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泽敏
摘要:中苏决裂与北部湾事件是中国开始三线建设的导火索。工业基地(攀钢集团)的建设成为三线建设的重要环节。三线建设也被称作大规模的工业迁移,但由于工程的庞大和建设地点的偏僻导致后来企业的经营困境。对于一座拥有50年历史的资源型工业城市而言,单一的产业转型是必然的。近年来随着钢铁,攀枝花借地区的特色与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山地环境;传承机制;动态保护;城市转型
一、概述
作为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发展旅游产业,除了工业文明、本土资源、生态环境与气候特征之外,地域民族特色文化较少。工业文明主要是三线建设博物馆和象牙微雕钢城,也可以打造一些露天采矿地质公园;本土资源主要是苴却砚(苴却砚博物馆和苴却砚特色街区)和钒钛等;生态环境与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格萨拉景区、米易溶洞、充足的阳光(普达康养基地);地域民族特色文化主要是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
二、迤沙拉村旅游现状
图1迤沙拉村村落整体 图片来源:作者手绘
2005年11月国家公布了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迤沙拉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攀枝花市规划局邀请了清华城市规划设计院对该村落进行保护性规划设计和改造设计。2011年至2014年仁和区借两项资金对迤沙拉村进行民族新村项目建设,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葡萄产业工程;3.民族风貌打造;4.民族文化广场建设;5.道路建设;6.村容环境整治。此次建设资金较少与较分散,导致俚濮文化旅游打造太过粗糙。2015年仁和区开始讨论俚濮文化博物馆的建设。近年来通过仁和政府的一系列努力,整个基础设施取得一定的进展,建筑风貌和街巷空间得到一定的统一和形象升级。
三、“俚濮彝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机制与动态保护
1.山地特色迤沙拉文化遗产的传承机制
历史文化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推力,然而文化遗产在历代的传承途中遇到很多困难。如家庭传承中的传男不传女,传承人缺失;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族群的凝聚力越来越弱,导致人员的流失与分散,目前的传承人都是年老体弱,无法从事相关技艺,而年轻人一般都外出务工和求学,学习相关文化遗产的人逐年减少。
建立有效的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的制度建设,加大政府监管与部门协调。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仁和政府必须强化管理体制和有力的领导,将此项任务列入到日常事务中。组建一支文化建设管理梯队(梯队人员不能仅仅是政府官员,还必须要有文化研究人员),层层分解与把关,做好宣传、检查、奖惩和预警相关工作,最终形成一整套文化建设的管理体系。
(2)政策保障机制的配套。为增强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政府必须先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至于文化遗产能够顺利的传播与传承。迤沙拉村新建建筑必须符合俚濮文化特征,保证村落建筑风貌一致。
(3)将文化产业推到创新创意平台。2011年仁和政府资金的投入主要是泛泛而建,由于资金少,涉及区域大且面积广,所建项目大都太过粗俗。未将文化建设分期分步骤实施,先打造一些精品文化。如打造俚濮文化街区或俚濮文化博物馆,通过这些精品文化点再进行招商引资,甚至是聚集资金和聚集人气。
2.山地特色迤沙拉村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
以前进行的文化保护主要是静态模式,侧重实体本身。且保护的地区主要以平地为主,山地历史文化保护研究很少。在山地环境中村镇中的平面构成、街巷结构、民族风俗和自然风貌与平原历史文化相差大,涉及内容更复杂。动态保护是一种循序漸进的阶段式模式,将村镇的基础设施,历史文化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和有机更新,在保留整体风貌的同时维持社会网络的稳定结构和生活的真实性。
动态保护是强调以人为本和公众参与性的一种动态平衡规划,最终应该符合当代人们的生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俚濮文化迤沙拉村进行动态保护。
⑴自然环境的动态保护。深入分析迤沙拉村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和布局,划定保护区域并控制用地的无限扩张,以避免破坏村落的山水格局。保护村内名木古树和村落周边的生态环境。在建设中禁止大面积的破坏山体形态,最大限度的尊重与利用地形关系,营造出山地特色的聚居环境。⑵人工环境的动态保护。迤沙拉村人工环境最典型的是清康熙年间所建的木穿斗结构四合院,可以将原有文物功能转化为俚濮文化博物馆。如此一来不仅保护了建筑的原真性,还有效的利用了文化遗产建筑的价值。
四、迤沙拉村旅游发展
旅游必须要围绕以下问题来开展:看什么;住哪里;吃什么;玩什么。看俚濮文化特色街区、俚濮文化博物馆、赛装节和俚濮丝竹表演等;住彝家客栈及茶马古道驿站;吃彝加风味特色餐;体验火把节和葡萄采摘等。整个旅游打造以俚濮文化引导为主,依托村落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树立特色旅游的精品形象。
参考文献:
[1]刘丹凤.巴渝山地历史城镇动态保护方法应用研究——以重庆罗天古镇保护规划为例 长安大学.2009
[2]李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