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顺长
数学作业的练习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算算写写,而应是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切实起到“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了一些尝试,愿与大家共勉。
一、注重因材施教,自主选择练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布置不同的作业。为此,我们老师要进行作业的分层设置,但这样无异会加重老师的负担,不利于长期操作,我们可以把作业分为基础性和拓展性的作业两部分,优等生要求两部分都完成,中等生要求完成85%以上,学困生只要求完成基础性的作业。在实际的操作中,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注重生活实际,优化作业设计
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景的学习。如,在学习圆柱的侧面积时,我让学生观察自己村里祠堂中圆形的柱子,看清涂漆的是圆柱的哪一面……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三、改善作业环境,注重校内练习
作业的环境不同,作业的效果就大不一样。由于心态不同,学生在两种不同环境下完成作业的正确率、书写工整度等都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可以把绝大部分作业放在课内完成,少数作业安排在课外,这也是解决学生作业低质、拖拉、抄袭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努力改进教法和学法,精讲精练,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留足作业时间。我的做法是课堂作业本基本要求在课内完成,回家只完成一般基础性的题目,节假日则多是操作性的作业。这样一来学生完成轻松,而且有质量,作业不在多,在于精良。因此,我们少布置家庭作业,多让学生在学校内完成,这样师生之间反馈也快,纠正也及时,更利于作业质量的提高,同时也真正地给学生减负了。
四、改善批改形式,注重情感交流
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在作业批改中我们不能简单的一对一错,应该有交流,这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交流平台!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学生见到的不外乎勾号和叉号。这种终结性的评价,学生很难找到错误的症结。而且,如果学生看到太多的叉号时,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都会受到打击。为此,在批改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批改符号变一变如,√:全部正确;☆:很有创新;?:解题过程中错误的部分;⊙: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这样长此以往,当学生熟悉了每一种符号的意义后,他们不再为刺眼的红叉而心惊胆战,他们更愿意从错误的原因出发,找出解决的办法,注意力自然就集中到了题目上。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以上这些细小的改变,却能带来不小的收益,作业的优化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