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旭:CIO需思考高校信息化建设终极目标

2015-12-21 12:49
中国教育网络 2015年4期
关键词:终极目标网络空间机制

程旭:CIO需思考高校信息化建设终极目标

信息化建设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如何做到一步到位,除了加强研究,也需要考虑顶层设计,完善机制建设。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 程旭

一直以来,CIO机制在企业中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和实践,而近年来,不少业内人士也将目光转向高等教育领域CIO机制的研究与探索。随着我国高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管理体制严重制约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不少专家认为,引入国外高校CIO机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CIO机制十分必要,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校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日前举办的“2014中国高校CIO论坛上”,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程旭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在科研创新方面真正形成“一盘棋”格局是值得思考的,同时,他也就信息化建设、高校CIO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程旭表示,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不断演化的过程,既服务今天也面向未来,这就需要谋定而后动,“思路决定出路”,不能完全照搬书本进行顶层设计,而要结合真正的需求。对于高校而言,良好的管理体系非常重要,如何将其应用于实践则更加重要。

“高校的信息化最早可追溯到电教中心和语音教室,互联网将这些离散的东西联系起来,提供了更大的平台。”程旭进一步补充说,我国高校信息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当前信息化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大家都在谈网络空间,美国于2010年发布《网络空间行动战略》,将网络空间视为既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个行动领域,如今人们信息传递方式更多依赖网络空间,除了传递外,信息的存储、处理和利用同样需要网络空间。改革开放30年来证明了要持续保持建设实现中国梦和国家富强,同样需要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展现自身实力,因此需要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过去很多人对网络了解不够全面,出现体制和体系的脱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以前很多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变成可能,这时高校就需要考虑如何真正作为研究高地,去不断探索,全方位理解。上世纪九十年代,各个高校都开始建设校园网,随后就需要在网上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而这个开发通常还是以各个职能部门为主,了解需求后开始进行整合,包括身份认证,公共数据平台搭建,这样才能为今天的数字校园建设打下基础。随后,包括各类计算、存储都要变成共享共用,这也是高校CIO需要思考的问题——高校信息化建设到底需要什么。其实简单地说信息化的终极目标就是按需分配,让每一个个体都受到尊重,为广大的师生及员工做好服务工作。程旭以自身经历为例,2013年他在参加一个会议时,通过网络报名成功并确认信息后,就可以了解到哪位学生为你服务,会议行程安排是什么,甚至包括下榻的酒店地址、每天的日程活动及注意事项都非常清楚,这是一种非常贴近人性化的服务,并且这种信息化的服务是可以感知的,也希望这样的便利能够加入高校的教学科研。

程旭指出,信息化建设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如何做到一步到位,除了加强研究,也需要考虑顶层设计,完善机制建设。

据了解,目前北大设立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内设机构包括综合办公室、政策规划办公室和项目管理办公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是在学校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职能部门,统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主要负责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国家信息化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贯彻执行及学校信息化相关政策、规章、标准的制定;二是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三是学校信息化经费的统筹管理;四是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五是统筹协调信息化相关单位,处理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运行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六是负责学校网站的管理与监控和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七是监测分析学校信息化的发展与运行态势,统计相关信息;八是负责学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负责信息化领域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等。

(本文根据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程旭在“2014中国高校CIO论坛”上的讲话整理)

猜你喜欢
终极目标网络空间机制
追梦路上,什么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终极目标
军地联动共治涉军舆情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平安普惠赵容爽:我们的终极目标
——客户的首选品牌
网络空间“云作战”模型及仿真分析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人文关怀:医改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