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肖雷,李冬梅,冯莹,张苧文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611130)
农业现代化是保障我国十几亿人口粮食安全的根本所系,已成为让亿万农民实现富裕和尊严生活梦想的必然之路。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问题,已有研究认为,工业化发展可以有效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可以带动农业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门槛效应[2],城镇化能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支持[3],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农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农业组织的建立具有积极的影响[4],而科技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技术扩散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要用科技进步来提升农业现代化层次[5]。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农民现代化,但现有研究很少有从农户角度来探讨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实质上就是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户作为参与主体,其标准化生产意愿直接影响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方向,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和效果。2013 年全国农业标准化研讨会提出“创新发展农业标准化、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将农业标准化置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蓝图,给现代农业注入了标准化的深刻内涵。因此,在农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深入研究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实践经验为基础[6],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选的原理,以科研和先进技术为依托,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规范生产和管理轨道,实现农业生产从农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的全程控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提高农业产业的素质和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7],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8]。国内外关于农户农业标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等方面。Illukpitiya 和Gopalakrishnan[9]把农户生产决策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引入分析框架中, 分析了农户的水土保持决策行为。Toma 和Mathijs[10]进一步指出政策、财政压力、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等社会因素对农户生产决策起着重要作用,而心理变量对农户生产决策也存在显著性影响[11]。王慧敏等[12]指出,农业标准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户的生产成本,但如果能够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标准化农产品的价格,降低交易费用,则农户的生产效益会明显提高。王芳等[13]构建了小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模型,发现政府支持、销售难易程度、农户对生产品种的决策方式是影响小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因素。娄旭海等[14]运用Logistic 模型实证分析了小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现农户对农业标准化的认知度、组织形式,农户家庭特征和生产特征是影响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耿宁和李秉龙[7]对农业标准化生产中政府、企业和农户三大利益主体行为选择关系进行了利益博弈分析,发现利益保障是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诱因。
已有研究为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关于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完善。本文沿着王芳等[13]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基于预期成本收益视角,从农户生产行为特征层面对其构建的小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模型进行拓展,尝试从经济学角度使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理论相结合,以更加清楚地揭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决策的偏好和选择动因,在此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基本结论并提出政策启示。
基于预期成本收益视角,假定农户是理性经济人,参照宋圭武[15]提出的农户生产决策模型和王芳等[13]提出的小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决策模型,本文设定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决策行为的数学函数关系为:
式中:ETR 表示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预期总收益,ETC 表示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预期总成本,R 表示农户当前农业生产总收益,ENR=ETRETC>0,ENR 表示预期净收益,D(R)表示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决策函数。
数理模型中农户农业生产的当前收益是较易确定的变量,而预期总收益和预期总成本则具有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农户自身的内在因素和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因此,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数学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式中:F(αi,βj)为农户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提高预期净收益的合力,αi表示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所涉及的第i 个内部因素,βj表示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所涉及的第j 个外部因素。动力机制中的各种因素对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起到正向的推力作用,而约束机制中的各种因素则起到反向的阻力作用。当F(αi,βj)>0,表明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合力为正向效应,反之,当F(αi,βj)≤0,则表明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合力为负向效应。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农户自身的内在因素是一系列独立于外部因素同时又依赖于外部因素来实现的价值体系,它是随外部因素变化、需要外部因素接受、认可并确认[16]。上述数理模型表明,农户追求预期利润最大化取决于农户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和他本身具备的内在素质的共同作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决策行为的研究,可以发现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大致分为3 类:1)个体特征因素,包括农户户主和家庭特征;2)经营特征因素,包括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认知度;3)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府的支持程度。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表明,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通常需经历从农业标准化认知到标准化生产价值评价,再到标准化生产意愿形成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农户首先得对农业标准化生产有一个定性的认知;然后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农业标准化生产价值进行初步的评价,大概估算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预期总收益和预期总成本,得出预期净收益;再结合个人家庭情况及经济社会环境,形成对是否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价值取向;最后,综合考虑内外部影响因素作出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理性选择。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业标准化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和功效,本文在王芳[13]、娄旭海[14]等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理论的原始模型进行了扩展,建立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理论模型(图1)。
图1 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理论模型Fig.1 Theoretical model of farmers’willingness to adop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本文以农户生产行为特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理论模型,建立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数理模型为:
式中:D(Y)表示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I 表示个体特征因素;Q 表示经营特征因素;B 表示生产行为特征因素;E 表示外部环境因素。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控制了个体特征、经营特征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前提下,提出如下研究假说:1) 农户在生产方式选择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现有生产方式和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通常会把新的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标准化种植成本与传统生产种植成本作比较,如果标准化种植成本小于现有种植成本,则倾向于选择新的生产方式,反之,则会拒绝接受新的生产方式。因此,农户农业标准化种植成本对其选择意愿具有负向的显著影响,标准化种植成本越小,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农业标准化生产。2)经济学原理表明,资源是稀缺的,生产者选择一种生产方式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选择另外一种生产方式所获得的收益,也就是说,由于存在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作为农业生产者的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决策时,通常会考虑当前决策存在的风险成本,如果预期标准化风险成本较小,就会倾向于选择标准化生产,反之,则会拒绝选择标准化生产。因此,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风险成本对其选择意愿具有负向的显著影响,标准化风险成本越小,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农业标准化生产。3)经济学成本收益理论表明,生产者的收益与其销售产品的价格正相关,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生产者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即净收益最大。而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可以反映预期总收益的大小,在预期产量既定的条件下,标准化农产品质量越好,预期价格越大,预期总收益越大。因此,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对农户是否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农产品质量越好,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农业标准化生产。
根据上述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数理模型,将影响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因素用函数形式表示为:
式中:X1,X2,……,Xi为影响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因素,y 为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μ为随机扰动项。
本文研究的是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其变量之间的关系服从Logistic 函数分布,因此采用Logistic 模型进行计量分析。依据上述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函数形式,Logistic 计量模型可用线性函数表示为:
式中:Pi为第i 个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概率;Pi/(1-Pi) 为第i 个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发生的机会比率(odds),Li为第i 个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机会比率的对数值,Li是解释变量Xki的线性函数,Xki(k=1,2,……,n)为第k 个影响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解释变量,βk为解释变量Xki的回归系数值,α 为常数项,μi为随机扰动项。α 和βk(k=1,2,……,n)的值,可运用Eviews6 统计软件,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估计。
依据上述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理论模型和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数理模型,确定各类影响因素变量有:个体特征因素,包括农户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经营特征因素,包括农业标准化的认知程度、人均种植规模和人均纯收入;生产行为特征因素,包括标准化信息收集成本、标准化学习培训成本、标准化种植成本、标准化农产品销售成本、标准化风险成本、标准化农作物增产比例和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府支持政策、农户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表1)。
表1 变量设定与赋值Table 1 Variable design and evaluation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课题组于2012 年1 月对四川省11 个县(市)297 个种植业农户的调查数据。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多阶段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概率抽样方法,调查地点选取以四川省种植业地貌特征(平原、山地、丘陵、高原)为依据进行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从4 种地貌类型中随机抽取2 种,其中,平原168 个样本农户(分布于7 个县市14 个行政村)、丘陵144 个样本农户(分布于4 个县市12 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12 个样本农户,样本总量为312 份,经整理获得有效调查问卷297 份,问卷有效率达95.2%。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农户全部为种植业农户,包括粮食作物55 户(18.52%)、经济作物242 户(81.48%),其中:蔬菜83 户(27.95%),水果61 户(20.55%),中药材32 户(10.77%),茶叶29户(9.76%), 花卉26 户(8.75%), 食用菌11 户(3.70%)。调查样本涵盖了四川省主要农作物,基本符合四川省种植业现状,调查区域和样本农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根据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297个样本农户中,男性占多数,达72.4%。从年龄结构上看,被调查农户的平均年龄为50.12 岁,其中30岁以下最少,仅有2%,31-60 岁最多,为83.2%,60岁以上占14.8%。从文化程度上看,小学及以下占多数, 为42.09%, 初中占41.41%, 高中及中专占13.13%,大专及以上最少,仅有3.37%。从农业标准化的认知程度上看,不了解占大多数,为55.02%,非常了解最少(6.12%),了解占12.35%,基本了解占26.51%。从人均种植规模上看,1 334 m2以上最少(9.06%),667-1 334 m2最多(55.62%),667 m2以下占35.32%。从人均纯收入上看,5 000-10 000 元最多(62.26%),10 000 元以上最少(16.35%),5 000 元以下占21.39%。从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上看,被调查农户中,散户69(23.20%),已加入合作社的农户139(45.50%),订单农户50(16.90%),“ 基地+农户”43(14.40%),说明大部分农户尚未加入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此外,调查还发现当地农户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预期收益和标准化种植成本较为关注,对政府的支持政策和农业标准化培训指导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虽然当地有农业标准化生产组织,但农户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了解程度较浅。
从被调查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参与意愿和参与现状可以发现,农户标准化生产参与程度并不是很高,一半以上的农户尚未参与(表2),表明大多数农户对农业标准化生产决策持谨慎和观望态度。此外,调查中还发现,80.50%的农户表示只要条件成熟即愿意参与,表明我国农民的生产决策行为已逐渐趋于理性,农户在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上更多的是考虑能否实现自身预期收益最大化和预期成本最小化。
表2 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选择Table 2 Farmers’willingness choice to adopt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把设定的所有变量引入Logistic 计量模型,建立模型Ⅰ来估计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内外部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找出显著影响变量;其次,采用控制变量法,在控制农户的个体特征、经营特征和外部环境变量条件下,采用逐步回归法剔除不显著变量X7、X8和X10建立模型Ⅱ,研究农户生产行为特征变量对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影响。从估计结果来看,模型Ⅰ和模型Ⅱ的拟合优度均大于0.70,LR 统计量均较大(表3),表明模型Ⅰ和模型Ⅱ均通过了拟合优度检验和方程显著性检验,所有系数都是联合统计显著的,因此,可以认为模型整体效果比较理想,方程总体显著,模型解释力较好。
1)农户个体特征因素对其是否愿意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农户的性别、文化程度在模型Ⅱ中均通过了10%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男性更倾向于选择农业标准化生产。相对于农村女性而言,男性受教育程度要高一些,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要深一些,更容易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的年龄在模型Ⅰ和模型Ⅱ中的系数为负,表明青年农户比老年农户更倾向于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由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预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老年农户倾向于规避风险,而青年农户更愿意承担一定的生产经营风险,风险偏好系数大于老年农户。
2)农户经营特征因素对其是否愿意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农户对农业标准化的认知程度在模型Ⅰ和模型Ⅱ中均通过了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农户对农业标准化了解得越多,认识越深,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预期总收益和预期总成本估算得越准确,如果农户认为预期净收益大于当前农业生产所得净收益则选择农业标准化生产方式,反之,则做出不选择农业标准化的生产决策。
3)农户生产行为特征因素对其是否愿意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影响。标准化种植成本和标准化风险成本在模型Ⅰ和模型Ⅱ中均通过了5%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负,表明农户对农业标准化种植成本和风险成本的预期越低,选择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概率就越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参与意愿就越强。此外,标准化种植成本的系数大于标准化风险成本,说明标准化种植成本对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更大。
标准化农作物增产比例和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在模型Ⅰ和模型Ⅱ中均通过了1%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在控制了农户的个体特征变量、经营特征变量和外部环境变量的条件下,标准化农作物增产比例和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对农户是否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愿具有更显著的影响,农户预期标准化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越高,选择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概率就越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参与意愿就越强。此外,标准化农作物增产比例的系数大于标准化农产品质量,说明标准化农作物增产比例对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更大。
表3 回归参数估计值及显著性检验结果Table 3 Regression results and significance tests
4)外部环境因素对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影响。政府支持政策在模型Ⅰ和模型Ⅱ中均通过了5%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有政府支持政策且政策实施越到位,农户感觉前景越好,则越倾向于选择农业标准化生产。农户组织化程度在模型Ⅰ和模型Ⅱ中均通过了5%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农户组织化程度越大,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农业标准化生产。我国大多数农户处于分散经营状态,获取农业标准化生产信息的渠道较少,对农业标准化了解不多,而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分散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为农户提供交流沟通和信息网络平台,可以降低农户标准化生产经营成本,改变农户传统农业生产经营理念。调查中也发现,加入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更愿意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在模型Ⅰ和模型Ⅱ中均通过了5%统计水平的显著性检验且系数为正,表明农业标准化推广培训力度越大,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农业标准化生产。长期以来,农户对农业新技术、新标准的使用存在较大的依赖性,农业标准化生产涉及到许多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许多农户需要通过学习方能掌握,对农业标准化推广培训期望较高。调查中也发现大多数农户很希望有较多的学习培训机会。
研究表明,农户的年龄、人均种植规模、人均纯收入、标准化信息收集成本、标准化学习培训成本和标准化农产品销售成本对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不具有显著影响。而农户对农业标准化的认知程度、标准化种植成本、标准化风险成本、标准化农作物增产比例、标准化农产品质量、政府支持政策、农户组织化程度、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则对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农户的个体特征、经营特征和外部环境变量的条件下,标准化种植成本和标准化风险成本对农户是否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农业标准化的认知程度、标准化农作物增产比例、标准化农产品质量、政府支持政策、农户组织化程度、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则对农户是否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标准化种植成本、标准化农作物增产比例、标准化农产品质量是最显著的三个影响因素,表明生产行为特征因素对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影响较显著。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至关重要,而农户是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实施主体,其参与程度在微观层面已经影响到农业标准化战略步伐和农业现代化进度,因而本文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1)农业标准化在农村尚未得到有效推广,许多农民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有限,存在信息不对称,农户组织化程度较低,以至于对农业标准化不了解或了解较少的农户做出不愿意选择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决策。为此,要从技术、信息服务等方面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户有机会更多的了解农业标准化生产对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
2)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已经非常的理性,标准化种植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农户标准化生产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也反映出我国部分农民已经具有风险成本意识,他们在选择标准化生产时通常会考虑标准化生产存在的风险成本。为此,在制定农业标准化支持政策时,需要充分考虑由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等方面的不确定性给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所带来的风险成本,国外的经验一般是给农户发放一定的生产和风险补贴或鼓励农民购买农业保险来降低风险成本。
3)农户在进行标准化生产决策时更加看重的是预期收益最大化,预期产量和预期价格通常是衡量预期收益的两个指标,其变动会显著影响预期收益的变动,而标准化农作物增产比例和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预期产量和预期价格正相关,对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决策影响较大。此外,从另外一个层面也反映出农户可能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对政府的支持政策和新技术的推广培训存在很大的依赖性。
为此,需要从农户的切身利益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来考虑如何有效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一是要改善农业标准化生产条件,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种子企业深度合作,培育名特优农作物新品种,提高标准化农产品单产,降低标准化农产品种植成本;二是要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推动相结合,拓展标准化农产品销路,逐步扩大国内外营销市场,鼓励“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实现标准化农产品“优质优价”,增加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净收益;三是要鼓励和引导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培训和科技下乡服务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吸引和支持农业科技人才长期为农户提供农业标准化技术咨询和培训指导。
[1]陈志峰,刘荣.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相互关系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2):156-160.
[2]谢杰.工业化、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4):84-89.
[3]陈江龙,高金龙,卫云龙.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的内涵与机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275-279.
[4]王真,高峰,公茂刚.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6(5):32-39.
[5]张冬平,黄祖辉.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农业科技关系透视[J].中国农村经济,2012(11):48-53.
[6]李苏.关于农业标准化问题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16(6):384-385.
[7]耿宁,李秉龙.基于利益博弈的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分析[J].农村经济,2013(8):42-45.
[8]于冷.对政府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29-34.
[9] Illukpitiya P, Gopalakrishnan C. Decision-making in soil conservation:application of a behavioral model to potato farmers in Sri Lan-ka[J].Land Use Policy, 2004, 21(4): 321-331.
[10]Toma L,Mathijs E.Environmental risk perception,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propensity to participate in organic farming programm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83(2):145-157.
[11]Bayard B,Jolly C.Environmental behavior structure a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of hillside farmers:A multiple-group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2(5):433-440.
[12]王慧敏,乔娟.农户参与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行为与效益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1(2):45-51.
[13]王芳,陈松,樊红平.农户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行为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12):75-79.
[14]娄旭海,王芳,陈松.河南省小农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S1):51-54.
[15]宋圭武.农户生产决策模型研究[J].开发研究,1996(1):49-51.
[16]卫龙宝,储德平,伍骏骞.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民迁移意愿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4(1):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