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相关因素分析及认知护理干预

2015-12-18 01:34居海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脑梗死记忆

居海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无锡 214023

脑梗死是多发于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其病理变化是由于局部脑组织和血管因缺乏血液供应而发生坏死所引起的脑软化[1]。现今,脑梗死的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恢复慢,大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2]。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上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并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3]。研究表明,正确的认知护理干预对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01—2014-02我院诊治8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0例(观察组)和认知功能正常患者40例(对照组)。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采取简易智能检测量表综合评估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大专及以上<27分、初中及其以上<24分、小学及其以下<20分、文盲<1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1)早期记忆缺损,并进行性加重;中重度认知功能障碍,如失语、失用、失认等,且脑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损害。(2)出现脑梗死以外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如脑出血、精神病、肾功能不全等。(3)长期服用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4)严重听力、视力、失语等障碍导致不配合检查者。(5)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年龄48~72岁,平均(63±3.2)岁;男26例,女14例;对照组年龄50~71)岁,平均(64±2.9)岁;男27例,女13例;2组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病情收集:综合评估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症、脑卒中等相关病史,并完善相关检查,详细记录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如梗死部位、数目、大小以及有无白质病变。

1.2.2 护理干预措施:①心理护理:脑梗死患者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障碍,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改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引导情绪向积极方向改善。尤其是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开导,消除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带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更好地配合各种治疗方法。②语言功能训练:对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功能训练,可以指导患者从发音开始练习,从单音节、双音节、词汇、短语等开始练习,从简单到复杂,如发“啊、歌”等,逐步增加语速及发音频率,反复坚持不懈,耐心指导患者,有利于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和改善。③运动训练:脑梗死偏瘫患者,活动偏瘫侧各关节时,充分活动每个关节,改善血供,防止萎缩。按照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的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缓慢运动,循序渐进。2~3次/d,5~30min/次。④记忆力训练:选取图片,让患者记忆其名称,10min后再让患者记忆图片名称,回答正确后再进行下一个。逐渐延长记忆间隔时间,2~3次/d,15~30min/次,渐渐增加难度。⑤计算能力训练:起初设计简单的加减法,利用生活中患者感兴趣的物体进行计算,如数苹果个数,必要时给予奖励。逐渐增加难度,可选择计数黄豆数量等,2~3次/d,15~30min/次。

1.3 观察指标 满意率:根据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专科护理能力、服务质量、护理干预效果、并发症情况等内容,总分100分,≥90分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中,<60分为差,满意度为优和良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比较 观察组年龄≥65岁、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症、脑卒中患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比较 [n(%)]

2.2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后满意度比较 认知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认知护理干预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满意度分析比较情况 [n(%)]

3 讨论

3.1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是人脑接受外界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转换为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获取相应知识并加以应用的过程[4]。其包括记忆、语言、计算、思维、理解与判断等方面。认知障碍是指与上述学习记忆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中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失用或失认、失行等病理改变过程,并影响个体日常生活或社会能力时,即发展为痴呆[5-6]。认知功能障碍具体分类为高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智能障碍、自知障碍。

3.2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 脑缺血造成大脑皮质损伤是引起认知障碍的常见原因。脑梗死患者脑组织缺血软化坏死,神经元能量储备极少,对缺血、缺氧及其敏感,导致脑组织调节分子异常,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异常,引起大多数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障碍[7-8]。报道表明,脑梗死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能量耗竭与酸中毒,细胞内钙离子超载,自由基损伤。

3.3 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脑卒中等,可减少脑血液供应,继发性降低脑功能而导致认知障碍[9]。另外,高龄患者视力、听力等整体功能水平下降,使其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及刺激减少,也可减少患者的认知能力。采取认知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学习、记忆、运动、思维、创造、精神等方面[10]。不断刺激患者脑部,从而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高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症、脑卒中是导致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关系紧密。采取认知护理干预后,患者认知功能得到改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值得推广。

[1]李灵真,李山,张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16-19.

[2]覃莲,黄进瑜,廖宝共,等.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26):234-236.

[3]姚婷,张允岭,高芳,金香兰,陈志刚,郭蓉娟,孟繁兴.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3,32(7):501-505.

[4]叶晓勤,魏戌,谢雁鸣,等.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上市后再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0):2794-2795.

[5]汪潇,俞仰光,史玉凤.苦碟子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8):550-552.

[6]刘春红,梁华峰,冯丽娜,孙侃,唐娟,徐上知,王宏.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456-459.

[7]黄小波.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生存质量的关系[J].中国康复与实践,2009,15(6):652-653.

[8]覃尚红,俸献珠,韦金华,陈小红,刘文伟,杨秀塔.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研究[J].广西医学,2011,33(7):898-900.

[9]王小娟,彭卫平,杨桂凤,等.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8(5):347-349.

[10]李东冬,张德清.认知训练对老年性痴呆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6):574-575.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脑梗死记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