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警察语言沟通力的表征与要素

2015-12-17 20:07:11王力一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警务语言表达解析

王力一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论警察语言沟通力的表征与要素

王力一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警察语言沟通力是警察在与别人交往时关注、接收、记忆、解析及表达语言的能力。警察语言沟通力的表征是:对语言关注、接收、记忆、解析、构造的敏感、迅速、正确;语言表达符合规则、清晰、流畅、达意、适速、简要;能随机应变地使用语言,有感染力、说服力。警察语言沟通力的要素是:语言注意,语言感觉,语言记忆,语言思维,语言行为及其所产生的表情、声音、文字,语言意志与情感。

警察;警务工作;语言;沟通;沟通力

语言是人类交流信息、开展逻辑思维、学习积累知识的主要工具与最重要的信息载体。语言沟通是人之间通过语言交流思想信息的过程与手段;语言沟通力是与别人通过语言交流思想信息的能力,是通过关注、接收、记忆、解析别人语言及构造自己语言并表达出来的沟通信息的智能形式。警务工作需要大量使用语言与人沟通;警察与人合作,发现、获取、传递警务工作信息,完成警务工作任务,离不开语言沟通力。

一、警察语言沟通力的表征

语言沟通包括 “关注”、“接收”、“记忆”、“解析”别人语言与“构造”、“表达”自己语言两个方面。从智能角度说,语言沟通力是在意志与情感的参与下,对自己及别人语言的注意、感觉、记忆、思维与行为能力。明确以下警察语言沟通力的表征,有助于警察语言沟通力由弱到强的提升。

(一)对语言的关注、接收、记忆、解析、构造的敏感、迅速、正确

在警察与人交往中,“敏感”、“迅速”、“正确”地对别人语言关注、接收、记忆、解析,对自己欲表达语言在表达前在脑内构造出来,以利表达,是决定警察语言沟通程度与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警察语言沟通力的显著表征。如果在沟通中对语言关注、接收、记忆、解析、构造不敏感、不迅速、不正确,漏掉必要的语言信息,听不到、看不到、记不住、读不懂语言,歪曲解析语言信息的实际意义或者对表达迟钝、言不达意,语言沟通力便受得了限制。

对语言敏感、迅速、正确的解析与构造是警察语言沟通力的核心表征。语言是思维及信息的载体,在沟通中,别人的以语言为载体的思维与信息是需要警察在沟通中解析的,而自己欲表达的思想与信息在表达前是需要在脑内在内容、形式上进行构造。在沟通中对语言的解析与构造,是对别人的语言信息的分析与理解及对自己欲表达语言的预先脑内设计。没有对语言的解析与构造,别人的语言或成了无意义的符号,自己的表达或言不达意,也就无语言的有效沟通可言。如果听到、读到也记住了别人的语言,但是没有听懂、读懂或产生误解,必然忽略重要信息或造成对语言信息的误判,给警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没有构思好自己的语言就轻率表达,必然造成沟通的失败。

能够对别人语言与自己欲表达语言细致而快速的分析、判断与构造需要知识、经验与思维的深刻性与敏捷性。警察通过对语言敏感、迅速、正确的解析与构造,从语言本身的信息中派生出警察理解后的主观信息,并设计出巧妙多变、直捣实质的语言表达内容与形式,既可以揭示出语言表面信息之外的价值与意义,又能恰当传递信息,实现深刻、高效的沟通。警察通过语言善解人意,善表己意,不仅能听懂别人语言的表面内容,还能通过分析语言准确领会言外之意,解读出别人的性别、口音、伪装、暗示等很多信息,并构造出非同一般的表达效果,无疑是语言沟通力的核心表征。

(二)语言表达符合规则与警察职业素养的要求:清晰、流畅、达意、适速、简要

语言使用有语法规则、逻辑规则、发音规则及社交规则;能否在语言沟通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信息时符合这些规则,关系到语言沟通的效率及别人对沟通者的态度。而警察职业素养要求警察在沟通讲话内容上要找准切入点,一针见血地说到要点;在沟通态度、方式上要在细微处展现自己优良的工作作风;在用语规范上,要依据法律法规,善用法言法语,以理服人。“规范的用语表达和对法律的引经据典是一位优秀的民警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警察职业素养最直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民警在处警工作中的语言表达”[1]。在警务工作中,能够正确按照语言规则清晰、流畅、达意、适速、简要地使用语言去沟通,才能实现语言沟通的高效率与高效益,是警察语言沟通表达力的基本表征。

清晰、流畅是语言沟通力必须具备的表征。如果在表达时口齿不清、不流畅,口吃、结巴、发音含混不清,必然降低语言表达效率,造成别人对语言内容的误解。

达意是沟通表达的基本要求。表达的语言必须与想要表达的思想、信息内容一致。语言是思想的再现、逻辑思维的工具、信息的载体,如果不能使用语言有效地表达想要表达、需要表达的思想与信息内容,即不能“达意”,语言表达就失去了意义。语言表达达意,包括操作各种电子设备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警务工作信息,体现了警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警察应该通过不断学习与训练,增长正确表达的能力,尽力消除语不达意情况的发生。

适速、简要是提升沟通效益的必要保障。沟通时语言表达速度要适合需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快的时候表达慢是语感迟钝,该慢的时候快是不适宜;言简意赅是语言沟通技巧良好的体现,“罗嗦”与“磨叽”是与语言沟通效率背道而驰的。警察“适速”、“简要”的语言表达,能与别人恰当地沟通,使别人在短时间内准确领悟自己的思想意图,节省别人时间,也节省自己时间。

“清晰”、“流畅”、“达意”、“适速”、“简要”不仅决定于语言沟通表达是否符合语言规则,还决定于语言思维、语言行为等诸多方面。“简简单单的用词说话,很容易就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单看是一句话的分量,却包含有丰富的信息……往往会决定警务工作能否成功”[2]。

(三)能随机应变地进行语言沟通

能“随机应变”地使用语言,是警察在对语言敏感、迅速、正确关注、接收、记忆、解析、构造的前提下,能恰当变化、恰如其分地利用语言的内容与形式,实现沟通目标。

表达不注意区分办事场合,说话不注重现场人物关系,不考虑当事人感受……没有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表达观点,引起沟通对象的抵触,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新的不利局面的出现。警务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是警察与别人互为传递思想,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能使警察在警务工作中事半功倍。根据不同的对象及其表达语言的内容与样式,决定自己沟通时说话的内容或样式,才能实现语言沟通应有的效果,如对犯罪嫌疑人与对同事在沟通时在表达内容、声调、语气、态度上一般不能相同;对有的对象需要威慑,就应该采用口气严厉、内容严肃的语言;如果采取的语言的内容与样式不当,与回应的要求不匹配,则表明语言沟通力不够好。

(四)语言表达具备感染力与说服力

沟通时语言有“感染力”、“说服力”才能善辩、打动人,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实现沟通目的。比如有时需要热情地甚至急切地说话才能打动对方,感染力与说服力是警察语言沟通力的高级表征。

警务工作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警务工作中的沟通需要警察表达有感染力与说服力,调查时,需要警察说服被调查对象配合调查,讯问时需要说服犯罪嫌疑人认罪伏法、交待问题;案情分析时需要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等。语言表达能准确客观地反映问题,对事实分析得有理有据,同时做到这两点能让沟通对象切身感受到警察的公正与规范,从而愿意与警察谈论过多内容,接受警察的处置。

二、警察语言沟通力的要素

警察语言沟通力由语言注意、语言感觉、语言记忆、语言思维、语言行为、语言意志、语言情感及语言表达的内容与形式组成。

(一)语言注意与语言感觉

语言注意与语言感觉是语言沟通力的决定要素之一。语言沟通首先需要对语言的“注意”与“感觉”。在沟通中,如果不能积极注意、感知别人语言的形式与内容,必然对语言不敏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在沟通中漏掉必要信息,丧失或降低语言沟通力。

注意发现语言及有效地通过倾听、阅读等感觉语言,决定于获取与表达语言信息的欲望、动机及灵敏的感官与思维。欲望与动机直接促成了对语言的关注,形成注意力,而灵敏的感官与思维决定语言注意的分配、转移及在沟通中对语言接收的清晰性与范围。没有注意力,引发不了对语言的感觉与思维,对语言的接收、记忆、解析、构造、表达能力都会明显降低,即没有语言的敏感性沟通。

语言感觉主要包括语言听觉及语言视觉。有经验的警察能够通过对少量语言的感觉接收,使之成为圆满完成警务任务的关键;口语是警察语言沟通时大量接收的语言形式;视觉语言包括文字、符号、标记等语言信息。如果对语言的感觉不佳,即对语言无法接收或接收得不清楚、不全面,必然不能在沟通中正确接收语言信息、漏掉必要的警务工作信息。

警察必须锻炼沟通中的语言注意力及听、视觉对语言的敏感性,在沟通中要认真专注细听、细看,敏感地发现、感觉语言信息,尽可能发挥感官在语言沟通中的作用。

(二)语言记忆

记忆是人类智能的关键要素之一,语言记忆是存储及回忆语言的能力。能够在警务工作中对接收与使用的语言准确而持久地记忆、在需要时调出使用,是警察语言沟通力的基本要素,语言的接收、构造、表达都需要记忆的保障。

在语言沟通中,没有记忆,就无法在脑内存储语言信息,接收的语言信息立即消失,就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没有记忆,思想便不能被固定在脑内,就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没有记忆,记录、操作语言的动作也无法形成熟练的技能。警察只有能够将沟通接收的及脑内构造的语言内容记住,并在需要时从脑内调出,才能使语言信息的意义被保持并扩大。如果对沟通的语言内容转瞬即忘,或是对必要的语言信息漏记、错记,警察便无法分析语言,使用语言沟通交流也失去了前提与依据。

警察应该通过内心复述等方式重温需要记忆的语言内容,以便在需要时调出使用。

(三)语言思维

语言思维是解析及构造语言的思维。解析、构造语言的思维能力是警察语言沟通力的核心内容。语言的应用不是机械的,必然参杂着应用语言者的思维。警察语言思维力越强,语言沟通越有效;警察只有运用思维去理解、诠释接收的语言信息,才能知悉其意义、价值;只有根据不同目的、对象,构造不同的语言内容与形式,才能合理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表达。在语言沟通中不断研究、分析、判断语言,这样才能做到“听话听音”、表达精妙。

判断 “对于语言来说至关重要”[3]。在语言沟通时,必然要不断对别人表达语言的内容、形式与意义进行解析、判断,对自己欲表达语言的内容、形式与意义进行构造、判断。如果离开思维的判断,警察对语言的释义将丧失,沟通就失去了灵魂,语言就成了空壳;对沟通对象语言的判断切中要害,能理清各种事件联系,讲话就容易说到点子上,这往往能促使问题高效解决;警察沟通时要通过思维抓住问题关键,将最主要的问题摆在首位沟通,避免讨论不痛不痒、不着边际的话;若沟通对象话题转移到无关问题,警察应根据自己的判断,及时将话题转移至主要矛盾上。如果警察与人交往时不能正确解析、构造相应的语言,如不懂专业术语、忽略表面语言暗示的实际内容、脑内预构语言内容形式不符合实际需要,必然误解语言信息、漏掉重要信息或不能充分利用语言信息,制约警察的语言沟通。

语言表达内容是语言沟通表达思想、信息的实质。语言表达形式是帮助沟通者表达内容的语言外形,包括语言表达速度、音量、音色等样式。警察的语言沟通力,离开语言思维所确定的内容的准确与形式的恰当都是不行的。

(四)语言行为及其所产生的表情、声音、文字

语言行为是倾听、说话、阅读、写作、操作等语言行为,包括语言接收行为与语言表达行为。倾听、说话,阅读、写作、操作都需要行为,没有相应行为,语言沟通必然无法完成。

语言接收行为包括沟通中的倾听、阅读、操作等行为,语言表达包括口语表达、写作或操作记录表达及体态语表达。警察在沟通中所使用的一切动作、表情、词汇、语气都是警察自身素养的全面反映,沟通中只有关注语言表达的行为方式及细节,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局面与结果。

“如果没有唇、舌、声带的精确的运动,就不可能想象人的语言活动”[4]。“在言语活动中,声带、舌与唇的精确协调运动,是语音知觉的重要条件”[5]。靠声带振动、口腔共鸣发出符合语言规则与情景需要声音的行为,是口语沟通表达的基本要素。哑巴、口吃等发音行为障碍,必然也会制约沟通表达。

俗话说:“好汉出在嘴上”。警务工作的大部分力量是用在访问谈话中,在绝大部分处境中访问谈话是主要的情报来源。典型的谈话貌似简单,新手们往往容易忽略谈话的技巧。警察在起初的工作中必须尽最大努力,深入了解讯问谈话的有效方法。在警务工作中有效地通过“说”将自己的思想用声音描述出来让别人知道、传达信息的语言沟通行为,是警察语言行为的重点。

警察如果不善表达行为,必然不能有效通过语言沟通处置警务工作中的各种事件,无法胜任警务工作工作。对沟通的警察来说,小到一个微妙的表情、一句不经意的话都会左右警务工作的完成效率,警察一定要注意自己在沟通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细微处展现自己的优良工作作风。

警察应该通过练习口令、朗诵等方法,锻炼自己的发音行为,做到发音行为清晰连贯,才能根据不同需要使用不同语调,使自己在工作中发声语言有感染力、感召力、亲和力、威慑力及随机应变力,有效地解释、争辩、抒情、劝戒、驳斥、说服甚至威慑。

此外,快速、准确、清晰的写作或操作电子设备记录获知与表达语言包括电子语言的行为及在必要时使用“体态语”表达、沟通的行为,也是警务工作中沟通信息、线索、证据,灵活表达思想的重要行为。警察应该苦练阅读、书写、操作语言行为的快速准确与规范性,在警务工作中用熟练、恰当的行为,展现语言沟通力。

(五)语言意志与情感

语言意志、情感是语言沟通的支撑与动力。首先,意志是语言沟通时的精神支撑,是一种稳定、坚持的心理态度。如果没有这种态度支持,对语言的关注、接收、记忆、分析、构造与表达就失去了动力。警察在沟通时没有坚定的意志,就不可能积极地组织语言、策略地用语言去发问与说服,也不能认真分析对方回答的内容从而得到准确的解析。人不同于机器,人是需要精神动力的。语言是需要“意志”要素驱动并维持。警察在语言的关注、接收、分析、构造、表达时,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意志,才能使语言沟通获得最好效能。

其次,人的语言沟通力离不开情感的参与。缺少情感,警察即缺少关注、接收、分析、构造与表达语言的活力,语言沟通就会缺少或失去敏感性、流畅性、感染力、说服力与随机应变力,语言沟通力将受到制约。警察只有情感适当,才能用恰当贴切的语言表达拉近与被沟通对象的距离,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搞好警务工作。

[1][2]彭程.处警工作中的语言技巧应用分析[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5):151-152.

[3]语文备课大师.如何提高语言表达力[EB/OL].(2013-12-29)[2015-04-22].http://ds.eywedu.com/weiren/mydoc232.htm.

[4][5]好搜百科.动作[EB/OL].(2013-06-21)[2015-04-22].http://baike.so.com/doc/6346182.html.

On the Representation and the Elements of Police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bility

Wang Liyi
(Jilin Police College,Changchun Jilin 130000)

Police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bility involves attention,reception,memory,analysis and expression of language in communication.Its representations are:sensitive,apt and correct linguistic awareness,reception, memory,and structure;correct,clear,fluent,expressive,moderate and concise linguistic expression;linguistic adjustment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using appealing and convincing language.The elements of police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are:linguistic attention,linguistic sense,linguistic memory,linguistic thinking,speech acts and the accompanying facial expressions,voice,text,linguistic will and emotion.

police;police work;language;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ability

D035.3,H08

A

1671-5101(2015)03-0064-04

(责任编辑:王泓)

2015-04-16

王力一(1965-),男,辽宁铁岭人,吉林警察学院讲师,二级警督,刑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刑事侦查学。

猜你喜欢
警务语言表达解析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20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商周刊(2017年12期)2017-06-22 12:02:01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相机解析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4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察技术(2015年4期)2015-02-27 15: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