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有效快乐阅读

2015-12-18 00:58:38滑绕西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滑绕西

【摘 要】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水平,就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知识渊博,厚积薄发,就必须博览群书,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和习惯。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积累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为写好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应试教育中取得优异成绩占得先机。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语文阅读教学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例如历史选择题,材料题中文言文,如果没有扎实基础阅读能力,就不能审清题意,自然取得满意的成绩,再如政治课中议论题就需要会阅读理解分析能力的支撑。只有广泛的扩大阅读范围、阅读量,才不会写出语言干瘪,内容空洞,东拼西凑,前言不搭后语的无神文章来,更不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当然,阅读要讲究策略,要有兴趣、目的、动机、情绪、需求等,在阅读中要有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想现象,在使用科学、持续中阅读方法中,才能最大化的提高阅读效益。写出精彩,情感丰富的文章来,提高语文考试成绩。

一、初中生阅读的重要价值

阅读是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也是一种重要精神资源,做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冲出教室,冲出校园,走向生活,去开辟课外阅读更广阔的天地。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树立起大阅读教学观,阅读目标中除了强调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外,更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交融。依据新课程这一理念,对中学生的阅读施以怎样地指导,才能把过去有所忽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体现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使学生从被动阅读到享受阅读。

二、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爱好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学生有了读书兴趣,那么他们就能想读书,主动的读好书。老师平时刻意的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想学生推荐名著阅读,例如,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每周开设一堂读书课,开展小组探讨,交流心得,让每个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学生在大课间多走进阅览室,图书室,希望学生找到知识的食粮,尝到读书带来的甜头和快感,感悟好书带来的魅力,体会到因读书给自己的语文成绩的提高带来成就感,从而形成了终身爱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三、语文阅读讲究技巧性

阅读光讲究兴趣还不行,还必须讲究技巧性,我们的阅读方法很多,关键取决我们阅读材料的内容,动机,目的等,千万不能读书不留痕迹,没有任何知识积累,读后脑子一片空白,导致无效阅读,所以我们要讲究阅读方法的技巧性。阅读要求学生态度要端正,要用心阅读,例如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有:略读法,精读法。略读法就是对一些具有娱乐性的报道,注重故事情节一些期刊,只是想借鉴一下,可以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走马观花式略读就可以了。精读法,就是对一些精彩的重点文章,或者是章节,句子,要全神贯注,要逐词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反复阅读,甚至摘抄下精彩的情节生动段落,隽永句子,精妙的用词,从而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边读、边思、边批注读书的好习惯。

四、克服阅读教学的功利主义思想

要克服阅读教学中急功近利的思想,阅读课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各种阅读的方法,培养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的能力,达到学会阅读、学会分析、学会鉴赏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能深入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阅读他人的作品,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增加对生活感受的积累。至于在阅读与感受的基础上,能否当堂让学生把自己的体会讲出来,能否进一步让学生学会作者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段,并非很重要。学生的学习,是为他们的整个人生做准备,不需要也不可能现在都表达出来。他们现在的感受即使很朦胧,随着人生体验的丰富,将来逐渐会变得清晰起来。学生一旦有了触发点,你要他不表达也不可能。语文课如果能上到这种程度,那就算就是成功了。所以,阅读对一个学生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能体现出来的,他会随着学生阅读的增加、人生阅历的丰富在适当的时候凸现出来。

五、多组织各类阅读活动

1、开展社团活动

当学生间形成一股阅读之风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开展如“读书会”、“阅读组”、“文学社”等学生社团活动,并根据需要将他们的文学作品或读书笔记等在学校橱窗展出,或印刷成各种刊物,展示他们的风采,使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一定的肯定,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2、开展各类竞赛活动

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后,为了稳定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得学生阅读后的反馈信息,可以采用故事会、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这类竞赛活动需要学生充分运用课外知识来完成,在活动中,由于活动需要,会不断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得到巩固,阅读量大大增大,学生书读得越多,就越会读书,越喜欢读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教师要带头读书

叶圣陶先生指出:”唯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者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不论从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的角度,还是从指导学生学会读书的角度,语文教师先于学生读书都是非常必要的,至少得和学生同时读书。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平时语文教师指导读书仅限于”布置”、”建议”学生去读些什么书,这种不检查不落实的放羊式指导,就谈不上有所收获。如果用自己现身说法去指导学生,学生学起来不会吃力,久而久之,效果会很明显。

4、教师要教学生有选择地博览群书,吸精华除糟粕

初中生的性格,情感等正处于发展形成之中,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有选择的阅读健康的书籍和其他影视材料,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因此,教师要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励学生上进,語言文字规范的读物。

总而言之,我班至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之后学生们对语文感兴趣有信心了,阅读量增加了,写作能力提高了,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也养成了快乐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季科平.在研究性阅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J].辽宁教育,2001(11):45——48.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6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30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