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医药人才存量与需求状况调查暨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2015-12-18 07:59王鹏,彭代银,王键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安徽省教学改革

·教学研究·

安徽省中医药人才存量与需求状况调查暨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王鹏,彭代银,王键,储全根,许钒,颜贵明,尹刚,蔡荣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230012)

[摘要]安徽省中医药人才存量状况与市场需求的分层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全省中医药专业人力资源现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传统型中医药人才需求旺盛;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才服务能力低下且缺口巨大;三是中医药人才总体素质参差不齐,高层次人才资源不足,经验丰富的名中医日渐减少。今后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应强化基于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以“医教协同”为主体的临床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探索面向基层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自主招生改革。

[关键词]安徽省;中医药人才;调查研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DOI]10.3969/j.issn.2095-7246.2015.05.027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zdjy102,2014zdjy069)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zdjy102,2014zdjy069)

作者简介:王鹏(1972-),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5-06-24;编辑:张倩)

中医教育是中医事业传承发展的基础,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连接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中间体,其招生、培养、就业是个一体化过程。在国家深化医改和大力发展健康产业的大背景下,为全面提升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提升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在安徽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安徽中医药大学组成由学校分管校长带队的专题课题组,通过全面分析全省中医专业人力资源现状,预测全省中医药人才市场需求趋势,探索培养中医药人才关键问题,提出具体对策措施并纳入教学改革环节,以期为优化传统中医药人才招生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数据分析法调用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全省卫生统计公报数据和安徽省“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数据,结合安徽中医药大学近3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截至2014年底的安徽省所有县级及以上医疗服务机构的中医从业人员总体状况和今后5年内安徽省中医药人才市场需求总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

1.2抽样调查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和地理分布等因素,抽取合肥市蜀山区(省会城市县域行政区划样本)、黄山市徽州区(地级城市县域行政区划样本)、亳州市蒙城县(一般县域行政区划样本)3个地区,以医疗卫生行业机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康复保健行业机构为对象,对中医药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实地调查,通过综合分析调查结果,掌握安徽省近5年所需的中医药人才类型及数量,预测研判中医药人才市场需求趋势。

通信作者:彭代银,pengdy@ahtcm.edu.cn

合肥市蜀山区:现有省级医院4个、地市级医院1个、县区级医院3个、民营医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乡镇卫生院3个、门诊部3个、个体诊所18个、村卫生室30个。黄山市徽州区:现有县区级医院1个、计划生育及预防保健中心1个、民营医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乡镇卫生院7个、门诊部2个、个体诊所7个、村卫生室96个。亳州市蒙城县:现有县区级医院2个、卫生防疫站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15个、个体诊所9个、村卫生室105个。

抽样调查数据计算依据如下:省会城市总体数据=样本区划调研数据×6(合肥市市辖区数);地级城市总体数据=样本区划调研数据×39(15个地级市市辖区数);一般县域总体数据=样本县域调研数据×62(安徽省县域行政区划数)。全省总体数据=省会城市总体数据+地级城市总体数据+一般县域总体数据。

2 研究结果

2.1中医从业人员基本状况调查显示,全省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中医药人才队伍初具规模,为促进人民群众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全省共有中医医院92所(其中县级中医医院69所)、中西医结合医院14所。中医医院中,三级甲等5所、二级甲等33所、二级乙等20所、一级甲等1所、一级乙等1所。90%以上的公立综合性医院和1 09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6 155个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截至2014年底,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医疗机构在编人员总数为30 473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在编人员总数为1 763人,合计32 236人,其中医疗服务人员30 345人。全省医疗服务人员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7 479人,占全省执业医师的9.8%;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8 092人,占全省执业(助理)医师的8.2%。中医类别医师大专以上学历者占45.36%,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8.38%;中级以上职称者占41.30%。

2.2中医药人才需求状况根据调研结果,安徽省各级医院未来五年中医药人员需求总量为4 736人。学历要求方面,本科最多,为2 258人,占47.68%;硕士其次,为1 635人,占34.52%;大专454人,占9.59%;博士和中专最少,分别为197人(占4.16%)和192人(占4.05%)。专业需求方面,中医专业2 659人,占56.14%;中药专业647人,占13.66%;中医护理专业1 053人,占22.23%;其他中医药专业377人,占7.96%。

安徽省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来5年中医药人员需求总量为17 441人。学历要求方面,本科最多,为12 178人,占69.82%;大专其次,为3 621人,占20.76%;中专和硕士需求较少,分别为1 104人(占6.33%)和538人(占3.08%),未提出博士需求。专业需求方面,中医专业13 592人,占77.93%;中药专业2 986人,占17.12%;中医护理专业675人,占3.87%,其他中医药专业188人,占1.08%。

3 存在问题

3.1传统型中医药人才需求旺盛本次调研过程中发现,用人单位对中医从业人员的要求有所转变,即从要求中西医知识兼顾,开始向具有牢固的中医从业观念,以中医药业务为主的转变。多数医院负责人指出,中医特色是树立医院品牌的基础,也是占据市场、参与竞争的法宝。在当前名中医太少、经验较为丰富的中医师更是屈指可数、医院品牌效应难以凸现、中医药作用难以体现、人才梯队难以形成的局面下,医院需要的并不是所谓的“中西医结合”人员,而是能够从事传统中医医疗工作并富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

3.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才缺口巨大近年来,安徽省正从完善基层中医药三级服务网络、强化人才培养和适宜技术推广、落实中医药扶持政策等方面,促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基本目标是,到2015年底,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5%以上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0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1名以上中医执业医师,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85%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

按照如上规划目标,满足安徽省基层中医药服务机构人员配备需要21 872名中医类别医师,此次调研形成的预测数据为17 441人。而目前安徽省全部中医类别执业(含助理)医师总数仅为15 571人,且绝大多数在92所县级及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工作。因此,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特别是近5年内,安徽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才缺口巨大。

3.3中医药人才总体素质参差不齐当前,安徽省中医药从业人员总体学历偏低,以大专、中专学历为主。职称结构也不够合理,以中级、初级职称为主。全省公立中医医院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以本科和大专学历为主,博士、硕士学历仅占10.38%,中专及以下学历占23.26%;中医药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比例约为1∶2∶1.5。中医药人才队伍职称和学历结构有待优化,合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型人才梯队远未形成。

3.4现有基层中医药人才服务能力低下基层中医药人才不足已成为制约基层中医药发展的瓶颈。全省平均每所县区级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仅为33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分别占执业(助理)医师的17.21%和16.38%,平均每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服务人员不足2人,平均每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服务人员不足1人。近半数的乡村医生不能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人才以中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学历、职称结构普遍较低。

3.5高层次人才资源不足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最坚实基础和最重要资源,但当前全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缺乏一批能引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高层次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在临床上具有卓著疗效、在学术上有造诣的中医药专家、名老中医、国医大师等更是凤毛麟角,严重制约了全省中医药事业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3.6经验丰富的名中医日渐减少名医是医院的品牌和文化,也是占据市场、参与竞争的法宝。但目前县(市、区)中医医院名中医数量较少,经验较为丰富的中医师更是屈指可数,医院品牌效应难以凸现,中医药作用难以体现,人才难以形成梯队。

4 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根据此次调研,课题组初步掌握了安徽省人才市场对中医药人才的类型与规格的基本需求,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研讨和解决的问题,包括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等问题,尤其是要注重培养具有扎实中医药理论知识和良好创新能力、较高临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此,现针对安徽中医药大学今后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4.1强化基于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彰显中医药在医疗、养生、保健、康复、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持续深化改革,紧密围绕健康服务业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格局,实施学科、专业建设和改革,办出特色和水平,着力培养符合健康服务业需求的中医药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为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数量支持[1]。

4.2深化以“医教协同”为主体的临床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以“医教协同、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遵循医学教育规律,适应中医药行业特点,健全学校和附属医院对医学人才培养的长效协同机制,着力深化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强化对临床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同时,根据医学教育应为精英教育的要求,积极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实施“5+3”一体化招生培养,以吸引优质生源,全面提高临床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为安徽省卫生事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4.3探索面向基层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农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要求,开展基层中医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深化农村定向免费本科中医学教育改革,探索实践“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加强中医药学生服务基层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增强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社区的自觉性、坚定性。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要求,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强化实施早临床、多临床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习、实践,提高中医药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的诊疗能力,以及应用中药能力,培养更多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中医药全科人才。

4.4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强化通识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着力完善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认真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关系基础上,以培养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宽广的现代科技、基础知识与创新思维为原则,改革完善安徽中医药大学通专并重、文理兼融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夯实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使其具备德术并重、基础宽厚扎实、学术传承能力和创业发展能力强的良好素质。

4.5积极推进自主招生改革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从有利于科学选拔中医药人才角度出发,深化高等中医药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加强宏观调控、健全体制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安徽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试点改革,以突出“中医药人才特色”的方式进行自主选拔测试,使更多适合和热爱中医药事业的优秀人才苗子及时得到发掘和培养,进一步提升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纯度和精度[2],为安徽省乃至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储全根.人才培养须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需求[N].中国中医药报,2015-03-06(3).

[2]王鹏,彭代银,王键,等.以传承创新新安医学为目标,构建基于自主招生的院校+师承教育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12):1125-1128.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安徽省教学改革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