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2015-12-18 12:44:29张晓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3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美的素质教育

张晓娜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01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体现。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写作知识的传授、写作技能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只抓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培训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人中心,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德育中的心理素质最为重要。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关系到学生能否主动、正确、全面的提高自身素质,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四有”新人。

我们的“应试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在作文教学中只传授“套题”功夫,考试前让学生背熟一些优秀例文,考试时便按作文题“移花接木”,把内容搬进试卷,抄袭现象严重。片面追求分数,忽视了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只是高分低能,缺乏必要的过硬的心理素质。

一个人的先天禀赋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才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决定因素,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摆在首位。

在作文教学中要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心理素质培养。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对儿童来说尤为突出。兴趣,在某種意义上讲,是儿童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坚持做好几点:

(1)诵读品味

让学生欣赏优秀的作品,经常挑选好文章,有目的进行朗读,在诵读中品味优美词句,体会美的含义、美的写作方法和美的精神境界。

(2)愉快感染

以愉快的情绪去感染教育学生,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快乐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自觉地提高学习质量。

(3)精心评讲

每次评讲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读一遍,然后组织学生评议,进而教师总结,让学生有榜样,特别要关注差生的作文,对他们的一些好词好句、好的开头、结尾都应给予表扬并登记入册,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1)多写日记

学生平时用“日记”的方式把一天天的生活见闻、感觉,一次次丰富多彩的活动描述下来,发展其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技能。养成学生常动笔、爱动笔的习惯,让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写作,一改以往被动的“要我写”为主动的“我要写”。

(2)独立完成

作文课要让学生自己多观察多思考,每次作文都要作好充分准备,上课写作时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发现抄袭要重写。这样学生便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实事求是的品格,自己应该做的事自己做,并把它做好。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1)把握教材

语文的精髓是文章,文章的精髓是生活。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打开联系生活的通道,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提高创造力;让学生留意自己身边的一事一物、一情一景,把握好作文素材。

(2)以师为范

教师要以良好的行动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认识自己。有一次有个学生上完体育课后身体不适,头晕呕吐,吐物满地。我把脏物处理好后就把他从五楼背到楼下,并请车送他回家。这样虽是一件小事,但却让学生领悟到不少的东西。他在一篇习作中写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问自己,胡老师的谓这么痛,但她还是咬紧牙关把和她一样高大的小俊同学背到楼下,她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鞭策着我。我决心要改掉自己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气,做个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的少先队员。”

从这可以看出,生活是人的写照。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正确评价自己,正确分辨是非,最终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美的素质教育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