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讨

2015-12-18 22:43:12周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周盛

【摘 要】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1

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也直接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并进而影响课堂学生的学习素质与能力。随着我国初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也面临进一步改革。研究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改进教学模式,激活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自身的误识:人人都知道语文是基础,而有些学生则认为语文一看就懂,学语文没有学数理化、外语见效快,多学少学看不出来。因此,语文课堂得不到学生的重视。

2、语文教学本身的误区:①知识结构单一,严重营养不良。这往往是由于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轻视基本技能训练所致。②重视读写教学,忽视听说教学。这使学生讲话不得要领,答问抓不住中心。③重视考场作文的写作,轻视应用文体作文。这使得我们培养的人才在走向社会后面临着许多尴尬:申请报告不会打,广告词不会写……④重视课堂教学,轻视课外活动。“两耳闭塞眼昏花,错把麦苗当韭芽”早已司空见惯。

二、设计精彩的导入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针对七年级学生,笔者选用朱子奇的《白求恩纪念歌》,用富有感情的语调朗读:"秋风吹着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把学生引入对白求恩逝世的悼念情境之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在古典诗词中,写风的句子不少。比如写东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写西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写南风——"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写北风——"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样的导语,对学生能起到良好的熏陶和啟示作用。

三、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角色”一词源于喜剧。现在大多数社会心理家认为,角色就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分以及由此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当个体产生为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时,便扮演了角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从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地位,常常会收到出乎意料的好效果。本班曾有一个学生,其他成绩都不错,唯独语文成绩不理想,学习语文也比较被动。自从让她扮演语文科代表的角色,她很快就产生了与语文科代表角色相应的行为模式,学习语文显得格外主动,认真努力了,时间一久,她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学习积极性也随之调动起来,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尽可能地利用机会,放手让学生去扮演角色。比如,教学完《谈编报》就让学生扮演出报工作人员的角色,编手抄报、黑板报。学生担任这一角色后,马上就产生了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板报出的毫不逊色。此时,如果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何愁学生的学习劲头调动不起来?另外,教师甚至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要学生上一堂课、批改作业等。适时地采用这些方法,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四、当好课堂“调度手”,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新教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探究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创造心灵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下,活跃思维,敢想敢说,启发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的潜能,感染学生,萌发他们的创造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好学习氛围,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开始的确可能出现麻雀闹林、你呼我叫的现象,这时作为语文老师来讲一定要有耐心,要沉住气,宁可让课堂闹一点,甚至是适当乱一点,万万不可抹杀了学生刚刚萌发的幼芽,要让这一朵朵花开大、开圆,这样才能结出令人满意的果实来。同时,我们要当好课堂“调度手”,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展开小组讨论、交流,成果汇报竞赛等。分组活动、讨论时教师要做好指导、引导工作。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待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余犹未尽时要合理转移目标,引出新问题,牵引注意力,拓展思维。这样整个课堂才能有松有紧、有张有弛,既气氛活跃,又秩序井然;既内容丰富,又重点突出。

五、合理安排内容,促进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训练内容,符合中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是发散性思维能力形成的保证,但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训练的结果,我们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科课程中直接选取或是学科课程内容的深化、延伸。就目前初中语文所涉及的范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宏观宇宙,小到微观粒子,几乎无所不包。因而,一部语文教材,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微型小百科全书。当然,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他的主要任务,大部分时间与学科课程打交道,从学科课程中提取一些问题,我认为是比较务实的,使学生将学到的成果加以巩固,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六、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有效互动

合作学习是小组为了共同的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有协作的互助性学习,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导作用;其次,鼓励小组式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一个深化和巩固单元学习重点的过程。讨论的基础是倾听,听取反对的意见,讨论的关键是寻找证据。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一定的人数编成学习小组,并引导学习小组对那些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交流;第三,合作学习还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活动比赛、交错学习法、共同学习法等等。

七、结语

新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不能单去教学生书本知识,而是要引导他们去博览群书,指导学生去自学、去主动探索、思考、发现、活动新知、发展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另外要建立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师生间、学生间情感交流流畅,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主动去学,将学习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也只有在与同伴之间的相互协作中才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发展。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映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2).

[3]范红涛.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03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