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禄
(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安徽 歙县 245200)
《明史·方技列传》在李时珍传后云:“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医术,治病多奇中。”[1]肯定了明朝徽州祁门人汪机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新安名族志》记载汪机“著有《本草会编》《伤寒类选》《素问钞》《脉诀刊误》《运气易览》《针灸问答》《外科理例》《痘治理辨》《推求师意》《石山医案》《朴墅宗谱》。”[2]汪机门人程鐈在《运气易览·跋》中说:“鐈以残喘,沐公生死肉骨之恩,因求卒业门下。悉观其所著《素问钞》《脉诀刊误》《外科理例》《针灸问答》《素问补注》《本草会编》《痘疹理辩》《石山医案》,皆已梓行于世矣。”[3]此跋作于“嘉靖癸巳菊日”,即嘉靖十二年(1533年),可知当时《本草会编》20卷已刊印。近年,王旭光、章丽华、钱超尘、钱高丽等学者对其著述进行研究,普遍认为,《读素问钞》《石山医案》等尚存[4],《本草会编》却已亡佚。幸运的是,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曾征引了《本草会编》的部分内容。由此对其爬梳、整理,有助于深化对《本草会编》的认识。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资料详实,分类合理,集中国古代汉族医药学之大成。特别是该著征引历代本草42部、医书360部、经史典籍591部,一定程度上间接保存了历代文献的部分内容。李时珍逐一说明并点评的42部本草中,明代9部,稍早于《本草纲目》者即汪机的《本草会编》和同为祁门人的陈嘉谟的《本草蒙筌》。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明确以“机曰”的标注形式说明引文来源的有71处。按其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分部的顺序,分布状况为:石部 2 条:石中黄子[5]269,卤碱[5]289。
草部 35 条:黄 耆·根[5]317,人 参·根[5]320,荠苨[5]324,赤 箭、天 麻[5]333,术[5]335,淫羊藿[5]344,仙茅[5]345,白头翁[5]350,茈胡[5]360,独活[5]363,贝母[5]370,水 仙[5]372,当 归·根[5]382,木 香[5]392,肉 豆 蔻 ·实[5]402,瑞 香[5]411,假 苏[5]419,薄 荷[5]421,苏·茎叶[5]424,葵· 冬葵子[5]480,鼠曲草[5]487,女青[5]496,虎杖[5]506,侧 子[5]541,乌 头·射 罔[5]542,蒟 蒻[5]548,半夏[5]549,射 干[5]554,五 味 子[5]568,蓬 蘽[5]569,悬 钩子[5]571,蛇 莓[5]571,木 鳖 子·仁[5]573,土 茯 苓 ·根[5]594,通脱木[5]604。
谷 部1条:酒·米酒[5]706。
菜 部 7 条:菘[5]726,芜 菁[5]729,莱 菔[5]731,茼蒿[5]736,苋·菜[5]748,草石蚕[5]762,苦瓠[5]767。
果 部 3 条:马 槟 榔·核 仁[5]837,茗·叶[5]850,乌芋·根[5]866。
木 部 9 条:阿 魏[5]898,檗 木[5]899,梓[5]908,皂荚[5]918,皂 荚·子[5]920,水 杨[5]927,五 加[5]959,溲疏[5]963,竹·淡竹沥[5]984。
虫 部 1 条:虫白蜡[5]1009。
鳞 部 2 条:龙[5]1065,龙·龙涎[5]1066。
介部1条:蛤蜊[5]1128-1129。
禽 部 1 条:鸡·鸡白蠹肥脂[5]1158。
兽 部 8 条:豕·胆[5]1193,豕·肤[5]1193,豕·燖猪汤[5]1195,羊·羊肉[5]1199,羊· 羊石子[5]1203,酥[5]1221,醍醐[5]1222,虎·虎骨[5]1230。
人部1条:人屎[5]1280。
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历代诸家本草》中,开列了其征引的典籍,其中收有汪机《本草会编》[5]7。故能肯定的是,注有“机曰”之处即引自汪机的《本草会编》。
对于《本草会编》的体例,李时珍曾说:“嘉靖中,祁门医士汪机……惩王氏《本草集要》不收草木形状,乃削去本草上、中、下三品,以类相从,菜谷通为草部,果品通为木部,并诸家序例,共二十卷”[5]7。可知,《本草会编》20卷除序例外,主体部分也按药物性状分类。鉴于我国古代本草类药书编撰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到唐政府主持修订《唐本草》时,除新创描绘药物形态的《药图》和对其说明的《图经》外,其《本草》部分按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等进行分类,可以推测:《本草会编》体例与《唐本草》等区别不大。且从《本草纲目》征引《本草会编》内容看,涉及药物的性味、产地、采制、作用和主治,这也与其他《本草》类典籍的编撰形式相近。
《本草纲目》条目清晰,格式如一,措辞谨严,表述流畅,说明李时珍在引用前人成果时,不但注明作者及出处,而且对引用部分非原文照搬,而是确保原意,适当删节,润色文字。因此,从《本草纲目》中辑出的《本草会编》71条,未必是汪机《本草会编》相应文字原貌。但借助《本草纲目》的征引,发现《本草会编》有以下几类内容。
2.1 纠错 对于前代医籍或民间医者的一些失误,汪机给予纠正。有的纠药名之错。如石中黄子条:“[机曰]石中干者及细末者,当名余粮,不当名石中黄。”[5]269薄荷条:“[机曰]小儿方多用金钱薄荷,谓其叶小颇圆如钱也,书作金银误矣。”[5]421
有的纠药物形态描述之错。如蓬蘽条:“[机曰]蓬蘽,徽人谓之寒莓。沿堑作丛蔓生,茎小叶密多刺。其实四、五十颗作一朵,一朵大如盏面,霜后始红。苏颂《图经》以此注覆盆,误矣。江南覆盆,亦四五月熟,何尝差晚耶?覆盆茎粗叶疏,结实大而疏散;不似寒莓,茎细叶密,结实小而成朵。一则夏熟,一则秋熟。岂得同哉?”[5]569又如荠苨条。
有的是对采集时间的纠正。如葵·冬葵子条,针对《名医别录》的“十二月采之”,汪机认为“子乃春生,不应十二月可采也”[5]480。
有的纠药效描述之错。如淫羊藿条,针对《名医别录》“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丈夫久服,令人无子”的说法,汪机认为“无子字误,当作有子”[5]344。汪机的一些纠错认识,来源于亲自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如苋·菜条,张鼎有“苋动气,令人烦闷,冷中损腹。不可与鳖同食,生鳖症。又取鳖肉如豆大,以苋菜封裹置土坑内,以土盖之,一宿尽变成小鳖也”的说法,汪机明确表示:“此说屡试不验”[5]748。
2.2 解释 或解释药物之名。简者直接明了,如卤碱条:“[机曰]卤碱,即卤水也。”[5]289芜菁条:“[机曰]叶是蔓菁,根是芦菔。”[5]729皂荚条也相类。繁者说明原因,如赤箭、天麻条:“[机曰]赤箭、天麻一物也,经分为二,以根与苗主治不同也。产不同地者,各有所宜也”[5]333。鸡·鸡白蠹肥脂条:“[机曰]此《本经》文,列于黑雌鸡条下,似指雌鸡之肥脂,如蠹虫之肥白,因其似而名之也。”[5]1158蛤蜊条同。
或解释药效。如侧子条:“[机曰]乌头乃原生之脑,得母之气,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侧子散生旁侧,体无定在,其气轻扬,宜其发散四肢,充达皮毛,为治风之药。天雄长而尖,其气亲上,宜其补上焦之阳虚。木鳖子则余气所结,其形摧残,宜其不入汤服,令人丧目也。”[5]541或对药效机制作了揣度,如虎·虎骨条:“[机曰]虎之强悍,皆赖于胫,虽死而胫犹矻立不仆,故治脚胫无力用之”[5]1230。又如茗·叶条:“[机曰]头目不清,热熏上也。以苦泄其热,则上清矣。且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利头目,盖本诸此。”[5]850其他如仙茅、醍醐、酥、乌头·射罔、术、黄耆·根、阿魏诸条亦类此。当然,有些条目的解释是难以经受现代科学检验的。如乌芋·根条,汪机认为,其能“疗五种膈气,消宿食”,与“乌芋善毁铜”有关。若“合铜钱嚼之,则钱化,可见其为消坚削积之物。故能化五种膈疾,而消宿食。”[5]866
或说明合理的采制程序。如水仙条:“[机曰]水仙花叶似蒜,其花香甚清。九月初栽于肥壤,则花茂盛,瘦地则无花。五月初收根,以童尿浸一宿,晒干,悬火暖处。若不移宿根更旺。”[5]372又如虫白蜡条:“[机曰]虫白蜡与蜜蜡之白者不同,乃小虫所作也。其虫食冬青树汁,久而化为白脂,粘敷树枝。人谓虫屎着树而然,非也。至秋刮取,以水煮熔,滤置冷水中,则凝聚成块矣。碎之,纹理如白石膏而莹彻。人以和油浇烛,大胜蜜蜡也。”[5]1009
也有为药物形态之说明。如射干条:“[机曰]按诸注则射干非一种,有花白者,花黄者,花紫者,花红者。丹溪独取紫花者,必曾试有验也。”[5]554又如菘条:“[机曰]蔓菁、菘菜恐是一种。但在南土,叶高而大者为菘,秋冬有之;在北土,叶短而小者为蔓菁,春夏有之。”[5]726另悬钩子、蛇莓亦类此。有的汪机也试图解释其原因,如五加条:“[机曰]生南地者类草,故小;生北地者类木,故大”[5]959。
汪机还注意记录徽州本地药物,如鼠曲草条:“[机曰]佛耳草,徽人谓之黄蒿。二三月苗长尺许,叶似马齿苋而细,有微白毛,花黄。土人采茎叶和米粉,捣作粑果食”[5]487。草石蚕条:“[机曰]草石蚕徽州甚多,土人呼为地蚕。肥白而促节,大如三眠蚕。生下湿地及沙碛间。秋时耕犁,遍地皆是。收取以醋淹作菹食。冬月亦掘取之。”[5]762这些都丰富了徽州的植物史料。
2.3 心得 长期的业医实践,无论医、药,汪机都积累了丰富的心得,这在《本草会编》中得到充分体现。很多是关于药性之心得。如贝母条:“[机曰]俗以半夏有毒,多以贝母代之。夫贝母乃太阴肺经之药,半夏乃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之药,何可以代?若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诸郁之证,半夏乃禁忌,皆贝母为向导,犹可代也;至于脾胃湿热,涎化为痰,久则生火,痰火上攻,昏愦僵仆蹇涩诸证,生死旦夕,亦岂贝母可代乎?”[5]370又如五味子条:“[机曰]五味治喘嗽,须分南北。生津止渴,润肺补肾,劳嗽,宜用北者;风寒在肺,宜用南者。”[5]568相似的还有茈胡、木香、肉豆蔻·实、通脱木、莱菔、羊·羊肉、龙·龙涎、皂荚·子、檗木、当归·根诸条。
也有是结合病例加以说明。如土茯苓·根条:“[机曰]近有好淫之人,多病杨梅毒疮,药用轻粉,愈而复发,久则肢体拘挛,变为痈漏,延绵岁月,竟致废笃。惟锉土萆薢三两,或加皂荚、牵牛各一钱,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服,不数剂,多瘥。盖此疾始由毒气干于阳明而发,加以轻粉燥烈,久而水衰,肝挟相火来凌脾土。土属湿,主肌肉,湿热郁蓄于肌腠,故发为痈肿,甚则拘挛。《内经》所谓湿气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土萆薢甘淡而平,能去脾湿,湿去则营卫从而筋脉柔,肌肉实而拘挛痈漏愈矣。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湿未郁也。此药长于去湿,不能去热,病久则热衰气耗而湿郁为多故也。”[5]594瑞香、马槟榔·核仁、豕·燖猪汤各条也都举例说明。
还有少数则与如何制取有关。如竹·淡竹沥条:“[机曰]将竹截作二尺长,劈开。以砖两片对立,架竹于上。以火炙出其沥,以盘承取。”[5]984又如人屎条:“[机曰]用棕皮绵纸上铺黄土,浇粪汁淋土上,滤取清汁,入新瓮内,碗覆定,埋土中一年取出,清若泉水,全无秽气,年久者弥佳,比竹筒渗法更妙。”[5]1280这样详细的制取过程之介绍,估计与汪机亲自实践有一定关系。
2.4 评议 对前代医籍所载或民间所传之不同见解,汪机或有自己的看法。或为药物名实之辨。如女青条:“[机曰]萝摩以子言,女青以根言,蛇衔以苗言,三者气味功用大有不同。诸注因其同名雀瓢,而疑为一物,又因其各出州郡,而复疑为二物。本草明言女青是蛇衔根,岂可以根苗异地而致疑?如靡芜、芎藭所产不同,亦将分为二物乎?如赤箭、徐长卿同名鬼督邮,亦将合为一物耶?”[5]496又如豕·肤条:“[机曰]猪肤,王好古以为猪皮,吴绶以为燖猪时刮下黑肤,二说不同。今考《礼运疏》云:革,肤内厚皮也;肤,革外厚皮也。则吴说为是(浅肤之义)。”[5]1193对于溲疏、梓、龙,汪机也有己见。
或为针对药物形态之看法。如白头翁条:“[机曰]寇宗奭以苏恭为是,苏颂以陶说为是。大抵此物用根,命名取象,当准苏颂《图经》,而恭说恐别是一物也。”[5]350又如水杨条:“[机曰]苏恭说水杨叶圆阔,崔豹说蒲杨似青杨,青杨叶长似不相类。”[5]927有的探讨了药物性状变化原因,如苦瓠条:“[机曰]瓠壶有原种是甘,忽变为苦者。俗谓以鸡粪壅之,或牛马踏践则变为苦。陶说亦有所见,未可尽非也”[5]767。
针对药性之评论也有数条。如人参·根条:“[机曰]节斋王纶之说,本于海藏王好古,但纶又过于骄激。丹溪言虚火可补,须用参、芪。又云阴虚潮热,喘嗽吐血,盗汗等证,四物加人参、黄柏、知母。又云好色之人,肺肾受伤,咳嗽不愈,琼玉膏主之。又云肺肾虚极者,独参膏主之。是知阴虚劳瘵之证,未尝不用人参也。节斋,私淑丹溪者也,而乃相反如此。斯言一出,印定后人眼目。凡遇前证,不问病之宜用不宜,辄举以借口。致使良工掣肘,惟求免夫病家之怨。病家亦以此说横之胸中,甘受苦寒,虽至上呕下泄,去死不远,亦不悟也。古今治劳莫过于葛可久,其独参汤、保真汤,何尝废人参而不用耶?节斋之说,诚未之深思也。”[5]320另,苏·茎叶、半夏两条也属此类。
对于前代医籍编撰中个别疏漏,汪机也直言不讳。如茼蒿条,其批评《本草》“不著形状,后人莫识”[5]736。
2.5 摘引 汪机从前人医籍和其他文献中引用文字或事例。如蒟蒻条:“[机曰]按《三元延寿书》云:有人患瘵,百物不忌,见邻家修蒟蒻,求食之美,遂多食而瘵愈。又有病腮痈者数人,多食之,亦皆愈。”[5]548羊·羊石子条[5]120也有引自《三元延寿书》之内容。木鳖子·仁条部分内容则引自刘绩的《霏雪录》:“木鳖子有毒,不可食。昔蓟门有人生二子,恣食成痞。其父得一方,以木鳖子煮猪肉食之。其幼子当夜、长子明日死。友人马文诚方书亦载此方。因著此为戒。”[5]573酒·米酒、豕·胆两条虽未说明文献来源,但从“朱奉议(朱肱)治伤寒”“扁鹊云”“昔有客访周顗”等历史事件看,其内容必依据相关历史文献。此外,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三国陆玑《诗疏》、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南宋罗愿《尔雅翼》,都有汪机征引的内容。
2.6 置疑 有些药物性状,汪机也难以把握,遂取存疑之处理方式。如虎杖条,汪机对于“诸注或云似荭、似杏、似寒菊,各不相侔”的纷乱记载,难以判定,遂提出“岂所产有不同耶”[5]506的假设。又如独活条,其首先引用《本经》:独活一名羌活,本非二物,后人见其形色气味不同,故为异论。接着,其议论道:“然物多不齐,一种之中自有不同。仲景治少阴所用独活,必紧实者;东垣治太阳所用羌活,必轻虚者。正如黄芩取枯飘者名片芩,治太阴;条实者名子芩,治阳明之义同也。”最后,其提出“古方但用独活无羌活,今方俱用,不知病宜两用耶?抑未之考耶?”[5]363的困惑。这些,都反映了汪机治学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当然,有20卷之巨的《本草会编》,全书内容必定浩繁。以上所见,仅是冰山一角。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多种医籍都有直率的点评。对于《本草会编》,其认为整体上“其书撮约,似乎简便而混同,反难检阅,冠之以荠,识陋可知,掩去诸家,更觉零碎,臆度疑似,殊无实见,仅有数条目自得可取尔。”[5]7同样,针对具体条目的批评也有一些。如其认为《本草会编》说假苏即白苏错误[5]419;汪机评论李当之、马志、苏颂关于溲疏、枸杞之别,李时珍却说:“汪机所断似矣,而自亦不能的指为何物也”[5]963。汪机认为“蔓菁、菘菜恐是一种。但在南土,叶高而大者为菘,秋冬有之;在北土,叶短而小者为蔓菁,春夏有之。”李时珍毫不留情地批评:“苏颂漫为两可之言,汪机妄起臆断之辨,俱属谬误,今悉正之。”[5]726汪机说“丹溪有言,蛤粉即是海石,寇氏以海石注蛤粉,则二物可通用矣。”李时珍驳道:“海石乃海中浮石也,详见石部。汪氏诬引朱、寇之说为证,陈嘉谟《本草》又引为据。今考二公本书,并无前说,今正其误。”[5]1129特别当汪机说茼蒿“《本草》不著形状,后人莫识”,李时珍先介绍茼蒿性状:“八、九月下种,冬春采食肥茎。花、叶微似白蒿,其味辛甘,作蒿气。四月起苔,高二尺余。开深黄色花,状如单瓣菊花。一花结子近百成球,如地菘及苦荬子,最易繁茂。”又梳理文献依据:“此菜自古已有,孙思邈载在《千金方》菜类,至宋《嘉祐》中始补入本草,今人常食者。”进而对汪机不满:“汪机乃不能识,辄敢擅自修纂,诚可笑慨。”[5]736总之,虽然李时珍对汪机《本草会编》的有些批评毫不客气,但同样对其较多的征引,则是对该医籍的肯定。
[1]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7653.
[2]明·戴廷明,程尚宽.新安名族志[M].合肥:黄山书社,2004:235.
[3]高尔鑫.石山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88.
[4]钱高丽.汪机及其著述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43-44.
[5]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