道线位用地控制规划[R].深圳: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14.
[3]覃矞.轨道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2.
[4]谢文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设计浅析[J].交通科技,2015(1):164-166.
[5]陈丽君,陈学武.面向一体化设计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定位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2012(12):49-55.
[6]余丽洁,陈宽民.基于谱聚类的城市轨道站点分类方法[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1):122-125.
收稿日期:2015-05-02
DOI 10.3963/j.issn.1671-7570.2015.0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