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鸿星
北京复兴门大街两侧一直是银行总部最为集中的地方,国开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等鳞次栉比,而从最近的西单地铁站出来的鱼贯人群大多都是在这些地方上班。2015年11月6日周五工作日晨,还未立冬北京大雪已至,浸骨寒意猝不及防。似席大雪压抑着默默去向各家银行大楼的人流,一如被经营业绩压抑许久的整个银行业。寒冬既来,虽然银行业努力应对,但种豆得豆仍需时日,冬天到底还会持续多久?
未来盈利充满风险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在宏观经济考核层面,以“金融业增加值”的方式成为GDP组成之一,并被高度重视,银行也以其行业特殊性被广泛关注,乃至一句 “弱势群体”的自我评价,都被炒成流行语言,被戏谑和调侃。与此类似,每年上市公司披露利润情况时,银行业又总是绝对额蝉联前几位并绝尘领先,而被深深烙下了最赚钱的名声,但却总被忽视了这些利润并非真正落袋为安,以及这些数字背后天然自带的极大风险。当然,随着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持续“深度下滑”,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上市银行报表数字今非昔比,萧萧瑟瑟。相较于很多行业的利润都是赚快钱的“落袋为安”、“赚一块钱就是一块钱”,银行由于自身主营业务即是经营风险,信贷周期又长,风险业务循环累积,只有到未来业务真正完结时赚下的才是真正的利润。换句话,只有到银行作为企业停业不干、清算的那天,盘点家底、清算赊欠后,赚下的钱才是最终属于自己。
银行业是典型的强顺周期行业,所以才在遭遇这次全球经济危机时,被全面警醒而祭出逆周期审慎监管,银行业过去几年的耀眼表现,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众多受益者之一。过去20多年,中国GDP增速年均在两位数以上,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地区之一。中国银行业自2004年深度商业化、现代化改革发展以来,没有遭遇过经济周期交替的冲击,甩掉不良资产包袱“轻装上路”以来没有产生大面积坏账,借助于自身强顺周期行业属性,必然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受益者。实际上,诸多行业都因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赚得更加盘满钵满,如房地产业,如互联网业。但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银行资本金比率很低,经营的又是风险业务,则必然面临收益不确定性的终结难题。实际上,银行业的盈利极难反映,因为现在赚的钱是不是、有多少属于银行——不好说。另外,由于银行经营受到资本严格约束,因而即使赚了再多数字绝对额上的利润,也并不是资本回报率层面的超高获取能力,中国银行业的平均资本回报率(ROA)相较其他很多行业都是极低的,就像拿1万元赚1块钱与拿1块钱赚5毛钱,相较之下,作为前者的银行业确实盈利能力很“弱势”。从此角度,目前银行业面临的更可怕、更冰冷的局面是,未来的风险损失将冲销掉现在乃至未来的盈利。强顺周期行业在经济下行时,将面临更大不利冲击。银行业现在利润大幅缩水但仍有盈余,而已投放资产的质量在实体经济仍将下滑的预期下,会呈现风险加速暴露和损失扩大化,未来损失扩大将严重侵蚀现在以及同期将有的利润,2015年四季度及2016年的年报中,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数据恐将激增。调整还款计划只能延缓损失坐实的期限,除非经济形势及所属行业即刻出现“V”形反转。
产业周期何时逆转
冬天既至,银行业资产质量恶化现实与预期均是悲观,存量资产何时恢复正常盈利和造血能力,很大程度决定着冬日的终结。在过往十年中国经济强势增量发展的刺激下,银行业信贷投放大多布局顺周期行业资产,借力助力、扶摇而上,资产质量借助蓬勃发展的实体行业表现优异,但在经济发展遭遇寒冬、顺周期行业超速下滑冲击下,这些原本资产质量最佳、创利能力最强的行业,正在成为风险和损失最大的问题资产,且庞大问题资产体量使得风险化解极为困难、雪上加霜。典型的如2005年后的“黑金”行情促使银行大举进入煤炭行业,并一直延续极佳的资产质量——直到2013年下半年,当前陕北、山西、内蒙古、新疆曾经的民营煤炭“巨头”因煤价跳楼式暴跌(吨煤价格从超过1000元暴跌至不足200元),陷入整体违约,资产投放集中在此的多家银行资产质量随之急剧恶化,在消耗掉已赚取利润的同时,未来面对的几乎全是大额损失。煤矿主的生意看起来相对简单,只要煤价上涨到一定程度,他们就可以通过提高原煤销量来支付银行利息。但宏观经济整体下行、上下游产业乏力导致煤炭需求持续不振,煤炭价格不断下跌,而已生产出的煤炭存量短期又内无法消化,煤炭行业形势短期转好的概率——最乐观的从业人士、经济学家、政府官员怕也不敢轻易定论。相较煤矿主的“心忧炭贱愿天寒”,资产重投在此的银行业更是愁到“两鬓斑白泪已催”。煤炭行业或许只是整体经济遭遇形势的缩影,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侧,似乎很难看到推动经济快速回暖的足够动力,宏观经济周期、产业周期何时强力复苏目前难有可期。由此,银行业资产质量较难有改善迹象,反而问题资产仍可能快速增加,即使将所有的信贷业务都调整至“利随本清、到期一次还本”,也只不过是拉长了这冬日的漫长而已。
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实体经济将持续困难,最快的系统性复苏出现也不会早于2016年。虽然也有乐观的宏观经济研究者从价格指标变化率角度指出很多经济指标已经“跌不动”且未来就是反弹,如房地产趋势性回升、制造业投资和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基本企稳,而认为将出现经济复苏迹象以及回升期投资盈利机会,但这仍无法构成对银行业资产质量和新增资产投行的利好。这里有一个风险承受度的问题,商业银行不可能采用与投资银行、风投资金一般水平的风险偏好。投资银行可以接受更多的风险是因为天性追逐超额回报,商业银行需要的则是稳定与安全,只需要在制度性排他优势中做大蛋糕即可获得有效回报。至少现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不会追求“高风险、高收益”原则,当然商业银行也在普遍开展着“投资银行业务”并作为重要收入来源,但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偏好与真正的风投资金相比,仍是稳健得多。
表外业务能否突围
将“已发放偏传统行业信贷资产质量变化”作为衡量银行业冬天的标志,可能遭到一种反驳——假使放弃这些不良资产利润,通过新增表外、“表表外”业务快速获取收益,“东方不亮西方亮”,仍然可以保持银行整体盈利的好看,此不就可以快速过冬?为此,银行业寻求转型、大力发展“表表外”业务,货币市场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被迅速普遍重视并投入大量资源。在北京金融街,越来越多的注册地或总部不在北京的银行都在设立专门的此类业务部门,广纳贤才、配置高比例费用,希望借此以小博大而赚得厚利。这种模式的确帮助很多银行获得了可观利润,也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起到了活跃市场和人员交流等多方面益处,对银行整体盈利也是较好补充。但这类业务无法承担起帮助银行业冬天无忧取暖的重担,可能的原因有四:一是商业银行的“表表外”业务,仍然是在中国金融运行体系和特征规制下,在业务结构和规模、贡献度上,远未达到改变银行业务和盈利结构的程度,未来银行业仍以净息差为主要收入来源,尽管会有更多的创新方式将息差以中收等形式入账;二是无论商业银行还是投资银行,只要经营的是风险业务便无法摆脱收益不确定性,正如原雷曼和贝尔斯登在倒闭前其评级一直全球领先,无人质疑其优秀业绩;三是中国的金融市场结构及外部监管等制度性因素的历史、现状都决定了商业银行短期内无法在这些领域取得足够的预期进展;四是优质基础“资产荒”的现实困局下,空有的投资银行等业务模式无法有效施展并转化为真实盈利。
虽然如此,但不能否认表外、“表表外”业务对银行创新、转型及盈利的贡献以及反映出来的商业银行的积极追求。商业银行已有一些大的类似业务案例,确实也带来巨额的单笔收益。冬天既来,应大力开展这类业务,如果中小银行能获得这类业务机会,甚至可以实现单笔业务利润完成全行全年盈利目标的“伟绩”。在高度重视资产质量,降低问题资产规模、减少损失及风险的情况下,广开业务和盈利来源是必然选择。但也应充分重视其中风险,对某类业务过高的费用激励或许会助长一线前台对风险的选择性忽视,如各家银行设立在北京、上海等地金融市场业务团队。各银行总行层级的评审和风险管理部门把持着的银行风险偏好底线,是最后的关卡。作为商业银行应基于整体形势的综合判断而坚守风险偏好,防范短视风险。
外部环境如何改变
国内银行业过冬依靠内功的同时,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全球整体性通缩周期不可避免地正在影响我国,国际整体经济和金融形势对国内银行业具有“输入性”影响效应,特别是在汇率机制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等进程中,国内银行涉外业务逐步增多,盈利机会是否多过伴生风险?需要慎重。上海自贸区金融体制创新、改革、试验,为中国银行业涉外掘金提供了门路:离岸人民币(CNH)提供了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业务、拆红筹回归A股提供了投资银行业务、合格跨境投资渠道放开提供了跨境财富管理业务等,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上海自贸区设立机构、配置人员、探索业务模式,股份制银行在此方面相对走在前列。很多总部在港口城市的城商行也在通过探索多方合作模式,发展跨境贸易融资业务,广开业务之门。大力拓展涉外业务,仍需建立在对外部环境整体研判基础上,毕竟这类业务单笔规模大、风险链条长。
理论上,监管体系在规范银行业运营,预警和提前防范风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监管体系在此前金融危机后暴露出的问题也广被诟病,监管体系作为重要外部变量,对银行业发展的作用是一种事前引导还是事后补救,难下定论,甚至也较难判定监管体系对银行业发展起到的真实作用,尤其是在没有银行退出机制的情况下。美国在金融危机后强化监管,对发现问题的机构严肃处理,一旦发现机构存在资不抵债或流动性枯竭,甚至存在不稳健或不安全经营状态时,即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共同对金融机构予以重至关闭措施,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相对得到较为及时的化解和处置。2015年11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提到“现行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市场上也流传“一行三会”合并为一的消息。优化监管框架,把握好监管尺度和着力点,平衡好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外部监管框架,应能够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提供助力,在寒冬里减少更多的“大雪纷飞”。
积累蓄势抗住挑战
强周期性行业就像撑满了帆的船,顺风走得快,逆风阻力大,而此时降帆却不是最佳选择(甚至很危险),减轻自重、增强动力才是最好主意。从大的务虚角度,中国银行业一直在顺周期中快速发展而没有经历过逆周期的“挫折”,不经历风雨则无法做大做强这个行业;从小的务实角度,经营困难、不良增多、员工离职等真实的冲击,在修正银行风险战略的同时,带来了战略转型和业务扩展的动力和机会——虽然面临压力而十分艰难。实际上,中国银行业虽在冬天但仍有能力忍受进一步的“降温”,按照目前的实际贷款、存款利率水平和风险情况,银行业仍有一定的盈利缓冲,只是我们不愿意持续忍受风险不良的折磨和越来越低水平的盈利空间——尤其是这种盈利还因为内含风险而保有不确定性。而且,在银行业寒冬之时,仍有部分银行借机调整了自负结构,或借助同业机会、海外机会提高资金周转速度而获得了同比增长的业务盈利,重压之下,激发创新。当然,战略转型和业务创新十分重要,但独具品牌的传统或核心业务也不应放弃。例如,瑞士银行业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等复杂因素不利冲击下,选择了去杠杆和重新回归传统核心业务,盈利水平逐步回升,并继续保持品牌优势。回归传统业务并不意味着瑞士银行的倒退,相反瑞士银行正在适应时代的变革和客户金融服务需求的变化,只不过采用了更先进的信息技术、服务理念、服务架构与服务模式来创新和发展传统业务。冬天或许还将很长,信心、创新与坚守,都将协助银行业虽艰难、但顺利地度过。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民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