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译《伊索寓言》改写研究

2015-12-19 01:49冯维维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林纾伊索诗学

冯维维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林译《伊索寓言》改写研究

冯维维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伊索寓言》不仅是向读者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也是一本生活的教育丛书,书中的“草木鸟兽问答之言”通过简短的讽喻小故事来体现生活中的真理。林纾欲通过运用文章作法做来翻译这本意义深刻的寓言,以此警醒国民,同时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对林译这一方法做了很好的阐释。然而目前并没有从文章布局的层面对林译《伊索寓言》的改写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因此本文试从改写理论出发,探讨林纾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文章作法来体现当时的诗学形态。

《伊索寓言》;林纾;改写;诗学形态

林译译作中出现大量的重新调整原文的现象曾被译界贬斥为“不忠实”,然而这种不忠实于原作品的译本受到读者的热爱和推崇,并且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传统的翻译“忠实”标准无法解释林纾的译作为何如此受欢迎,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林译作品中这一现象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和说明。他的改写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诗学形态的影响,因此其译作会不可避免地含有其特定的历史烙印,改写的目的是使翻译以特定的方式适应特定的时代。

目前关于林译《伊索寓言》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林纾译文中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没有从文章结构布局及风格方面进行研究,林纾又擅长运用古文笔法,因此本研究试图从译文中的改写现象出发来解读林译《伊索寓言》,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来分析林纾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的文章布局方法是如何体现晚清时期的诗学形态的,由此揭示林纾的译作受当时读者青睐的原因。

勒菲弗尔曾说:“为了使外国文学作品易被译入语文化接受,译者需要做些改动以使译文符合译入语文化的诗学。”[1]70-74中国文学向来注重“意境、筋脉”等等宽泛的概念,况且晚清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文言文形式出现,因此林纾在翻译时会灵活运用古文写作的文章布局笔法来适应当时的这种诗学形态。

林纾认为“行文之道,亦不能不重筋脉”[2]80,这里的筋脉是指文章的章法结构。“章法在外可见,脉不可见,既然筋脉隐而不现,那么可见的章法就是追求‘筋脉’的有效途径了。”[3]林纾在《春觉斋论文·用笔八则》中对古文写作的布局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起笔、伏笔、顿笔、顶笔、插笔、省笔、绕笔、收笔八种笔法的运用和特点。林纾认为,这些笔法的运用对于营造古文文章筋脉贯通的审美形态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对文章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统筹材料,文章才能浑然一体,才能适合古代文学作品,迎合当时读者的口味,才能对西方小说《伊索寓言》产生亲切感并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林译《伊索寓言》中,林纾对于起笔、收笔、省笔、伏笔这四种笔法的运用比较突出,笔者将在此对这四种笔法进行分析。

一、林译《伊索寓言》的起笔和收笔

(一)起笔

林译《伊索寓言》中的起笔和收笔最能体现诗学因素对林纾的影响。作为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秉承程、朱道统,尊崇秦汉及唐宋八家散文,倾向空疏浅薄,以“程朱义理、韩欧之篇”振治古文,为文讲求义法,强调文章既要思想充实完备,又要形式技巧精炼美妙,语言方面追求雅洁严净,记叙之作清晰流畅、章法谨严。桐城派创立了系统完整的散文理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散文作品,晚清一代的古文,前前后后亦无不与桐城派发生关系。林纾自幼从师研制古文,嗜读古书,与桐城派一样重视义理,以韩、欧文章为学习祈向,作品笔墨严净、结构巧妙,注重文章章法结构,形成了和桐城派相契合的古文学养,他创作的古文及译著也尽显桐城笔法。例如,在第20则寓言《农夫与蛇》中,原文的故事开头是这样的:

(1)A countryman,returning home one winter's day,found a snake by the hedge-side,half dead withcold.[4]18

译文:蛇方冬而蟄,田者得之。[5]7

在第31则寓言《披着羊皮的狼》中,原文故事开头是这样的:

(2)A wolf,once upon a time,resolved to dis⁃guise himself,thinking that he should thus gain an easier livelihood.[4]102

译文:狼欲求食于人。[5]9

Hoey认为叙事的开篇通常情况下都有“场景设置”[6]27-28,通过先前学者对《伊索寓言》的语篇分析,可以得知《伊索寓言》中,多为融入初始事件型场景设置,即“通常以独立出现的点式动词(无表示习惯或经常性语义的情态动词、时间附加语或条件表达式修饰)标志事件的开始。”[7]142-144根据Hasan对“场景设置”[8]12-13概念的定义,对于第一个例子,在此可以将原文的句子场景划分为故事发生的时间范畴(寓言开首的套语)“one winter's day”,主人公的状态“returning home”等几个部分,然而林纾在翻译的过程中将原文场景的这两部分删掉了,仅仅译为“蛇方冬而蟄,田者得之”;同样在第二个例子中,可以将原文的句子场景划分为故事发生的时间范畴(寓言开首的套语)“once up⁃on a time”,故事主人公的习性“gain an easier liveli⁃hood”以及主人公的状态“to disguise himself”等几个部分,然而林纾将故事开头翻译为仅仅六个字“狼欲求食于人”,删掉了原文场景的时间套语和故事主人公习性。林纾对故事开篇的删减使故事开篇开门见山,不仅没有改变原故事的意思,反而照应了晚清桐城派散文讲求章法谨严,语言雅洁的诗学形态及林纾的用笔八则中的起笔。林纾认为“领脉不宜过远,远则入题时煞费周章。”[2]116原文故事中的开头由于场景设置中对时间范畴及故事主人公习性的描写,使文章领脉入题煞费周章,而译文中的经过林纾改写后翻译的“狼欲求食于人”使读者一目了然,使故事起笔更加清晰,符合当时古文用字考究整洁紧凑的诗学形态特点。

(二)收笔

林纾的古文取径于左氏传、马之史、班之书、昌黎之文。为了迎合晚清时代的文言文多使用虚词当时的诗学形态,林纾在翻译《伊索寓言》过程中多以“矣”字和“也”字两虚词结尾。林译的章节“结穴”方法多取史传。林纾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2]126林纾在《春觉斋论文·用字四法》中有两篇分别论述“矣”“也”两虚词用法,一以《汉书》用“矣”为例,一以《史记》用“也”为例。在林译《伊索寓言》里,有多处结尾增添“矣”“也”。

在第43则《牧童与狼》故事末尾处:

(3)So the boy learned,when it was too late,that liars are not believed when they tell the truth.[4]30

译文:世之善谎者,虽语其实,人亦将不信之矣。[5]15

在第147则寓言《男孩和栗子》末尾处:

(4)An honest fellow who stood by,give him this wise and reasonable advice:"Grasp only half the quan⁃tity,my boy,and you will easily succeed."[4]103

译文:保姆谓之曰:若能少取栗,则拳出矣,奈何贪多栗,而以一拳括之,宜其不得出也。[5]13

《伊索寓言》在语篇结构上的一个鲜明特点是绝大多数故事没有尾声,这一现象也是由寓言的本质决定的。Lessing在《论寓言的本质》中提到:“叙述诗和戏剧的情节,除了诗人贯穿在情节的意图外,必须具有一种内在的属于情节本身的意图。而寓言的情节却并不需要这种内在的意图,它只要能使诗人达到自己的目的,也就很够了。”[9]37-39因此可以看到在第一个例子原文中以“liars are not be⁃lieved when they tell the truth”“经常说谎的人即使说实话也没人相信”直接结尾,至此,寓言的情节就完成了,人们没有必要再继续看到说谎的人遭受后果后的哀伤和悔恨,同样第二个例子的原文亦是如此。对比林纾的译文,可以发现以上两个例子中的译文在结尾处分别以“矣”字和“也”字结穴。在这里,林纾以这两个虚字结穴用得非常巧妙。以“矣”和“也”字结尾,不仅在形式上符合古文的句子结构构造,而且照应了中国古代文学向来注重“意境”的概念。如译文中第一个例子中的“矣”字传达出“慨叹”的意思,营造出一种说谎是要付出代价的惨痛氛围的意境。第二个例子中以“也”字结穴,表达出“讥笑”之意,营造了一种讽刺那些贪图利的人的嘲讽氛围。林纾通过“矣”字和“也”字的结穴,不仅符合了其所处时代的文学及文言文句子构造的特点,迎合了读者的阅读口味,使读者读起来津津有味,而且构造了一种特有的意境,可称得上成功的改写。

二、林译《伊索寓言》的省笔与伏笔

(一)省笔

勒菲弗尔指出诗学的主要要素包括文学技巧、体裁、主题、原型人物以及象征标志等。林译《伊索寓言》中的省笔与伏笔也是为了照顾当时的诗学形态,迎合晚清时代文言文的风格和主题。桐城派的古文创作一般都清顺通畅、平易清新,论说之文逻辑性强、词句精炼;在语言方面追求雅洁、简明达意,不重罗列材料,堆砌辞藻。另外,“文贵简”是中国文论的传统命题,“简”与“繁”不是简单指所描写事件的长短或文辞的长短。“规范本体谓之熔,剪裁浮词谓之裁。裁则芜秽不生,熔则纲领昭畅。”[10]465-466句中的“熔裁”是指删去文章中冗余的部分,而不是文章的简短与否,文章的繁简是由文章内容决定的。林纾论文章“忌繁碎”是为了追求最合适内容表达的文章体式,来照应当时注重雅洁的诗学形态。如:

在第26则寓言中有这么一小段:

(5)it was but a year ago that you called me many ill names."oh,sir!"said the lamb,trembling,"a year ago I was not born.""Well,"replied the wolf,"if it was not you,it was your father,and that is all the same."[4]17

译文:尔忆去年辱我乎,今何如,羔曰,去年吾方胎耳,焉得辱公。[5]1

寓言习惯于用幻想、夸张等其他惯用修辞手法使寓言具有幽默、风趣、诙谐的特点,通过对话的方式推进情节的发展。如原文例子狼与羊的对话中狼的话语“if it was not you,it was your father, and that is all the same”这句话描述了狼无理由的借口,用夸张的手法再一次把狼描述得更加邪恶。然而林纾的译文却删去了这部分,不仅没有改变故事的意思,而且删去了原文故事中冗余的成分,去掉文章中间不必要的啰唆陈述,将原文要表达的狼无赖的话语浓缩为一句话,提炼句子狼话语的主要意思“无论如何你曾经都辱过我”,而没有按照原文一字一句翻译出来。如此一来使译文更加简洁明了,迎合了林纾省笔的文章作法以及桐城派主张写作简明达意,不堆砌辞藻的文章笔法。因此林纾的意译比直译显得更加略胜一筹。

(二)伏笔

林译《伊索寓言》中的伏笔也是为了照应当时的诗学形态,如在第26则寓言中,原文是这样的:

(6)As a wolf was lapping at the head of a run⁃ning brook,he spied a stray lamb paddling,at some dis⁃tance,down the stream.[4]17

译文:就乳之羔,失其群,遇狼与水次。[5]1

林纾的译文中增添了“群”这个字,原文中只是说“a stray lamb”,“一只走失的羊羔”,并没有提到群,然而林纾在此的用意是设了一个埋伏,翻译为“失其群”,暗示了群体的重要性及说明脱离群体的羔羊,必定势单力薄,受到强敌的欺辱,为故事结尾处“天下暴君之行戮,故不能不鍛无罪者以罪,兹益信矣”这句话做铺垫。因为原文结尾处只是说“打定主意做坏事的人,什么东西也阻挡不了”,并没有提到“暴君”“强国和弱国”这些名词。众所周知,在严复、梁启超等晚清著名学者的国家主义论述中,“群”“国群”或者类似的词汇经常被用来讨论当时的社会,当时的读者对此类词汇比较熟悉,容易理解,因此林纾在通过前文中增加一“群”字,为后文阐释强国暴君的概念做铺垫。“羔”来指当时的弱国,用“狼”指当时的强国,“失其群”说明群体这个概念对于弱势个体的重要性。可以说林纾的这种改写是权衡轻重后所做的选择,使译文更加符合当时读者的口味,更加本土化。可见,林纾对原文的改写是有目的的。

三、结语

本文通过探讨林译版《伊索寓言》中改写现象,和原文进行比较,结合实例,深入分析林纾在译文中所运用的起笔、收笔、省笔以及伏笔是如何来体现当时的诗学形态,由此说明在林译《伊索寓言》里通过文章布局法对译文进行的改写并非随意而为之,是为了符合晚清当时的诗学形态。这样的译作迎合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降低了大众阅读难度,使译文更加容易理解。本研究为进一步解读林译《伊索寓言》提供了新的视野,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林纾的古文章法及晚清的诗学形态,同时揭示了林译《伊索寓言》受当时读者欢迎的原因。译文中出现的改写现象,笔者暂且归结为是受诗学形态影响下林纾使用自身对文章布局的方法来进行的改写,对于其中一些改写现象的具体原因尚未清楚,有待笔者做进一步的探讨。

[1]Andre.Lefevere.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林纾.春觉斋论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张胜璋.林纾古文论综述[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4]Aesop.Aesop's Fabels[M].Shanghai:Commercial Press,1852.

[5]林纾.伊索寓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03.

[6]Hoey.Textual Interactio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01.

[7]谢君.寓言的语篇分析——以《伊索寓言》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42-144.

[8]Hasan.The Nursery Tale as a Genre[M].London:Cassell, 1996.

[9]吴秋林.寓言文学概论[M].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37-39.

[10]刘勰.文心雕龙[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陈丽娟)

The Rewriting Study on Lin Shu's Translation of Aesop's Fables

FENG Wei-wei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Aesop's fables was not only an enlightenment teaching material to instill the concept of good and evil to the readers,but also an education book of life,"the questioning words of vegetations and animals"in the book could reflect the truth in life through short allegorical story.Lin shu intended to translate this meaningful allegory through the method of the article layout so as to wake up the national,furthermore,the rewriting theory of Andre. Lefevere made a good explanation of this phenomenon.But there is no specialized article to study the rewriting phenomenon of Aesop's fables from the level of Lin shu's article layout.Therefore,from the level of the rewriting theory,this paper tried to analyse how Lin shu's method of article layout embodied the poetic during the process of his translation.

Aesop's Fabels;Lin Shu;rewriting;the poetic form

I06

A

1673-2998(2015)01-0093-04

2014-09-08

冯维维(1989-),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林纾伊索诗学
背诗学写话
林纾当众烧借据
回望林纾:孝道、爱道与友道
蚂蚁和麦粒
老鼠开会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拥抱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伊索和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