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把话语权归还学生

2015-12-17 11:34杨梅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茅屋话语权秋风

杨梅

[摘要]中学语文课堂应该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话语权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18

初中语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自己讲课,不顾学生现场的表现,机械执行既定的教学计划,为了追求教学过程的顺利,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机会和学习的空间。

一、学生参与教学才能有话语权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课文分析时。如果教师不抓住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堂教学中还是老师掌握话语权,那就不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一:有一位教师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先从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写作时的心情开始,用了半堂课的时间滔滔不绝地介绍作品的背景内容。从介绍来看,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收集课文的资料,讲得生动、丰富,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可在课后访问学生时,问到作者在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没有一个学生能说出来。

案例二:有一位教师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第二课时分析课文时,并不是自己去直接讲解,而是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南村顽皮群童的顽皮。二是课文中怎样描写秋天凄凉的景色和情景的呢?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三是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胸怀,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问题提出后,学生自己自主阅读课文,并和同桌的同学展开了讨论。

生1:作者是很有爱心的诗人,他自己屋子的稻草被风刮走了,那些顽皮的孩子还把稻草抱跑了。作者还用开玩笑的形式,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顽皮儿童的爱心。

生2:作者在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首先是突出描写了秋天的凄凉,来为吹破茅屋做准备。八月秋高风怒嚎,写出秋天的凄凉和诗人穷困潦倒的情景。

生3:诗人不只是为哀惋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长夜沾湿而写这首诗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伟大的胸怀。

从课堂结果来看,后者并没有讲得很多,而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口若悬河,却剥夺了学生的发言权。在学生默然的时候,我们教师却正得意洋洋,终于有了发挥的机会。一天到晚美其名曰:“以学生为主体。”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不去启发引导,而要学生也一遍一遍地读诗,没有教师引导的盲目的朗读,能否读出真正的诗味,还得打个问号。有的教师自己概括出各段内容后,没有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理解,没有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估计也不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教师不顾学生的想法,滔滔不绝地讲解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出现这种情形,作为教师为什么不去引领?是教学机智存在问题?还是没有做到“心中有人”?在学生沉默的时候,请适当缄口。适度的沉默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一部分。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话语的沉默,我们就应最大限度地去尊重。

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课堂话语权

我们所说的“课堂话语权”,并不是说让学生去当老师,去上课,让学生没有目的和秩序地乱说,而是以学生为中心 ,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教学过程。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课堂必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千万不能以我为本,否则,费了辛苦,收效甚微。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总结教学中。按照习惯,应该是由教师去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通过教师的总结去提炼课文的意境,根据诗人的写作背景去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总结的基础上概括课文大意。但在教学中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

案例三:

师:我们用了三节课分析了课文的内容,我们可以理解了诗人的期盼,表达了诗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的理想。现在同学们把课文再阅读一遍。根据课文的内容改写成一篇短文,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学生阅读课文,开始改写课文。从教学过程的安排和课的结构来看,几乎无可挑剔。但整个课堂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没有发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看,几乎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诗言志,诗传情。读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是通过诗去传达的,而学生对诗的理解是靠学生的体验性的学习和感悟去领会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和体验,学生就不会有情感的产生。只有让学生去说,去想,去体验和感悟,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案例四: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总结教学中,教师不是自己代替学生总结,而是通过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围绕秋风,吹破 ,自叹息,冷似铁,雨脚如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诗句去讨论和理解,去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诗的意境,通过师生互动和合作探究,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了如何传情。学生在诵读中,领悟到杜甫这位伟大诗人宁愿“吾庐独破”,“受冻至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触摸到诗人那舍己为人、心忧天下的炽热情怀,真正受到了熏陶,品尝到了读诗的愉悦,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了体现。

新课程要求教学中要建构平等的师生互动和合作交流,教学中要确立学生是课堂教学中心的地位,就要打破教师的课堂语言霸权。让学生去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我学习和探究中去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并学会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知识可以传授,感受必须体悟。在我国,过去称老师为教书先生。今天看来,正是对“教书”的过度强调而造成了教师的“学生”立场的丧失。语文这样的母语学科,如果只教书,那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教的书,就是不教,学生也未必不懂;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总认为甚至坚信,学生是一无所知的,我不讲,他怎么能会?我不讲,要我干什么?于是所有课文一讲到底。试想,如果我们把每篇课文都当成学生不懂的来教,课堂里还会有“学”发生吗?

再回到题目:课堂的话语权究竟该属于谁?我们这时可以毫无犹豫地大声回答:话语权是学生神圣的天赋之权。那么该如何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我认为课堂上要少一点预设,多一些生成。适当的预设有助于宏观地把握全局,但是教师要保留美丽的生成空间。在新课标理念下,要建构生态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还是确立学生的课堂中心的地位,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教学中还是以“非指示性教学”或“非预示性教学”为佳,少一点主观,多一点商量,才能更有利于课堂的生成。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向他打开他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在这个领域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多一些话题,而不是问一些“问题”。恰当的时候,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的问题出了“问题”。

教师要少一点“说”,多一些“听”,哪怕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得多么的荒谬,如何的离题。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能说、敢说、会说,赋予每一个学生课堂话语权,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说出水平。说出智慧,才能在未来世界里真正掌握话语、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民族未来的命运。“人,是有思想的芦苇。”允许孩子“百家争鸣”,组织孩子“唇枪舌战”,鼓励孩子“童言无忌”,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做到的。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尊重话语权,不漠视沉默权。沉默也是学生生活尊严的一部分。一些生命哲思需要沉默来蓄势,来酝酿。

只有尊重学生的话语权,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也真正成为教师演绎风采的舞台。

[参考文献]

[1]谢德新,邵琪.保罗·弗莱雷论对话式教学的条件[J].教学与管理,2011(33).

[2]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茅屋话语权秋风
天堂是所茅屋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茅屋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偶拾
秋风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秋风吹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