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语句(段)赏析题满分策略

2015-12-17 13:34李秋华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语段句式答题

李秋华

在高考阅读中,现代文阅读可以形容为“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一类题:掌握了答题思路与技巧的学生深谙其道,在考试中总是能信心十足地把“敌人”远远地甩在身后;而另一类学生在做阅读的时候“没思路”“没技巧”,并直接导致他们对这一类题“不感冒”,甚至是“望而生畏”。那么,答阅读题的“金钥匙”到底是什么,下面笔者以阅读理解中的语句(段)赏析题为例,谈谈独特的“三步走”满分策略。

满分策略第一步:察言观色,细审题目

所谓“察言观色”就是一定要明确地看清题目,深入理解题目。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通常会有这一类题目:赏析选文画线句的表达效果;文章结尾处优美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等等。

比如,“文章②③段描写炊烟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文段如下:

②炊烟是一缕缕农家的思绪。有时平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时深沉——烟波浩淼丽人愁;有时激情满怀——红星乱紫烟,歌曲动寒川;有时愤怒——北国战火燃,狼烟起萧墙。

③炊烟是火焰的沉思,是冷静、沉稳、理性和平静的诗意灵动的飘浮状。炊烟是火焰储存的智慧,写出的哲学论文,或者对人生的一缕检讨。炊烟是火焰的注释、韵脚和伴侣,是火焰未燃尽的魂魄。

——张天福《炊烟》

又如,“下面语段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赏析”。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在车床上刨木),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住在这条街上的孩子多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

——汪曾祺《戴车匠》

这类题目关键词通常有“赏析”“品析”“作用”等,像这样的一类题我们称之为语句(段)赏析题。赏析题是高考比较常考的题型,阅读题目“察言观色”之后,首先确定我们要答的这一道题为赏析题。

满分策略第二步:有的放矢,准抓技巧

确定要答的题为赏析题之后,我们要有的放矢,找到技巧。“赏”为欣赏,“析”是“分析”,能够让我们去欣赏、分析的句子(段)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那么“魅力点”在哪里?在高考语文中,这些“魅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词语运用、句式选择、手法使用、写景角度、语言风格。考生要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及其作用,在做题的时候让他们“对号入座”,之后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进行下一步了。

词语运用是指这一语段有无运用比较巧妙的词语(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妙在何处。句式选择是指这一语段在句式(整散句、长短句)选用方面有无特色,其效果如何。手法使用是指这一语段是否使用某一种或几种修辞(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写景角度是仅就写景的文字而言,它是从哪些角度(空间——远近、高低,人体感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色彩变化等)来写景的,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语言风格是就语段整体而言的,主要有平易质朴、委婉含蓄、清新雅致、形象生动、雄浑壮阔、音韵和谐、沉郁顿挫、多用口语等类型。

明确了相关鉴赏角度之后,就要在做题时进行针对性地阅读。同学们在见到某一语句(段)之后,首先应该认真思考它究竟在哪一方面或哪几方面特色比较突出,从而确定自己究竟应从哪些角度去鉴赏。如2010年山东卷19题的问题是“画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分析”。画线部分文字如下:

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

——老舍《骆驼祥子》

这是一段对刘四爷性格进行介绍的文字,分析之后,我们就会发现特色主要体现在句式、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从句式角度看,这一语段多用短句;从手法使用的角度看,“一脚登在天堂”和“一脚登在地狱”构成对比;从语言风格的角度看,“土混混”“耍骨头”等都是口语。所以在鉴赏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们应紧扣句式、手法和语言风格三方面答题。

又如下面一段文字:

它(芦花)无限的轻柔,也无限的洒脱。虽然它不停在风中摇动,但每一个姿态都自在、随意、绝不矫情,也不搔首弄姿。尤其在阳光的照耀下,它那么夺目和圣洁!

——冯骥才《水墨文字》

这段文字是描写芦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写景角度、手法和语言风格方面。“轻柔”是触觉感受,“摇动”“夺目”等是作者看到的;“矫情”“搔首弄姿”等使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从语言的风格来看,这段文字属于生动形象的描绘。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表现对芦花的赞美和喜爱。鉴赏这段文字就应从写景角度、手法和语言风格三方面入手。

明确写作角度需要同学们针对一段文字多角度考虑,虽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绝不能遗漏某一鉴赏角度,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满分策略第三步:胸有成竹,完备答案

1.储备答题模式,恰当组织语言。

语言鉴赏类题目的一般答题模式为:特色(各鉴赏角度)分析+效果+语句(段)内容概括+情感。也可以理解成:有什么特色+效果怎样+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恰当组织答题语言其实体现的是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就此类题目而言:一是要审清题目,搞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是怎么问的;二是答题语言一定要精练,不要重复啰嗦。

2.答题环节完整,语句顺序恰当。

比如,2010年江苏卷11题的问题是:文中画线部分(即下面语段)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阿城《溜索》

这段文字是写峡谷中怒江的景色的,其主要特色体现在写景角度上。“视觉、听觉”比较容易看出,“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是作者的内心感受。此题答案可归纳为: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峡谷中怒江的景色(特色分析),使人如临其境(效果)。而内容和情感方面的作用则是突出峡谷的险峻气势,因题干中已点明,则应省略,以体现答题语言的精练。

又如,请品味下列语言。

初若溟蒙,才隐南山之豹:渐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鲲。上迷浩天,下漫茫地,若鲸鲵出水腾波,似蛟龙潜渊吐气。

——张天福《云台幽韵》

这段文字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词语运用、句式选择和手法的使用上。答案归纳如下:①“初”“才”“渐而”表现出云的变化多端。“上”“下”突出了云充塞天地的浩茫迷蒙。(词语运用分析+内容)②运用对偶句,句式整齐,富有美感,增强了语言表现力。(句式分析+效果)③“若鲸鲵出水腾波,似蛟龙潜渊吐气”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不可捉摸的云形象化,增强了云台云的神秘色彩。(手法分析+效果)作者这样写,突出表现了对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感)。

虽然高考语文试题的考点是固定的,但高考注重考查的是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命题都很灵活,同学们在对待具体题目时切忌死板,要学会灵活。在具体的复习应考中总结规律。

忽略具体的语境,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作者要借这一语句(段)表达的主要意思,所以,赏析时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和文章整体。准确地理解语段,明确赏析角度,是做好这类题目的前提;熟悉答题的基本模式,恰当组织答题语言,是关键。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语段句式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浅谈低年级语段仿写的指导策略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特殊句式
依存消解、一致性计算与浮现和语段计算理论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