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国内外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胡锦涛深刻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在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汲取和借鉴人类文明史上生态智慧和生态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宗旨、生态科技为支撑、生态文明制度为保障,促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互利共赢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思想。胡锦涛的生态环境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实践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胡锦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科技;生态文明制度;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
[中图分类号]D610.3;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6-0037-06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胡锦涛作为具有强烈生态环保意识的领导人,面对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理性思考。他提出的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宗旨、生态科技为支撑、生态文明制度为保障,促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互利共赢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思想具有高度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对于中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泉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理论的引领和滋养。胡锦涛的生态环境思想也不例外,它是胡锦涛在直面国内外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汲取和借鉴人类文明史上生态智慧和生态经验的基础上观察和处理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物。
(一)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首先,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是对国际生态环境形势深刻反思的结果。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物质财富增长的“规模”和“强度”方面的确创造了史诗般的辉煌成就,人类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然而,“富足之日就是恶果来临之时”[1],人类“雄赳赳”“气昂昂”地“向自然界大肆进军”的行为打破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之间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稳定状态。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使地球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消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剑拔弩张”,这是“人类在寻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环境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并最终危害人类的利益,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2]。工业文明使“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3]。正如未来主义思潮中生态学派的代表人物奥雷里奥·佩西所疑惑的:“我们继续不屈地攀登,不知道究竟是在开创有决定意义的新的历史里程碑呢,还是在挖掘自己的墓穴。”[4]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在《封闭的循环》中对目前人类的生产状况和生存处境也表示出了深深的担心和忧虑,他说:“当前的生产体系是自我毁灭性的,当前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是自杀性的。”[5]面对严峻的国际生态环境形势,胡锦涛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领袖,站在时代的前沿,紧紧抓住当代环境发展的时代脉搏,深刻关照国际社会的生态现实,本着对全球资源和环境保护高度负责的态度,高瞻远瞩、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独特的生态环境思想。
其次,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也是解决国内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成就令世人惊羡,中国人民正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甜蜜果实。然而,经济高速发展中对自然的“为所欲为”已经遭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即我们获得“享受”的同时,不得不面对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沙漠化、资源短缺等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的残酷现实,中国人民正处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围困之中,而且已经付出了相当惨重的环境代价。令人恐惧和担忧的是:大自然不仅会无情报复和严厉惩罚人类,而且往往不给人类纠正错误的机会和“重新选择”的余地。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常常与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联手”,共同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破坏性影响和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尽快解决,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存质量,还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迫切渴望能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期盼优美宜人的生存环境。为此,胡锦涛应时代之需和人民之期盼提出的生态环境思想是对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估计和科学判断。
(二)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形成的理论源泉
首先,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曾唯物辩证地指出,一方面,自然具有对人而言的先在性,人是在大自然中孕育而生的,是自然的产物,必须依靠自然界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6]53可见,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人类社会要永续生存和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人类并不是被动消极地适应自然,人类可以主动开发改造自然,为“我”所用。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6]58人类“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现实”[6]58。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告诫人类,人对自然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人类与自身的关系,因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6]56。破坏自然、损害自然的行为无异于损害人自身。毋庸置疑,人类在开发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的确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然而,“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7]因此,“尊重自然‘意愿,爱惜自然‘价值,保证自然‘健康,顺应自然‘规律”[8],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人类的不二选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2月
第31卷第6期刘海霞:论胡锦涛的生态环境思想
其次,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汲取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经验。“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9]人类文明史上圣哲先贤的思想中不乏生态智慧和生态经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至德之世”,一直到明清先哲章学诚、王先谦等人的“天人统一”思想都富含生态美学气质和丰富的生态智慧。伊斯兰教文化“万物源于真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基督教“爱”文化映射出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回归自然”“尊重自然”等思想也洋溢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气息。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和严重,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著书立说,纷纷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出谋划策。在此背景下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如《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等,并由此产生了各种生态观,如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政治观、生态文化观、生态社会观、生态伦理观、生态环境观、生态科技观等;此外,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础上,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状出发,多维度、多层面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以及危机解决的根本出路,也形成了许多富有见地的生态理论成果。以上研究成果都包含着超越时代、超越国度的合理因素和永恒价值,都为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二、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根本宗旨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向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工作的根本宗旨。胡锦涛也深刻意识到,只有“那些给绝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10]。为此,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胡锦涛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中国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优美、和谐、有序、干净、整洁、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2006年7月,胡锦涛考察了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的建设后强调,在建设好铁路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他建议在铁路沿线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保护环境。他说:“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一定要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全民动员,年复一年地抓下去,为子孙后代多留一片绿荫。”[11]他对铁路沿线护林员的工作甚是满意,赞赏护林员时说:“你们做的事很有意义。把这一片树林养好了,会对整个格尔木市的风沙治理起到很大作用。要齐心协力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使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丽。”[11]胡锦涛不仅大力提倡植树造林,而且还亲历亲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年的植树节,总能发现胡锦涛带领中央领导干部亲自植树的身影。不仅如此,胡锦涛在中国生态保护和建设实践中,始终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领导人节约使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优良传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旗帜鲜明地重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他要求人们要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身体力行,做到全民节约、全民环保。后来,他提出的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重要特征的科学发展观,其首要前提和核心也是“以人为本”,主张通过维护生态平衡,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干净、整洁、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彰显了胡锦涛环保工作价值取向上的为民性。
胡锦涛也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所诱发甚至直接导致的各种恶性疾病,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和公开的秘密。正如胡锦涛忧心忡忡地指出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果一再放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那么“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12]716。因此,下大力气整治环境污染,保护好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维护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就成为胡锦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胡锦涛特别强调,一定“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12]715716。在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中,要通过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抓紧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保证人民群众在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
胡锦涛领导开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始终贯穿着“促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互利共赢”的自觉理念。经济与生态是两个相互独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系统。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条件的支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又离不开经济发展这一根本物质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是生态的一部分,生态又是经济的一部分,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须臾不可分离的良性互动、共进退、共存荣的关系。经济生态化是指将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经济发展中始终贯穿生态环保理念;生态经济化是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力争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获得经济效益。胡锦涛敏锐地认识到促进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互利共赢对中国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生态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喜人,然而同时,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基础上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也付出了极其昂贵的环境代价,每年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有近万亿元。胡锦涛对此表示出了深深的担忧,他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损害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声誉。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将难以为继,生态环境将不堪重负。”[12]313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胡锦涛强调指出,要“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12]816,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他在中科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上明确提出了绿色发展的要求,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循环发展是将放错地方的资源——废物高效循环利用,做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吃干榨净”,尽量少排放或者不排放污染物,其实质是解决资源永续利用和资源消耗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低碳发展是指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主要使用低碳燃料,节约能源,提高效能,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做到低碳环保,其实质是解决中国能源持续利用问题,应对经济发展中由于能源消耗而引起的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胡锦涛倡导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对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和全方位超越,是合乎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不仅是中国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抓手,更是节能环保、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选择和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路径。
其次,主张保护、开发、建设生态环境的同时开发旅游资源,创建旅游品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进一步讲,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就是改善和发展生产力。为此,胡锦涛指出:“要坚持正确生态观念,牢固树立生态因素是重要发展成本的意识,在规划项目和开发建设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力争用最小的生态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步双赢。”[13]2010年2月,胡锦涛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视察工作时强调,要充分发挥五龙村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领乡亲们优化产业结构,美化村庄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使农民直接受益。开发和建设后的五龙村后来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生态旅游乡村。2011年2月,胡锦涛亲临革命老区河北易县西山北乡石家统村视察工作时,深刻意识到打造易县旅游品牌可能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潜力。他一再叮咛河北省委和易县县委的负责人,要充分发挥“易县历史上是燕国的国都,易县的文化、旅游、生态资源无可比拟”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旅游产业。要坚定信心,着力开发后山文化及清西陵、狼牙山等文化旅游资源,把狼牙山打造成红色旅游的首选地,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易县打造成一个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将生态环境的开发建设与富民创收相结合,从生态旅游中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2012年12月,胡锦涛在贵州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和黄果树森林旅游区视察时,充分肯定了贵州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时强调贵州要结合红色区位优势和绿色生态优势,把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民增收,为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增添新绿,为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经过多年的开发,上述许多景区现已成为富民创收的旅游名牌,不仅获得了可喜的生态效益,同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互利共赢。[14]
(三)生态科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生态实践的过程中,胡锦涛继承了邓小平等老一辈领导人利用科技治污的优良传统,主张发展生态科技,推动生态科技创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不言而喻,人所追逐的利益和道德良知决定了科学技术使用后会产生善恶两种不同的结果,这就决定了科学技术的不当使用必然会给人类生存的地球带来伤害,然而,如果人类解决好这个“人”的因素,在生产生活中尽可能规避科技的负面影响,那么科技尤其是生态科技就可以在改善生态环境、控制污染中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说,“机器的改良,废料减少了”[15]96,“纺纱劳动由于机器的改良而提高了生产效率”[15]229,“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了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15]117,这些都是生态科技显而易见的功效。事实证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生态科技的进步能够使许多原本不能利用的废料也变得可资利用。”[16]环境学家杰西·奥苏贝尔也曾指出,“人类的智慧和技术可以拯救地球环境”,“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环境问题”[17]。
胡锦涛认为,生态科技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不仅能有效防控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更是恢复已被破坏的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的根本手段。他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增加投入,大力研发和推广使用先进能源技术、环境保护技术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12]825826他重视并倡导生态科技的发展和创新。他指出,要防污治污,一定要“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18]。“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要注重源头治理,发展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18]“大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和促进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遏制生态退化现象。”[12]116事实已经证明,在许多情况下,科技的创新和新技术的研发,不仅能变废为宝,还能达到节约能源、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四)生态文明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根本保障
制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保障,它是规范人类行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硬手段和长久之策。邓小平曾经敏锐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9]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关涉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根本变革。实现这种根本变革,必须依托制度和法治。中国社会主义生态实践中出现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备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整体纳入国家制度层面,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生态文明制度保证“好人充分做好事”,惩戒“坏人做坏事”,使生态文明制度担负起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任务。
依托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经验和优良传统。历史的车轮驶入新世纪以来,胡锦涛传承了这一优良传统。他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有效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根本保障。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20]
法制是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离不开法制。通过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力、强制力和溯及力,可以有效处理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生态立法与执法力度,拓展法制运作空间,发挥法制协调、解决生态问题的威力,实现生态保护的法制关爱。具体说,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多策并举,促进全民生态法律意识的深刻觉醒,努力使人们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以期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行动中,从而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凝聚正能量。其次,设计和安排更加科学合理的法律制度,即紧紧围绕中国的《环境保护法》,修订和完善与资源、生态和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种专项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凸显,还须抓紧制定土壤环境保护、环境税、核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填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立法空白。最后,要将符合生态环保和生态文明的各种法律思想和法律价值取向融入各种法律法规中,推进法律法规的“生态化”。
三、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的重要意义
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不仅是对中国所处的生态困境的积极应对,更是在传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和近代工业文明扬弃和深刻反思后,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深刻思考的结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一)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拓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辩证统一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产物,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各种资料;人类具有主体能动性,但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行为要尊重自然规律,考虑自然“感受”,保证自然健康,否则,必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与惩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剑拔弩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逻辑,要消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就要从根本上变革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共产主义能够克服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实现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胡锦涛在传承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共存共荣的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不仅指出了自然的先在性和人对自然的主体能动性,还警告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时一定要顺应自然规律,尤其是围绕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出的诸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紧密结合等一系列观点,是一种生态自觉新理念,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在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方面的升华,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新篇章,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二)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资源和指导思想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无一例外地深深根植于社会实践,指导并促进实践活动的开展。胡锦涛生态环境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中国社会主义生态实践,它不仅是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营养,而且为当前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规范,对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胡锦涛主张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这是对无产阶级政党工作宗旨的积极回应,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他倡导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这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人、自然、经济、社会等多元平衡和互利共赢的关键。他重视生态科技的开发和应用,这不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和治理污染、恢复已被破坏的环境,而且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他主张用生态文明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这有利于全社会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有利于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Barbara Ward, Rene Dubos. Only One Earth:The Care and Maintenance of a Small Planet[M].New York:W.W. Norton & Campany,Inc.,1972:15.
[2] 蔡拓.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104.
[3] 奥辛廷斯基.未来启示录[M].徐元,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93.
[4] 奥雷里奥·佩西.未来的一百页——罗马俱乐部总裁的报告[M].汪帼君,译.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61.
[5] 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85.
[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4305.
[8] 刘海霞,王宗礼.习近平生态思想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5(3):2933.
[9] 刘国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56.
[10]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
[11] 孙承斌,邹声文.胡锦涛总书记考察青藏铁路沿线纪实[N].人民日报,20060702(01).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3] 孙承斌,张鸿墀.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新疆纪实[N].人民日报,20060913(01).
[14] 张传平,等.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6):2125.
[15]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6] 刘海霞.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观及其现实诉求[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418.
[17] 王乃粒.“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学家杰西·奥苏贝尔访谈录[J].世界科学,2009(11):89.
[18]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 20100608(01).
[1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63.
[20]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
[责任编辑:陈可阔]
On Hu Jintao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ought
LIU Haixia
(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 730050, China)
Abstract: Facing seriou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Hu Jintao ponde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deeply. Inheriting Marxist ecological thoughts, on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wisdom and experience, he put forward ecological thought, which aims at peoples fundamental interests and ecology technical innovation as its support and contributes to ensuring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ng economic ecologic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economization, and realizing mutual benefits and winwin results in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Hu Jintao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ought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exact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for Chinese socialist ecological practice with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Key words: Hu Jinta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 economic ecologic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econo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