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立和推行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特色,也是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了诸多新的挑战,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认为专业地位的提升是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核心,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地位,就必须在辅导员学科专业、辅导员学历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理论研究、辅导员人员的专业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特殊的工作素质、崇高的职业道德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现状;问题;专业化建设
1 当代我国高校招聘辅导员现状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早在1953年教育部长蒋南翔提出辅导员制度就开始了,他说:“辅导员制度是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经验。”.辅导员一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指挥员,是确保学校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下面是相关高校的辅导员招聘情况:
如2015年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招聘辅导员的相关要求:
(一)男女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有责任心,德才兼备,政治觉悟高,热爱教育事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三)中共党员;
(四)有辅导员工作经验者优先。
又如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招聘辅导员的相关要求:
(一)具有中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中共党员,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行为,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二)热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较好的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具有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须于2015年7月31日前毕业;国(境)外留学人员须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四)大学期间须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以上主要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工作业绩突出,学习成绩优异;英语须达到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六级水平(取得六级证书或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
(五)身心健康,截止2015年7月1日,硕士研究生年龄30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35周岁以下。
再如湖北大学2015年学生辅导员招聘的相关条件
(一)中共党员,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二)本校及不低于我校办学层次院校2015届全日制研究生,第一学历须为上述院校全日制普通本科。
(三)博士、硕士研究生年龄依次不超过30、27周岁(截至2015年7月1日)。
(四)博士研究生可直接进入面试;担任过我校、院团学组织主要学生干部的优秀应届研究生,经校团委或研究生院推荐可直接进入面试,推荐总人数不超过5人。博士研究生及文体方面能力特别突出的学生条件可适当放宽。
各个省份的各个学校对高校辅导员的招聘要求与上面的要求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以2015年我省的江西蓝天科学技术学院为例,招聘不到10人,却又200多人来应聘,都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不乏清华、南京、复旦等名牌大学甚至海龟人士。高校辅导员工资不高,但是岗位要求却为何是只升不降。很明显,这是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非专业化发展的结果。
2 概念界定
辅导员:辅导员是高等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专业化建设(Specialization):指一个普通职业群体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成为专门职业并逐渐符合专业标准,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
3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非专业化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辅导员招聘的要求以及对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访谈,我们可以充分地了解到:队伍长期以来存在的“队伍不稳定”、“角色定位不清”、“工作不规范”、“职责不明确”、“整体素质不高”、“工作成果不明显”和“工作事务化倾向突出”等状况。
辅导员自身对其工作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工作绩效。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大部分辅导員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神圣感和责任感,工作热情主动、富有成效。但也有一些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繁杂、头绪过多有一些抱怨情绪,认为日常事务过多,感觉一天到晚在忙,有些劳而无功的感觉。最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是:自己在学校的角色,作为教师他们自觉低人一等;作为行政管理人员,他们又要承担教育责任,职责跨度大、难度大。一些辅导员特别是从事辅导员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一时对自己的角色难于归位。这导致了他们工作积极性不高,抱有应付态度。部分辅导员没有把精力主要放在工作上,存在着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问题。具体说来,当前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一些辅导员思想不够稳定
主要表现为职业荣誉感缺乏,从事的工作无法激励个人的职业激情和成功冲动。究其原因: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存在后顾之忧:年龄稍大一些的辅导员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了多年,自己的专业荒废了,而且越来越不适应这一工作,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一些年轻的辅导员看到老辅导员的转向是那样的困难,所以自己也感到前途渺茫:三是政策不落实,与其他岗位相比,反差较大,心里不平衡,工作提不起精神。这些原因客观上导致了辅导员思想不稳定。
(二)处理不好教育与管理的关系
教育和管理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实际工作中常常有许多偏差。许多学生对辅导员的认识就是“那是学校派来管我们的”,或者是“本身素质不如教师高。自身没什么实力,所以才会来当辅导员”说明一些辅导员工作中以管代教,过分依靠强制命令而忽视耐心细致的说理教育。或者说辅导员本身并没有效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告诉我们,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耐心细致,准确把握学生思想脉搏,讲究教育方式方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会损害辅导员的威信和形象。
(三)工作责任心不强
一些辅导员在工作上对自己要求不高,认为只要学生不捅漏子不出事情,就算自己尽到基本职责。也有一些辅导员在工作中信心不足,对于自己的工作是否能得到学生积极响应、引起相互间的共鸣没有把握。当然,大多数辅导员只是把这个工作当作一个跳板而已,本身就身在曹也心在汉。长此以往,内心的负担很重,精神委靡、惰性滋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不管尽量不管,能不说尽量不说,使工作呈现一种疲软状态。
(四)不能很好调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部分辅导员认为自己理论水平欠佳,希望有机会进修提高,而自己却不能够挤出时间来学习研究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学习,常常只停留在抱怨不满上,不能在认识现实的基础上有所行动,把立足点放在自我学习和提高上,忽视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和锻炼。
(五)自身素质和能力较难胜任新时期的辅导员工作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自己的优良传统,也有许多好的方式方法。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已远不如以前单纯,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又愈发增强,如果不懂得在工作上创新,只能使工作拘泥不前。有调查表明,“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等历来受学生重视和欢迎的方法,调查显示只有 30﹪的学生认为其尚好。这说明,辅导员只有深入了解学生,认真研究学生思想变化规律,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创新思维,探索新的方法,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
4 如何实施辅导员专业化建设
(一)辅导员专业化是必然趋势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以及高校日益重视德育工作、不断提高辅导员待遇,使得大多数大学生对这个岗位趋之若鹜。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近年来国家以及高校自身都在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力度、试图在制度层面将辅导员职业化、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有关。因为辅导员也可以走专业化之路,使得应聘者看到了从事该项职业的预期发展道路和前景,而不仅仅是一个过度台阶和跳板。
(二)专业地位的提升是专业化的核心
其实不管各行各业,出现的问题都是和专业地位有关的。所以辅导员专业地位的提升是实现队伍专业化的核心问题。
专业地位的提升是以业化知识为基础的,只有辅导员队伍的知识实现了专业化,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专业地位,也才能最终促使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
纵观世界上任何一种职业,都是首先在实现里自己对某一领域或行业的知识垄断,也就是建立自己的专业化知识。律师、医生,以及在学校中从事某一学科教学的教师,都是如此。
(三)具备特殊素质是专业化的基础
可以这样说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面对的工作主体是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敢于挑战传统和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的大学生。所以人际沟通成为第一要务,也就成为辅导员所要具备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和素质。
辅导员除了应该关心大学生的学习外,在生活、心理、情感等方面也应对学生给予全面的教育、引导和帮助。可以说辅导员在大学生教育和培养中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高度的责任心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崇高的职业道德是专业化的思想保证
高校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对师德有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道德水平、道德行为比其他职业道德的影响更深、更广、更远。
我国传统道德中有丰富的师德内容以及相应的要求。如在社会理想上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个人品质上,提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师德修养上,强调“内省”,“不耻下问”,对学生要“循循善诱”等科学化管理是专业化的制度保证。
(五)完善的培训体系是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任何一項职业的专业化,都是必须由其规范的、可持续发展的后期培训和学习体系。 律师、医生甚至是服务员都要进行培训,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同样如此。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辅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要想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并非难事,也不是一日之功。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措施之外,还应该严格把控辅导员的准入、晋升机制等等。
参考文献
[1]李长贵.社会心理学〔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69.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科恩.自我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4]陈景普,李翠婷主编.学校德育管理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黄娟(1989-),女,汉。江西抚州,硕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