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晓
(安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安阳455000)
从顺应论的角度探析言语交际中的刻意曲解
王玉晓
(安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安阳455000)
[摘要]本文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语用学角度对言语交际中的刻意曲解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实现方式和语用功能。
[关键词]顺应论;言语交际;刻意曲解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会采用一定的策略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刻意曲解就是其中的一种。最初,刻意曲解是学者们在对“误解”或者“歧义”进行研究时顺便涉及的。王建平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歧义句进行研究时,谈到“听读者有意利用某种特殊语境曲解说写者的意义”(王建平,1992),其中的“有意曲解”就应该属于刻意曲解。Tzanne 研究“Misunderstanding(误解)”时提到“Intentional Misunderstanding(故意误解)”,并认为“Intentional Misunderstanding”是与“面子”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Tzanne,2000)。Tzanne 的“Intentional Misunderstanding”也应该属于刻意曲解。何自然、申智奇首先明确定义了刻意曲解,并且探讨了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运行机制和语用功能,真正把刻意曲解作为一个概念提出来并加以研究。从此,刻意曲解不再作为其他研究内容的附带研究对象。孙亚在《也谈刻意曲解》中进一步研究刻意曲解,认为“刻意性”是区分刻意曲解和误解的标准(孙亚,2005)。本文将以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的触发机制、实现方式和语用功能。
一、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
根据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Verschueren,1999)。语言顺应理论为我们研究刻意曲解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二、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的触发机制
语言具有变异性,即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语音、语调、词汇、句式、篇章等等的变化都可以给听话人提供选择的空间(Verschueren,1999),引发听话人的刻意曲解。
(一)语言自身的模糊不确定性
语言的模糊不确定性是指同一言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搭配。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模糊不确定性是自然语言的一个特性。在日常的、非正式的交流中,人们习惯用尽量少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也不是特别严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语言的模糊性让人们的表达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但是并不会影响交际的正常、顺利地进行,因为交际双方可以根据交际语境以及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来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尽管如此,说话人话语中的模糊不确定性毕竟为听话人的认知推理提供了多种选择。由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听话人会借助语言的模糊不确定性,刻意曲解说话人的本意。
说话人言语的模糊不确定性主要包括谐音、一词多义和指示词的模糊性。
汉语里有大量相同或相近读音的字,比如,“平静”和“平镜”,“无理”和“物理”等。一般情况下,这些同音词不会影响到听话人的理解,但是却为听话人的刻意曲解创造了条件。例如:
(1)甲:我昨天练车时不小心撞到了树上。
乙:你近视得那么很,学什么开车呀?
甲:亲,这是平镜,现在最流行的款式。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压根就不近视。
乙(坏笑):平静,车都开成那样了,你还平静?
此例中,乙故意利用谐音把“平镜”说成“平静”,来制造风趣幽默的交流气氛。
一词多义是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汉语中更是如此。在特定语境中,说话人话语中的多义词的意义是明确而具体的,但听话人可能为了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故意将一个含义歪曲理解为另外的含义。例如:
(2)推销员:我们的这种新产品能让您身、心都得到放松,您带一款吧。
顾客(对产品不是很满意):那可不行,我开着车呢!一放松,肯定得违章,几百块钱没了。
“放松”既可以指“从紧张的工作、学习中解放出来,轻松一下”,也可以指“漫不经心,不专心做某事”。推销员说的“放松”是指让顾客缓解一下工作中的压力,休息调整一下。因为不太满意,又不愿意打击推销员的热情推荐,顾客刻意将“放松”曲解为“开车时不专心,放松警惕”,委婉地拒绝了推销员。
指示词的模糊性是指,这类词的指示意义或对象是不确定的,既可以是泛指,也可以是特指。例如,人称指示词“我”,既可以泛指每一个人,也可以特指某一个人,如说话人。听话人可以故意利用指示意义的不确定性,对指示语刻意曲解。例如:
(3)(乐队指挥和一名所谓的“歌手”在排练中,指挥故意戏弄歌手)
指挥:咱先练什么呀?
歌手:《我的太阳》。
指挥:噢,你的太阳。
歌手:《我的太阳》。
指挥:是你的太阳。
歌手:不是《你的太阳》,是《我的太阳》。
指挥:我没跟您抢啊,是您的太阳。
很显然,歌名《我的太阳》中的“我”是泛指,但指挥为了戏弄歌手,故意特指为歌手本人,以此来奚落、嘲弄这名所谓的歌手。
(二)语境因素
会话活动总是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在日常交际中,交流一旦开始,特定的交际语境也就形成了,交际双方置身于这一特定的交际语境中,对话语的推理认知想当然地要围绕这一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展开。有了这种共识,在日常交际中,交际者双方并不总是很直白、很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正意图,尤其是表示请求、反对、抱怨或拒绝等情况的时候,人们往往通过采用语用模糊策略,如间接言语行为等,拐弯抹角地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听话人会忽略语境的共知性,有选择地进行语境顺应,刻意曲解说话人的本意。如下例:
(4)老张到儿子公司找儿子,碰到正要开门的秘书,秘书不认识老张。
老张:这是张经理办公室吗?
秘书:是的,他不在。
(秘书开门进屋,老张跟着进去)
秘书:你怎么进来了?
老张:我就这么进来的呗!
(老张做了一个推门的动作,秘书无奈。)
秘书:找经理你得先去登记。
老张:我又不结婚,登什么记?
此例中,秘书根据交际语境的共知性,没有直接说“你不能进来”,老张心知肚明,却故意脱离语境,把“怎么(why)进来”理解成“如何(how)进来的”。同样,明知这样的语境中,“登记”肯定不会是结婚登记,老张却故意这样理解,就是为了避免再回到门岗处去登记。
三、言语交际中刻意曲解的实现方式
根据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语言具有商讨性。正因为语言具有商讨性,交际双方可以根据交际的需要,有意识地从可供选择的语言方式、语言策略当中选择一种来满足自己的交际需要,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指导下,语言选择可以发生在语音、语调、词汇、句式、篇章等等任何的语言层次,可以同时发生,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Verschueren,1999)。
日常交际中,听话人主要通过利用谐音,如例(1),也可以利用词汇的多义性选择有利于自己交际目的的意思来刻意曲解对方本意,如例(2)。除此以外,人们还经常采用拆分固定词语,如,将“对牛弹琴”分解成“对,牛弹琴”来曲解并还击对方;改换语序、故意转换话题重点、创造新词意、忽略交际语境等也是人们经常采用来实现刻意曲解的方式。来看下边的例子:
在小品《老拜年》中,赵本山本来是当地剧团的一名旦角演员,他很热爱这份职业。但不巧的是,剧团由于种种原因解散了,没有其他特长的他无所事事,而他的徒弟们却都干得红红火火。他媳妇想让他找徒弟谋个事做,他却拉不下脸。在媳妇的逼迫下,他硬着头皮来找大徒弟,但没有适合他的事做。赵本山又羞又怒恼。媳妇又拽着他来找二徒弟。
(5)徒弟:师傅,您这是从哪儿来呀。
赵本山:从“东土大唐”而来。 ( 小品《老拜年》)
二徒弟见到师傅,问“您这是从哪儿来呀?”这是中国人见面常用的寒暄语。由于难为情,赵本山不想告知徒弟实情,就借用《西游记》中的台词“从‘东土大唐’而来”来刻意曲解徒弟的问候。因为本身是演员,赵本山巧妙地利用这一点来忽略当时的交际语境,似乎还是在戏中。刻意曲解这一策略使得赵本山避免了告诉徒弟实话的尴尬。
四、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的交流目的激发并决定着人们的言语行为策略。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功能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语用学不仅强调交际目的,而且强调语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作用。根据顺应论,顺应性就是顺应人们的交际目的,从可供选择的语言范围中来选择一系列能够实现其目的的选项。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刻意曲解是说话人进行语言选择的结果,是为了实现其特定交流目的的。恰当使用刻意曲解,可以推进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制造幽默轻松的交流气氛;能够操控信息,避免尴尬和不利的局面。下面来看小品《警察与小偷》中的一个例子:
(6)警察:你给我听着,如果没有你们这帮人在社会上捣乱,我们工作能这么忙吗?就为了你们我是要天天加班。现在害得我们警察家属也不得清闲。
警察:本来我已经答应把所有时间都交给我媳妇,可没想到,又碰见你了。
小偷:大哥,我真不知道你有这么大的麻烦。我不给你添麻烦,你谈,我走。
在交际中,人们总会努力地使交流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是人的一种本能。人际交往中人们避重就轻,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交际言行,刻意曲解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正在行窃的小偷被正在休假的警察抓了个现行,而警察和妻子有约在先,无奈之下,只好将小偷暂时带往约会地点。被抓的小偷急于脱身,言语之中除了套近乎,更多的是给自己找机会溜走。因此,他刻意将警察所说的“烦心事”理解成“事情多,忙不开,没时间理你”,借此自己就可以开溜了。
总之,刻意曲解是一种“故意的误解”,是使用者在正确理解对方的前提下,有意利用某种条件来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的一种语用策略。
[参考文献]
[1] Tzanne, A. Talking at cross-purposes: the dynamics of miscommunication. Ame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0.
[2]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
[3]何自然,申智奇.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3).
[4]孙亚. 也谈刻意曲解[J]. 外语研究, 2005,(2).
[5]王建平.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K]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5)01-0111- 03
[作者简介]王玉晓(1978-),女,河南淇县人,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从顺应论的角度探析言语交际中的刻意曲解”(编号:2014-qn-550)。
[收稿日期]2014-12-16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