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爱鲜 周巍巍 周 娜
河北正定县中医院脑病科 正定 050800
进展性脑梗死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个类型。多数学者将其定义为缺血性卒中发病后6h~1周内虽经积极干预,但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仍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1]。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发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1/3。本院脑病科于2009-2013年采取颈动脉注射尿激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均为2009-2013年在我科住院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0岁,平均56.5岁;有糖尿病史5例,高血压史11例。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2~72岁,平均57.5岁;有糖尿病史6例,高血压史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意识清楚;发病6~72h,病情进行性加重;神经系统体征符合颈内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年龄≤75岁;经头颅CT或头颅MRI排除颅内出血;血压控制在180/110mmHg(1mmHg=0.133kPa)以下;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心源性栓塞;复发的缺血性脑梗死;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血液系统疾病及近期手术史;颈动脉超声示:有不稳定斑块和(或)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剂等药物,并据病情调控血糖、血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颈动脉注射尿激酶(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200400)20万U+生理盐水20mL,1次/d,共5次。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990)500mL静滴,1次/d,共7次。颈动脉注射尿激酶选择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300mL时执行。
1.4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及疗效评定 按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2]。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5d、30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治疗后30d进行疗效评定。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评分均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 治疗前 治疗15d 治疗30d治疗组40 20.57±3.13 12.06±2.80*6.23 ±5.78*对照组40 19.97±4.47 14.78±3.20 9.60±7.34
2.2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n(%)]
近年来,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研究提出,高血压、高血糖是进展性卒中的预测因素[3],两者对血管的损害使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患者血压依赖性血液供应至关重要,这也许可以解释约7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4-5],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早期不要盲目降压。另外,早期进展性脑梗死的脑部因素主要是脑灌注下降和血栓扩大、蔓延。而脑损伤的范围及持续时间是一不稳定的、动态的演变过程,只有及时改善脑循环,才可能阻止其进展。
缺血性脑梗死早期动脉溶栓疗效肯定,但受条件和时间限制。本院采取一种时间窗外既可溶栓又增加脑灌注的治疗手段—颈动脉注射尿激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颈动脉注射尿激酶可使病侧颈动脉系统短时间内形成较高药物浓度,有人提出颈动脉直接注药局部药物浓度是同等剂量静脉给药的9倍。尿激酶作为一种溶栓药,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不仅溶解血栓表面纤维蛋白原,还能渗入血栓内部,使正在形成或新近形成的血栓溶解,阻止缺血发展。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降低血液黏度,使血运再通,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脑循环。此疗法特点:药物直接作用病变部位,局部药物浓度高;操作简单易行;在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扩容的基础上更能发挥药物的疗效。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通过处理全身循环增加脑血流有治疗价值,能够控制脑缺血的发展[6]。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血容量补充剂,通过静滴途径给药可较长时间在患者的血液中停留,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血容量增加,从而增加脑灌注,也增强了因低灌注改善对远端微栓子的冲刷作用。并使由于低灌注所致的缺血缺氧状态而造成的血管痉挛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血压水平更加稳定,进一步阻止由于低灌注造成的梗死面积扩大现象。同时,由于红细胞膜负电荷增加,使已产生聚集的红细胞解聚,降低了血液黏度,也加快了血流速度,使患者机体的循环得到改善,真正增加了脑供血。其还具有抗炎和减轻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作用[7]。良好的脑循环是治疗脑梗死的根本[9],联合治疗能从多途经如溶栓、扩容、降低血黏度等治疗脑损伤,改善脑循环,促使神经功能恢复。总之,颈动脉注射尿激酶联合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在改善脑供血方面两者有叠加作用,经济实用,患者易接受。
[1]曹树刚,徐文安.进展性卒中的神经影像学预测因素[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2,20(4):300-304.
[2]中华神经科学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2.
[3]Vila N,Castillo J,Daralos A,et al.Levels of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neurological worsening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3,34(3):671-675.
[4]叶祖森,韩钊,郑荣远,等.三种不同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51-55.
[5]谭燕,刘鸣,王清芳,等.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10-15.
[6]Shuaib A,Bornstein NM,Diener HC,et al.Partial aortic occlusion for cerebral perfusion augmentation:safety and efficacy of NeuroFlo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ial[J].Stroke,2011,42(6):1 680-1 690.
[7]由成金,钟镝.东菱迪芙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1):40-42.
[8]黄如训.良好的脑循环是脑梗死治疗的根本[J].中国卒中杂志,2008,3(8):547-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