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盈江县盏西镇农业发展现状

2015-12-17 15:35刘树芬蔡生高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

刘树芬 蔡生高

摘要:农业是第一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盏西镇是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城镇。近年,在农民群众的努力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含量低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生态问题,人地关系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其农业的优化发展。本文旨在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问题的解决对策,从而达到正确处理人地矛盾,促进农业优化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盏西镇;农业发展;农业布局;可持续农业

1.引言

盏西镇是盈江县第二大农业镇,是盈江县重要的甘蔗和油料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其农业的发展是盈江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盏西镇境内少数民族杂居,社会发育程度低,加之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其在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面临农业发展问题,要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道路,加强科学理论的研究。把农业发展理论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上,指导农业生产。利用先进的发展理论进行科学化管理和监督,促进盏西镇农业健康发展。

2.盏西镇概况

盏西镇地处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的东北部,距县城七十八公里。全境地形狭长,境内大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森林覆盖率大,生物资源丰富。盏西镇是盈江县少数民族杂居的农业大镇,且多数地区均属于由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初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群众观念落后,生产生存条件差。封闭的生存环境和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群众的生活生产思维方式。

3.农业发展的条件

盏西鎮拥有351.4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境内具有山坝并存的典型的地理特征,其中山地约占75%,山高坡陡,地理环境复杂。占25%左右的坝区,是典型的冲击盆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优越的土地资源,是盏西镇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同时具有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为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粮食作物提供充足的光热条件。槟榔江南北贯穿全境,还有麻牙河、新河、东洪河等较大河流,境内河网密布、水资源极为丰富。水资源开发潜力大,为坝区和低缓山麓地带的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盏西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8.8%。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数量较多,其的质量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盏西镇的农业生产以传统农作物为主,因此,悠久的农业历史和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也成为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镇政府的帮助下,完成改造农田、扩宽道路,改善土地质量和土地通达性,有利于农业生产实现初步机械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生产率,促进农业发展。

4.农业发展现状

由于盏西镇特殊的地理条件,坝区和山区农业发展区位的不同。在坝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以水田为主,坝区是盏西镇农业生产的主体地区,可以种植水稻、油菜和甘蔗等多种农作物;在山区,由于复杂的地理条件,不利于土地的开发,少许地区开发成旱地用来种植耐旱农作物,绝大部分山区发展林业、核桃种植等等。此外,近年镇政府大力加强农村交通建设,促进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生产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1 坝区农业类型

盏西镇之所以成为盈江县第二大农业乡镇,得益于其所在的坝区属于河流冲积盆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加之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在坝区以水稻、油菜、土豆等粮食作物和甘蔗、坚果等经济作物为主。在无霜期和无寒冬的气候条件下,坝区的农作物一般都能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因此,同一块农田在年内可以轮作,夏秋种植水稻,冬春则可以种植油菜和土豆。经过农田的改造和道路的修建,农机可以直接到达农田里作业,促使其农业生产手段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初步和小型机械化生产方式的过渡。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劳动效率,耕作技术的进步也增加了土地的单产量。此外,甘蔗和坚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日益增加。

4.2 山区农业类型

山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有商业林木、草果、核桃等经济作物。在靠近河流的山谷地带可以种植草果,草果是当地山区居民们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但草果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所以,无法得到普遍性和规模化的发展。最近五年来,盏西镇境内天然木材被大量砍伐,原始森林锐减。然而仍拥有大面积的人造林区。树种主要有杉木、西南桦、白杨树等商业林木,这些林业的发展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盏西镇总体农业的发展。

4.3 交通与农业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镇政府的帮助下,交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到2012年底,从盏西镇镇政府所在地的关上村到盈江县城的弹石路全面扩宽改直铺成柏油路。盏西镇还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建设道路,如盏西—腾冲公路、合作村弹石路工程、双龙村弹石路工程等。大力搞好道路建设,将大大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也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在一些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的交汇点出现了许多中小型的农产品物流站,快速推进了盏西镇与外界的物资交流、信息交流、文化交流和人才交流,有力地促进了盏西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4.4 家庭养殖业

由于市场需求因素和技术条件的制约,盏西镇的家庭养殖业难于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在坝区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和地势平坦的地理条件,可以发展零散的水养殖业,如养鱼、养鸭等;在山区,利用丰富的高山野生草场,可进行划区域放牧;在交通条件比较便利的地区可以圈养家禽和肉猪,及时供应市场需求。家庭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盏西镇农业发展的多元化、合理化。

5.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 坝区比例小、耕地面积少,难开发利用的山区比例大,自然灾害频发

盏西镇地势平坦的坝区只占25%左右,耕地比重小,人均农田少。大部分都是较难开发或不利于开发的山地,山势陡峭。加之,在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经常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不利于山区农业发展。此外,过度的降水强度引发洪水,导致洪涝灾害淹没低平的农田,不利于坝区农作物生长。

5.2 劳动力外流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大城市的拉力作用,导致大量农村劳动人口外流。盏西镇的劳动力人口减少,没有人力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5.3 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也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在山區,村民们修建公路砍伐天然木材,大面积的森林在锐减,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导致草果、核桃等经济作物被破坏,同时加剧了水土流失。在坝区,人们过度依赖化肥等有机农药发展农业,农药罐瓶的不合理处理,大量生活垃圾倾倒河流污染水土资源,使农田生态退化,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和农作物产品的质量,从而阻碍其农业生产。

5.4 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利于科学技术全面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由于地形地势、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山区的农业生产无法得到技术条件的支持。依然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生产技术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进,生产力水平依然低下。在坝区地势平坦,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经过农田改造、扩宽道路,坝区农业的生产在2013年实现了全面的半人工半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中小型农机具。但是尚未实现完全机械化。总体而言,农业生产效率低,粗放管理造成粮食减产,技术条件的成熟和推广还待进一步提高。

6.问题的解决对策

6.1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搞好农业发展必须按照农业环境的特点和自然规律办事,利用盏西镇山坝并存的地理条件,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建立农田保护区,严禁乱占耕地。合理使用水土资源,杜绝污染,避免浪费。在集镇和村庄加强卫生管理,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盏西镇化肥、农药、农用地膜的使用量将会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土地资源恶化,污染农业环境。对于这些问题,鼓励农民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科学合理地倡导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严格按照安全使用农药的规程科学。保护生态农业环境,积极示范和推广生态农业,加强植树选林,封山育林育草生态工程,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加剧,加强防治水土流失工程和农村新能源工程的建设,通过综合治理,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6.2 加强科学技术,转变生产模式,促进农业优化发展

盏西镇社会发育程度低,群众观念落后,生产生存条件差。长期处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短时间内农业经济无法得到质的发展。为了改变目前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必须加强科学技术建设,理论联系实际,把正确的农业发展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生活。加强对外开放,引进新技术新思想,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道路,转变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促使我镇农业生产向多领域、深层次、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温锐,游海华.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王宏燕,曹志平主编.农业生态学[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傅柳松.农业环境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
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机理及其立法启示
略论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之对策
常州农产品品牌建设实践问题研究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大数据在农业发展中的研究
无棣县现代农场设计
强化农业技术创新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浅论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创新理念
浅谈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