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会议中的一次偶然
2007年,我在江苏沛县沛城镇中心校当语文教研员,走上课改之路似乎纯属偶然。
那年9月,一次校干部会议上,中心校校长在安排工作。开始都是学期初对学校工作的常规要求,与我的工作关系不大,我悠闲地神游着。讲着讲着,领导激动了,站起身,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起了图。我定睛一看,画的是学生座位图,先是秧田式,再是小组围坐式。我明白了,他是希望各学校校长大胆改革,创新发展。他边画边说,情绪激动。校长们因为他过于激动的情绪,笑了。以前类似的要求提了不下N次,可是各学校的课堂依然“涛声依旧”。
看着情绪激动的领导,我心中一动:何不带大家做点事情?
其实,做点事情的想法早就有了。因为一直看不惯粗放无序的教师管理方式,看不惯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早已厌倦了整天组织出卷、监考、阅卷,最后排名次这种无聊的工作。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沉甸甸地压在我心头,失神迷茫的眼神时时刺痛我的神经。尽自己所能,为变革教育现状做点事情,是一直萦绕在我脑际挥之不去的念头。
那天的会议上,领导说起课改的激动情绪,校长们不由自主发出的笑声,与我一直就有的这个念头瞬间链接起来了。拿起笔,我开始在笔记本上描绘起了我的改革设想,会议接下来讲了什么内容,我全然没听进去。会议结束时,我已经拟好了初步的课改设想,并向领导做了汇报。
就这样,我和我的团队走上了漫漫课改路。
起锚:小班化教育实验,拉开课程改革大幕
2007年9月,沛城镇中心校组建课程改革课题组,由我主抓课程改革,带领孔庄、石河、邓元、蒋庄四所小学参加了徐州市教育局基教处的“小班化”课改实验。
自从分管课改工作后,焦虑和压力如影随形,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四所学校相距较远,三所在县城的外环路附近,一所在农村,交通不便。没车可乘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电动车跑来跑去。课改之初,阻力巨大,如何调动学校和教师的课改热情?课改往哪里走?如何走?一切都是未知数。怎么办?只有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课改先进学习。地处偏僻的农村,没有书籍可读,同事教会了我上网购书,当当网和卓越网我每周必上,先后在网上买了两大书柜书籍,写下了1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几百篇反思文章。同时,还经常在网上搜索国内外将小班化教育实验开展得有声有色的学校,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借鉴他们的做法。
我制定了明确的课改目标和具体细致的行动计划,建议领导出台了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着手对实验教师进行“小班化”教育理念的培训。教师们课务繁重,集中学习要耽误半天的工作,非常不便。除了非常必要的公开课教学活动外,我充分利用网络,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建立了课题QQ群,每两周围绕一个问题开展课题沙龙活动,教师们分享彼此的经验,提出困惑,展开热烈讨论。利用网络下发学习资料,教师先自主学习,上传心得体会,交流分享。我还建了一个课题管理博客,利用博客对课题研究进展进行实时动态管理。
当时,四所实验学校的基础设施差距很大,只有孔庄一所学校的部分教室有多媒体设备,其他学校都是全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而且使用率也不高,老师们上课基本上还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条件的限制阻碍了课改的进展。虽然业务骨干教师课改进展顺利,可是大部分班级的课改进展并不理想,大家纷纷反映:课改后,学生不专心听讲,不会倾听,不像以前守纪律,小声说话,做小动作,合作时乱吵;学生的合作交流占用的时间过多,当堂完不成教学任务;优生发言机会多,其他学生不愿意发言,很多学生争抢发言机会造成秩序混乱;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很多好的教学设计难以得到实施……
一下子遇到这么多问题,教师们的情绪很低落,对课改开始有了抱怨和抵触。改革总是与困难相伴而行,但如果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课改就无法推进。我骑着自行车到学校跟踪听课,组织教学研讨,一学期听课达60多节;经常组织开展座谈活动,征集意见和建议,分析梳理现象,总结推广经验,制定改进措施;为了让教师尽快掌握新的理念和操作方法,我利用周末和假期,先后编印了50多万字的学习资料;线上线下,欢迎教师们随时找我交流问题和困惑。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课堂教学重新回归有序: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和展示汇报,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教师们也适应了由过去的“一言堂”向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探究、质疑和思考的教学新模式转变。一个学期下来,期末考试成绩并没有出现教师们开始担心的下降现象。
2008年5月,我们承办了全市的课程改革现场会,课堂上教学方式与学生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让与会教师们交口称赞。我们探索的农村“小班化”教育的原则、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等,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第一轮实验初见成效。
试水:打造“生态课堂”,实现和谐发展
随着辖区内生源的增多,大班额的班级越来越多。大班额的条件下,如何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是我们遇到的新问题。时任沛县教育局局长郑恒良对沛城镇的课改非常关注,多次来听课调研。他提出 “要打造生态课堂,让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让师生共同成长” 。
生态课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价值观,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打造生态课堂,就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课堂教学,思考课堂教学现象。在总结第一轮实验经验的基础上,我带领老师们以“生态课堂”建设为特色,展开了第二轮实验,把课改推向深入。
2008年9月,由沛城镇中心校牵头,生态课堂改革实验在全镇14所学校全面铺开,涉及的班级有一百多个,教师五百余人。如果不依靠网络,带领这样一个团队简直是不可能的。我还是充分利用网络,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理念的培训,对各所学校的课改工作进行管理,同时还利用网络组织成立了一个富有战斗力的课改团队,这个团队包括教研员、各校校干和骨干教师。
但是,行政推动课改遇到的阻力之大是我始料未及的。一时间,质疑的、反对的、唱对台戏的都有。
面对怀疑与观望,我对教师们说,认准的路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我利用一切途径和办法帮助教师们把握课改走向,多次对全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努力转变教师的观念,让老师们认识到,在课堂中,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存在,学习应该以更加道德和人性化的方式进行。我还充分利用QQ群组织不同层次的网络教研活动,教给老师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激励机制,督促每所学校认真开展教学研讨;利用课改博客开展课改成果“校校大展示”活动。同时,又身体力行,深入课堂听课,座谈调研。
大家都说,盖鸾英“迂”了。渐渐地,新加入的学校中,有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们课堂上的表现给了教师惊喜和欣慰,他们品尝到了课改的幸福。我们及时树典型,学榜样。在课改实验学校和骨干教师的带动下,课改的氛围逐渐好转,真正用心参与实验的教师越来越多。
回想起来,真的非常感谢我的团队。因为有这样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团结协作的团队,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把课改不断向前推进。经过潜心探索,我们总结出了生态课堂的内涵、特征,生态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原则、方法,探究出了生态课堂“五·三·五”教学模式、生态课堂评价原则和策略等理论成果。
2010年,生态课堂实验成果由沛县教育局发文,向全县学校推广,参与实验的班级占全县小学班级总数的68%。沛城镇中心校先后承担了5次县级现场会,2次市级现场会,1次省级现场会。特别是2010年4月承办的省级现场会,效果非常好,课改实验成果得到了省教研室的高度认可,课改经验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中国教师报》等多家媒体全面报道了生态课堂的课程改革工作。我们的实验成果集结成《生态课堂》和《生态课堂论》两本书。实验学校先后多次接待来自山东、安徽及省内兄弟单位的参观交流。学校获得了国家基础教育先进集体奖励1次,省课程改革先进单位2次。我个人也先后获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市基础教育课先进个人、市课程改革先进工作者“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在市课改工作会议上作专题报告、上示范课。
起航:编写阅读教材,建构课程体系
课改进行到第四个年头,2011年左右,适逢创建现代化教育学校的活动,县政府投入了一大批资金为学校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为课改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加快了课改进程。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的问题也一直存在。我和我的团队也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农村学生视野狭窄,知识面不宽,积淀不丰厚,这严重限制了他们的思维。
我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研究了很多学校的课改案例,渐渐明白了:高效课堂要与海量阅读相结合。要想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作支撑是不行的,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两翼,两翼齐备才能飞翔。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和课外阅读课程的建设,在农村学校需要两手同时抓。但现实是,许多农村学校的学生课外阅读存在要求整齐划一、阅读内容单一、随意性强,学生被动阅读、兴趣不高、阅读品位低下、效果不佳等问题,教师不善于整合开发资源,对课外阅读缺乏整体的设计与系统的安排。
要想建设高效课堂,仅靠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还不够,推广课外阅读是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的。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拥有自主选择和开发课程的空间。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的建构者、开发者。从“大纲-教材-教参”到“课程”,不仅仅是词语的变换,更意味着一个范式的转变,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师必经的专业化成长之路。我曾到英国学习过一段时间,英国的小学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们都是自主开发课程。基于以上认识,加上受到英国教育的启发,我产生了给学生开发一套课外阅读教材的想法。
为了课程的顺利实施,我阅读了关于教材研究、教材编写的大量著作,翻阅了民国时期的教材和国内影响比较大的几版小学生课外阅读教材,研究了薛瑞萍、新教育团队儿童课程项目组的马玲等老师的做法,然后结合本地实际,着手编写一套课外阅读教材。
编写教材是项浩繁复杂的工作,一个人如何能完成?还是充分利用网络搜集素材。我下载了大量的儿歌、童谣、绘本、古诗词、古文等,在网上购买了大量的童书,悉心研读,同时不断地设计修改课程框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第一批1~7册教材编印成功。
可是,当我找到几位骨干教师,把这一想法与大家交流时,竟然没有一位教师愿意试教。大家都说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连课本上的东西都还掌握不好,哪里有时间再多学一本书?
我认为,阅读经典书籍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工程。开展课外阅读看起来挤占了教材的学习时间,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收获的不仅仅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更能帮助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夯实人生的根基。大力推广课外阅读,一定能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是一条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科学方法。没有人愿意尝试,为什么我自己不去试试呢?
2011年9月,我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要求承担城镇小学三年级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利用这个实践基地,我探索出了通过建构课外阅读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我带的班级学生不仅取得了优异的考试成绩,而且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初见成效,信心倍增。2012年9月,我调到曙光小学工作,把这一做法在学校进行推广,努力打造“经典诵读”特色项目学校。我带领老师和学生买书、读书、写书,累并快乐着。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阅读量远远超过课标规定的量,学生特别喜欢读书,不少学生写出了人生的第一本书。学生学业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套课程的实施,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欢迎。
远行:开发系列微课,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2013年下半年,适逢徐州市教育局出台“学讲计划”,全市行政推动课改。过去几年一直萦绕在我身边“要不要改”的声音没有了,有的只是“怎么改”“怎么做”的急切询问。教育决策者已对课改进行了宏观设计,作为一线教师就要考虑如何从微观突围。
我是一个具有终身学习意识、爱学习、爱钻研的人。2013年10月,我参加了徐州市“名优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初次接触“翻转课堂”“微课”等理念。我意识到,微课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化密不可分。微课具备容量小、内容精、终端载体多样化、应用方便灵活的特点,非常适合自主学习及碎片化学习,可以培养家长和学生的大课堂观,让学生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课堂教学带来结构性变革。
恰好,在推广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新的困难。有些学生虽然有了书籍,但是不喜欢读,不主动读,家长不知道如何带领孩子开展亲子阅读,不少教师也缺少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我想,正好可以借助微课,教给孩子阅读方法,实现资源共享,帮助老师和家长指导学生阅读。我认真钻研,请教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微课的设计与录制技术,开始开发阅读指导系列微课。
我尝试将微课和经典诵读结合起来。徐州市电教馆在徐州市教育网站“彭城课堂”上,专门成立了“快乐诵读100课——盖鸾英微课社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平台。一年左右的时间,我先后开发上传了100多节经典诵读系列微课,分为20多个专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体裁上看,有古诗文、儿童诗、儿歌、童谣、经典绘本等;从内容上看,有“我爱阅读”“冬的童话”“风的踪迹”“树的身影”“自我认知”“春的韵律”等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学习内容和达成目标的自主选择,让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他们逐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我录制的微课既重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又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我对学习内容的呈现进行精心设计,力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具体细致,充分利用鼠标的圈点勾画功能和画笔的功能,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科学有趣的内容、适当精准的学习目标,配上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特别是学困生,因为能够及时得到具体的学法指导,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大为减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提高。
微课学习社团设有学生学习后的签到和写学习收获的功能。不少学生在学习收获栏里,开始写自己对诗歌和绘本故事的理解,仿写、创造诗歌。老师和家长反映,孩子特别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每天放学后催着家长开电脑上网学习,而且学习效果好,声音、画面加上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一会儿就会背诵了。
来自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反馈,更坚定了我继续做下去的信心。仅仅一个学期,我带的实验班44名学生中,有25名学生出了自己的人生第一本书,平均每位学生写了35篇习作,包括诗歌、童话等。人均阅读30本书,最多的读完42本。最重要的是,学生没有感觉到有学习负担,学习过程是轻松愉快的。微课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开启了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大门。这不仅扩大了孩子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孩子和家长的信息化素养,帮助他们树立了终身学习意识和大课堂观念,知道在这个信息开放的社会中,学习资源无处不在,课堂可以无限开放,从而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
那么,如何利用微课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申报了《“微课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专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出了“四步一环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由于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前置学习,课堂上节省出大量时间用于交流展示与巩固提高,教师有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的参与面广,学习活动能充分展开,学生踏上了“轻负高效”的学习之旅。牵手微课,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在课堂中幸福成长。我转变了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收获了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和快乐。我开发的系列微课,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每天都有很多外地的学生登录学习。
在此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开发设计微课的过程,就是认真钻研教材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教学内容的过程,也是思考恰当的教学方法的过程。换句话说,制作微课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微课相关理念和制作方法的培训,全校教师都学会了制作微课,多人在徐州市微课比赛中获奖,部分老师已经开始利用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这为打造高效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2014年以来,我多次为全县、全市老师上微课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示范课,并多次到全国各地讲座,传播交流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经验。2014年4月,在江苏省信息技术年会暨徐州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会上,我作为唯一的教师代表,以“与微课程幸福牵手”为题汇报了自己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做法,受到一致好评。在徐州市推进“学讲计划”工作中,我被聘请为徐州市中小学首届“先行一步——学讲课堂前沿论坛”活动的特邀嘉宾,并做主题交流发言,发言视频后来被放在徐州市教育局网站供全市教师学习,对全市的“学讲计划”课程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2014年5月,应邀为“影响中国·全国小学课改新思路·新特色·新方法研讨活动”做《微课与学讲方式——教学方式转变和信息化手段的深度融合》的主题报告。2014年7月,应邀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新课改新理念培训活动”上,做了《教师如何设计、制作、应用微课程》的专题讲座。2014年8月,应《小学教学设计》编辑部的邀请,利用视频在“空中课堂”为全国广大教师进行微课培训。2015年7月,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聘请为江苏省“名师送培”项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讲师团成员,为多个市的培训活动做讲座,传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我还通过网络解答全国各地的老师们在微课制作方面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学会利用微课改革课堂教学。
课改是一场漫长的、没有终点的旅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既然已经上路,我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深度融合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