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参谋本部《台湾志》初探

2015-12-17 01:40秦苑园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日本

秦苑园

摘要:日本为了侵略台湾先后做过许多文化上的准备,日本参谋本部于明治二十八年(1895)一月编写的《台湾志》便是其中一例,这本《台湾志》从其编写内容到行文立场都与中国编写台湾志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初步探析,其一是以清道光年间李元春《台湾志略》为参考,比较分析两本书对相同事物描述的异同,其二是对书中两份调查报告中记述的事项进行分析,简略的了解当时日本对台湾的看法和态度。

关键词:日本;台湾志;台湾志略

一、《台湾志》目录

《台湾志》①一书是明治二十八年(1895)一月由日本参谋本部②编纂课主编,同年七月由八尾新助印刷发行,八尾书店贩售,全书共一卷,二百页。目录分为位置面积与人口、山脉与地质、河流与湖水、港湾岛屿与防卫设备、气候、动植矿物、铁道电信、区分,建治与沿革、风俗与生番风俗、某领事的生番视察、物产与出口物品、商况与物价、道路、某领事的台湾视察诸章。

就其篇幅分配而言,日本《台湾志》除位置面积与人口、山脉与地质、河流与湖水、气候、动植矿物、铁道电信、区分七项所占篇幅较小,剩下的内容在全书十分之一上下;就其目录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台湾志》更加注意该地的商业贸易情况,并且单独列出调查报告,与中国传统地方志的编写方法不同。

二、与《台湾志略》比较

本文选定的《台湾志略》③是清道光年間李元春根据前人文献删辑而成,兹选择三处不同进行比较。

(一)地理沿革

日本《台湾志》中的“位置面积与人口、山脉与地质、河流与湖水、气候”与《台湾志略》中的“地志”内容比较接近,但对相同事物的描述,侧重仍然会有所不同,兹列举一例:

《台湾志》中篇首对于台湾地理位置的记载如下:

台湾是位于东海之最大一岛,其位置北纬二十一度五十三分至二十五度十六分,东经一百二十度十五分至一百二十二度四分。隔Formosa Channel即台湾海峡,距离支那本土福建省约一百英里,南北蜿蜒,西临支那本部,南北殆二百三十英里,东西最大处七十乃至八十英里,面积一万四千九百八十二方里。④

对台湾的历史沿革记述如下:

台湾之沿革始于十七世纪,当时西班牙人占据菲律宾群岛,葡萄牙人开辟澳门为殖民地,垄断东洋贸易,荷兰人对于这种举动大受刺激,为了和前两者竞争,达到其目的,于是占领割据了澎湖岛,进而移至台湾本岛,三十五年经营贸易,颇有威势。⑤

《台湾志略》中对台湾的地理及历史记述:

台湾在福建布政使司东南大海中。自泉州同安之厦门乱流经澎湖抵鹿耳门至治,计水陆程一千二百六十里(陆自省城五百四十里至同安,又六十里至厦门;自厦门至澎湖水程七更,自澎湖至台湾水程四更,旧志以六十里为一更,则六百六十里)。为古荒裔地,不入版图。元之末,于澎湖设巡检司以隶同安。中国之建置于是始。⑥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由于日本近代化实施较早,已经使用了现代的经纬度来标识台湾的地理位置,而道光年间编纂而成的《台湾志略》则采取的则是计算与福建省的相对距离举例说明台湾所在何处;从内容上看,《台湾志》对台湾的历史则仅仅追溯到十七世纪西班牙人殖民,而闭口不谈此前台湾就已隶属中国这一历史事实,而《志略》不仅将台湾的历史追溯到了元代,而且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台湾的归属问题。究其原因,这正是日本为了美化侵略所采取的手段,即淡化台湾的“中国因素”,比如纵观全书,历来为中国编修台湾志所称道的平台功臣郑成功,在日本《台湾志》中也仅见一例。

(二)气候

《台湾志》对气候描述简略但是精确,如下:

台湾气候颇温热,于健康无害,全年不觉寒冷,高山之尖常年覆雪,夏季虽炎热,常从诸山出来绵绵不绝之凉风,暑气消减,夜中尤为凉爽。屋内或树荫之处,升到华氏九十度者罕见,夜里常为八十五六度,冬季或低至五十度,需棉衣一件足矣,身体年壮者也可以夹衣过冬。⑦

《台湾志略》则侧重记载寒露、风、潮汐等自然现象,兹举例:

又自寒露至立冬止,常阴晦,俗呼“九月乌”。十月小春,天气晴暖,风波恬和,最为利涉。十一、十二两月,朔风凛烈,无日不风,第乘风隙以往来。若冬春之交,风信难定,尤须戒心(考各书多称渡海以四、五、八、十等月为稳,最忌六、七、十二月。然癸亥平台、辛丑复台,皆以六月兴师,过舟安如衽席。盖海上风涛,实难例定,惟当随时审视云日气色,以卜行止。⑧

可以看出,《台湾志》只是针对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记录穿衣习性,多是帮助日本国民了解台湾,为日后统治台湾服务,而《台湾志略》则多考虑岛民生活,描述气候同时告诫船家注意风雨,显示出一种主人翁姿态。

(三)物产

《台湾志》记述多而简,如下:

姜黄在台南府东北诸山培养,有刻烟草的香气,多送往天津地区。

白芝麻黑芝麻两种,可以炼油,送往支那北部地方;

落花生饼作为肥料送往厦门;

楠是为岛中央所产,送往广东福州等地,多用作造船或者家具。⑨

《台湾志略》则是分类记载:

货:糖为最,油次之。糖出于蔗;油出于落花生,其渣粕且厚值。商船贾贩,以是二者为重利。淀菁盛产而佳、薯榔肥大如芋魁,故皂布甲于天下。水藤出内山,长条远蔓跨山岭;采者得一茎,穷其本即可数百筋。麋鹿獐皮,皆邑产,今少有焉。卓戈纹,番布也。番毯、毛被,番妇所织,剥树皮杂兽毛为之。

蔬:落花生为最。番薯、芋、冬瓜肥美。他与内地同。

木:内山多美材,其可识者,樟、楠、枫、楝、椿、榕、桐、荆、铁树、婆罗、萧朗、桄榔。⑩

可见,经过明治维新B11的日本,注重物产的商业利益,并且将台湾与内地的商业联系调查的比较清楚,而中国方面,有着重农轻商的传统,物产的描述就比较注重其形态出产,对商业价值几乎不怎么叙述。

以上所举在商农之别上有所体现,而日本《台湾志》中令人惊异的是,题为“台湾志”实际上包含着占领台湾后如何经营台湾的建言,如物产中“糖”这项的说明尤其详细:

于台湾岛砂糖之制产地方,为台南府中央,南至恒春县之琅墧,北至嘉义县之北港,沿岸一带有多重之地,而此台糖为日本进口至物品中有最大之关系,一年日本进口约三四十万担,其价海关银达六七十万两之巨额。……彼之清商顺和号及英商怡记洋行之买办庄珍论等,颇有巨万之资本,十数年来,于本邦设打狗糖行之分店,迅速配送货物,至变现之步骤,自然有方便之法。有朝一日,本邦人与此等之清商竞争,非容易之事。应先派人至该地方,糖业上之要项为首,见习万般之事,以该地永驻之体会,设我国产之货物贩售店,得两三年之经验,然后定有人存徐徐着手之决心,只徒一时之轻进,却招将来之损失,此举非也。B12

在上述文字可以鲜明的看到这本《台湾志》已经超出地方志所限定的范畴,不是单纯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且为其日后经略台湾做准备,文中“本邦人与此等之清商竞争”可谓一语道破此本台湾志编写之目的,在1895年初占台湾之际编写,并非只为记述地方风物,更是作为日后殖民之参考,结合到这本《台湾志》的编辑对象是日军参谋本部,这样的记述会出现在方志中也就不难理解。

三、视察报告

《台湾志》中附有两篇“领事”B13的视察是其特色,但在马关条约之前,日本在台湾并没有设领事,可知名为“领事视察”,实则为间谍侦查。具体内容多为台湾生番民情,兹举几例进行分析。

某领事的生番视察:

此等人种如麻剌人,其色黝黑,眼光锐利,一见便知为热带蛮族,毛发全黑,生来如此,后背戴垂藤作馒头形帽子,衣服之上衣恰与我阵羽织无异,中衣以红线编织,以形如包袱之物缠其胫……虽为会长,其服饰无异,只穿指环数个,如外国妇人用之腕环二三个箝于两腕,且如我国小儿红线刺绣之胸挂,亦挂与胸前。B14

彼等(指生番)语言二三揭示如下文:

一(头口)二(撒于)三(齐宇丸)四(巴亚)

五(玛刚)六(特于)七(特头)八(西巴)

九(呔随)十(嗾卟)B15

文中所说都是“领事”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详细的描述了生番的服饰和语言,对研究生番的生活习性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又有:

支那人与生番人之关系,异于外国人与生番之意外亲密,之于生番支那人,数百年来同地相知,然与对外国人之优情相反,常不亲不和,至成仇敌。何也,余以为,外国人自古常多以信实友谊相交(闻荷兰人往昔建学校,教土民罗马数字云云),至于支那人初移住台湾至今日,常以狡智欺瞒生番利己,汲汲其间,本毫无友爱之心云云,自然生番发生嫌忌,遂以至相互仇敌,到底两者之间不见亲和。B16

因为日本侵占台湾的一个理由就是“番地无主论”B17,为了表明清政府对台湾生番教化不及,需要一些既成事实成为其侵占台湾的借口,而实际上,中国政府对台湾生番也是有所教化,有载清政府曾经在生番建立学社褒奖学进,而《台湾志》对此只字不提,只说红毛故事,可见其用心狡诈。

某领事的台湾视察:

由东洋政略见之,该岛之将来乃我国人今后最为必要注意之事,余此回巡视该岛之内部,视察物产之渊源及其他,实富饶惊人,金银铜铁为始,其他人民生活必用之物品,一应俱全,真可谓天赐宝藏之土地,今以充分之注意,尽内地之开拓,于东洋乃一大富饶之天地,此岛不难作之。……曾见荷兰人所筑炮台之古迹,二百五十余年前,我国人割据此岛,威力巨大,振南支那,辉名声于该岛之土民(荷兰人当时于战后赏士兵之功,赐士兵我日本之阵笠阵羽织,此乃无上之荣喜云云),追怀往事,又思今日振起我通商贸易之东洋,转而愤叹矣。B18

可以看出,尽管日本或以琉球岛民被杀为借口发难,或以生藩无主为理由出兵,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占领台湾获取其岛上富饶之物产,至此,这本《台湾志》的编写目可谓一目了然,名为地方志实为侵略,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结语

在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之前,日本军方已经着手编订《台湾志》一书,其侵占台湾之野心可见一斑。另外与清人所编《台湾志略》比较,在记述台湾历史方面,日人故意淡化台湾自古隶属中国这一历史事实,企图美化侵略。对于台湾的详细介绍则偏重于商业和贸易价值,其殖民掠夺意图不言而喻。最后所附两篇虽名为“领事视察”,实则为间谍非法侦查,内容方面更是一副侵略嘴脸,刻意丑化中国人形象。综上所述,此书虽名为地方志,实际上是日本军方为殖民台湾所作的先行调查,满是贪婪和侵略。

注释:

①资料来源: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近代资料馆,网址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767064,图书id00000042 8343,原文是日文,由作者翻译成汉文。

② 参谋本部是掌管日本陆军军令的机关,在1886年到1888年间也掌管日本海军的军令。1871年成立,原为兵部省陆军参谋局,历经陆军省参谋局、第六局、陆军省直属机构,最终定名为参谋本部。1945年9月,被美国占领当局废除。

③[清]李元春:《台湾志略》,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年。

④ 日本参谋本部编:《台湾志》,东京:八尾书店,1895年,第1页。

⑤ 日本参谋本部编:《台湾志》,东京:八尾书店,1895年,第63页。

⑥[清]李元春:《台湾志略》,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年,第1页。

⑦ 日本参谋本部编:《台湾志》,东京:八尾书店,1895年,第23页。

⑧(清)李元春:《台湾志略》,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年,第27页。

⑨ 日本参谋本部:《台湾志》,东京:八尾书店,1895年,第140页。

⑩(清)李元春:《台湾志略》,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4年,第36页。

B11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B12 日本参谋本部编:《台湾志》,东京:八尾书店,1895年,第118页。

B13 两篇视察的领事身份暂不明晰,本文只对其内容进行初步分析。

B14 日本参谋本部编:《台湾志》,东京:八尾书店,1895年,第86页。

B15 日本参谋本部编:《台湾志》,东京:八尾书店,1895年,第93页。

B16 日本参谋本部编:《台湾志》,东京:八尾书店,1895年,第99页。

B17 日本侵台的借口是“番地无主论”,即将清廷官员所表述的“生番化外,未便穷治”四字,曲解成“番地无主”,非中国领土,故日本可据而有之。

B18 日本参谋本部编:《台湾志》,东京:八尾书店,1895年,第200页。

猜你喜欢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日本强烈地震
探寻日本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黄金时代》日本版
Pets萌宠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