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长白岛民俗文化探析

2015-12-18 05:12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22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长白海岛习俗

张 洁 (浙江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22)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体,也是创造者和传承者。由于民俗文化的集体性,民俗培育了社会的一致性,在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世代相传、相沿成习。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人民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1]。文化本身就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软实力,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底蕴支撑。因此,民俗文化的探寻、保护、创新和发展十分重要。

海岛民俗文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陆地民俗文化,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人们以船为车、以海为田、以岛为家,克服了海岛自然环境条件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的海岛民俗文化[2]。海岛民众靠海吃海,其生产、生活方式也都具有浓厚的海洋特色,故而形成的海岛民俗文化也是具有独特的海洋特点、海岛特色和渔村风情。

探寻和研究海岛民俗文化有其重要性。海岛民俗文化是岛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丰富海岛民众的文化修养,加深人们对海岛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深化海岛的文化底蕴,实现海岛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还是转化为旅游文化资源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1 舟山长白岛概况

明朝汤和为巡视舟山,赴岱山,船过长白岛北部海面,望岛形狭长,山上光白无树,因以“长白”命名[3]。长白岛是个悬水小岛,陆地面积12.95 km2,东临秀山,西濒马目,南依小沙,北与岱山双合(两头洞)隔海相望,距离定海城区16.8 km,上海142.6 km,宁波74.1 km。乡政府驻地前岸沙地里,辖三龙、前湾、后岸3个社区,51个村民小组,至2012年底,户籍人口2 031户、5 085人;外来流动人口430人。长白岛、峙中岛2个住人岛屿和9个无人小岛组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唯一的海岛乡。

长白岛地理位置优越,港域宽阔,掩护条件好,适宜于建造大型船舶修造项目。海岸线总长22.25 km,其中集中在洞坑山咀、东山咀和后岸海域。同时,长白岛附近岛屿密集,航门水道交错,岛岸弯曲,也是得天独厚的天然避风良港,目前已有太平洋海洋工程、中电绿科船舶修造两大重点项目落户[4]。此外,由于风能资源丰富,华能风力发电项目也落户长白岛,一上岛就可以看到巨大的风车坐落在山头。

2 长白岛民俗文化状况

2.1 生产商贸习俗 海岛居民依山傍海,靠海吃海,生产方式主要可分为海上作业(海上捕捞、海上养殖等)、岸上作业(农耕农作、海塘养殖等)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滩涂、礁岩作业(贝类捡拾和养殖等)。

根据调研和走访了解到长白岛曾经和现存的生产商贸习俗有以下几项:碾谷,浸种孵秧子,捡拾长白泥螺、长白礁头米鱼,弶弹涂鱼(丈弹糊),钓子蟹、拖泥螺,夹(抲)蛤蜊、捏(摸)黄蛤、抲蛏子。

其中弶弹涂鱼(丈弹糊)由于滩涂被大面积围垦,已绝迹,其本身并不是深奥的技艺,只要能操纵泥盘,认识弹塗鱼洞的人皆可作业。钓子蟹、拖泥螺、夹(抲)蛤蜊、捏(摸)黄蛤、抲蛏子也几近绝迹。由此发现,环境的改变或新技艺的代替导致许多原始的渔业生产习俗不复存在。通过老一辈的描述来了解这些东西在很多时候并不能直观了解到真正的内容,虽然无力恢复这种生产习俗,但将其作为旅游的娱乐项目来流传也是具有传承意义的。

2.2 生活娱乐习俗 海岛居民除了生产商贸习俗,为了丰富单调而乏味的日常生活也创造了不少生活娱乐习俗,据了解长白岛岛民们的民间习俗是相当丰富的,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项: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长白戏曲,即长白木偶戏。解放前长白前岸村有个叫马孝元的村民向舟山人拜师学艺,专做木偶戏,现由长白大湾村民王银云传承,加入舟山木偶戏学会,代表长白乡参加市木偶戏汇演,其传承时间长达50余年。他在声腔与流派上,自成一派,带长白土腔,也有仿越剧,绍兴腔。到如今,逢年过节期间常有演出。

舟山的渔民画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令许多国内外专家和观众们折服。1988年1月,文化部命名舟山群岛定海、普陀、岱山、嵊泗4个县(区)为“全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长白岛很有特色的一项绘画就是船饰画,即用木工笔画好外廓草图,再用涂料填上颜料,最后用漆或涂料作修改。作船饰画代表着顺利、吉祥。这些作画者,并没有专业的绘画指导,一般都是凭个人兴趣和自己的创意来绘画,渔民们在渔船修造完成后会出点钱请画者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画以求万事顺利。就传承状况而言,这属于自学成才。不过在笔者看来,可以发掘一下岛民们或儿童的兴趣,从而传播船饰画。

2.3 人生礼俗 自古以来汉民族很重视人生礼俗,长白岛上的居民也不例外。长白岛讲究的人生礼俗有如下几项:订婚、迎亲,享牺,拜堂,坐月子,送终、移尸习俗,入殓。

其中婚礼习俗自20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被废除以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恢复,现在连坐轿子也已复出,也有用轿车代替轿子的。从前订婚要有媒婆介绍,男女双方父母同意之后才可以办订婚手续。女方将生辰八字写在大红纸上由媒婆交予男方排八字,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不能相冲,只有相配才可以定下亲事选日子过书。过书即男方请人写好书子并用大红纸包好在外面写上喜字,双方各一份,用来代替现在的结婚证。双方办过书老酒,请有重人情的亲戚和族里长辈吃,相互送上糕、糖、花生等礼品,然后才是用花轿去迎娶新娘。

2.4 民间信仰 主要有祭品等级讲究,请射猎,度关,走十庙、走十桥,谢年,抬井潭姑娘,招(乔)魂、超度、讴活灵,看风水,禁忌、忌讳。

其中的度关就是属于俗神信仰。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即观世音菩萨诞生日,人们有仗佛光解厄的习俗,请道、僧诵经念咒解灾消难,即为度关。度关又叫“解星宿”、“年龄关”,凡是当年轮到3、6、9岁的人群,都要在当年度关解厄。该习俗在舟山一带流传很广,早在3 000多年前,有张天师辟符镇妖一说。现在度关有时在寺庙进行,寺庙内住的是和尚,是佛教徒,与最初的道士不同,但是目前僧道混合,他们自己也道不明。

其实民间信仰是一种普化宗教,不能强行规划。人们总是“惟灵是信”、“有灵则行”,追求的是世俗物质满足与精神慰藉,关心的是能否实现愿望、吉祥如意、消灾避祸,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2.5 船上禁忌 从古自今,岛民都有诸多禁忌,尤其是农村。例如:①女人不能从船头上船,龙头是不能给女人跨过的。②船上禁忌说撞石岩,括海底,尸骨飘大洋,背带根毛竹,这些都是咒骂撑船人的坏话。③抲流网,在出网时,首先将洋桅放入海中,放下去时要说句吉利话:“洋桅老相公,给拉动一动上纲下纲并拢拉,得拉一网装二船”。④七男一女不能同坐船,意思是八仙过海时,海龙王要出来迎接,海上面会兴风作浪,船要被掀翻,会破财丧命,因此七男一女下海不吉利。⑤船檀造前面不能大小便,意思是龙头上不能沾污物。

船上禁忌不仅是舟山群岛存在,但凡是岛上或是海边渔村,甚至是早期的疍家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繁杂的船上禁忌。渔民要出海,他们的生命不知何时就会遭遇危险,那么他们无形中就很缺乏安全感,除了民间的神灵信仰以外,自然还有许多的禁忌。今天的人们可能会用迷信来评价这些行为,但是从古至今,这些东西已经成为大家约定俗成的信仰了,同时它也是有其历史性和存在意义的。

3 长白岛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大型船厂在长白岛落户,一方面拉动了岛上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使得长白岛被外界定义为工业化的岛屿。与大多数小岛一样,长白岛上的原住民现在很大一部分搬离到本岛及其他陆地城市居住,岛上有近1/3的居民是在船厂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一般来说,外来居民是不会接纳和传承本地区的民俗文化的,他们对自己故乡的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使得岛上的民俗文化陷入一种尴尬境地。

岛上的年轻人为寻求自身的发展,离开小岛踏上自己理想的城市,令民俗文化的传承失去了主体,而民俗文化的发展只有在民俗文化主体鲜活的现实生活中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这也是民俗文化成功发掘的因素之一[5]。很多现存的民俗文化传承人都是老年人,如果老人逝去往往就意味着这项文化也会随之逝去。

就长白岛民俗文化的现状本身而言,很多习俗都已经不复存在,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是高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导致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俗文化日渐减少,有的几乎灭绝,这也给探寻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工作敲响了警钟。哪些是确确实实随着时代的进步应该被淘汰的东西,哪些是无论如何都需要好好保护传承的东西,都是值得思考的。

2008年岛上专门成立了长白岛建设开发管理委员会,对长白岛制定总体建设、开发的短长期规划方案,时至今日已有明显的成效。但是就文化这一块的保护和开发还有所欠缺,长白岛的民俗文化也有舟山本岛以及其他周边小岛的共性,其特殊性不强,政府也没有针对其制定很好的旅游规划,以至于旅游业一直平平,难以吸引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好比说蚂蚁岛,有着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旧址,由此该岛开辟了一条“红色旅游”路线,也因此吸引了一部分游客。

4 长白岛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对长白岛现有的民俗文化进行系统性的分类和总结,一部分已经绝迹的民俗文化尽量用文字和图片来记录,尚还存在的民俗文化要进行宣传和保护。长白岛的政府部门和相关文化管理部门可以向上级提议建立民俗文化博物馆,不仅保存了名俗文化,也让岛上的居民对本岛的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归属感,同时还可以作为外界了解该岛的生产生活习俗的载体,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乡镇府或是民间社团主办并组织,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开展传统演出、民俗活动、民俗技艺和知识的交流等。不仅可以活跃岛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时光,也能使得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这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也是娱乐身心、解除陌生环境带来不安感的一种柔性方式。

有相当一部分传统民俗技能是需要传承人的,没有了传承人文化自然无法延续。因此可以对这些人的技能和作品进行展示和宣传,让人们去了解,让人们产生兴趣,也可以从中发掘一些自身资历突出或有特别爱好的人进行传授技艺,从而可以保证民俗文化得以传承,而不是面临绝迹。

可以让年轻人跟掌握生产技艺习俗的老人学习,了解生产技艺习俗,并学会用言语描述和动态化展现,从而可以在旅游项目中增添让游客体验原始渔业生产习俗的环节。相关旅游部门,不仅要打造走环岛风情线,还要让游客切实体验类似渔业生产习俗和出海捕鱼等文化项目,加深游客的游玩印象。

[1]范玉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2]张同宽.海岛民间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对策研究——以舟山群岛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1(4):19 -22.

[3]长白乡-搜狗百科[EB/OL].http://baike.sogou.com/v46815747.htm.

[4]走进浙江乡镇舟山站:海水养殖基地长白乡-走进浙江乡镇-浙江民营企业网区域发展[EB/OL].http://www.zj123.com/info/detaild239523.htm.

[5]韦杨波.还俗于民──论民俗文化发掘与民俗文化主体的参与[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11):107-109.

猜你喜欢
长白海岛习俗
长白老林
在海岛度假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长白松在辽西地区引种试验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