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书祥,周轶枫,张丹生
(商洛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陕西商洛726000)
商洛市社区体育交流现状调查
朱书祥,周轶枫,张丹生
(商洛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陕西商洛726000)
运用问卷调查、走访交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商洛市社区体育交流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商洛市社区体育交流主要场所是广场、公园和运动场,项目以广场舞、球类和棋牌为主。基层体育组织不健全,交流机制缺乏,有组织的体育交流活动开展较少。建议: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及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各级体育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体育交流活动,搭建社区体育交流平台,努力营造群众健身氛围,确保社区体育交流活动有序开展。
城市社区;体育交流;商洛市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自新型城镇化建设至今,商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同时,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伴随的是更高的精神追求。现代商洛居民,与大都市人一样,在享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方便中,一样的感受着城市的繁华与文明。过去那种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已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渐蜕变[1-2]。
城镇化进程,改变了旧城区的传统格局,一些功能区得到了重新划分。由于体育基础设施配置不尽合理,如文化教育区域体育设施相对齐全,生活住宅区域健身场所也较为齐备;而旧城区、商业区、工业园区等,体育设施建设不尽完善。这种状况影响居民的健身活动,妨碍了社区体育交流的开展。导致健身“赶场”现象时有发生,以致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不均衡,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受到限制。为进一步加强社区体育组织和管理,营造社区体育活动氛围,激发居民健身热情,充分展示社区的精神风貌,提高居民体质健康水平,应该对社区体育交流状况进行调查。通过研究和分析,建立科学可行的社区体育交流机制,进而推动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更好地服务于居民的健身活动。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个目的而进行的[3]。
1.1 研究对象
以商洛市辖区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包括商州区8个、山阳县4个、洛南县4个、镇安县3个、商南县3个社区。共计22个社区,600名居民。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城市社区体育方面的资料,作为研究的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体育社会学专家的指导下,设计城市社区体育交流问卷调查表,随机向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600份,收回581份,其中有效问卷568份(男性241人,女性327人),问卷回收率为96.8%,有效率为94.7%。
1.2.3 实地考察、访谈法
利用双休日、法定节假日或傍晚,奔赴市县(区)体育主管部门、社区、街道办,对社区体育交流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对相关社区负责人、居民进行采访,对主管群体工作的领导进行访谈,将得到的访谈、考察资料,归纳整理存档,为研究做准备。
2.1 调查对象的年龄特征
表1显示,研究对象年龄在30-60岁的占76.4%,60岁以上的占12.5%,30岁以下的占11.1%,调查对象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30-60岁的人处在工作状态,是社区体育交流的主要参与人,是社会的主流,既代表着广泛民意,又反映了社区体育交流的真实状况。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虽为两成多,却能从另一个方面了解社区体育交流的状况。30-60岁的人,家庭稳定事业有成,生活压力比较小,就身体状况讲,有健身的需求,同时又有空闲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他们是社区体育交流的主力军。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家庭事业并未稳定,上要赡养老人,下要照顾小孩,生活压力相对较大,从体质状况来说比较健康,健身需求并不强烈,是社区体育交流的潜在力量。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受年龄、体质、气候、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休闲的倾向大于健身,是社区体育交流的补充力量。
表1 调查对象的年龄特征(n=568,下同)
统计结果发现,参与问卷调查的男女性别比例分别为42.4%和57.6%,存在一定差异,符合商洛市实际。商洛市地处山区,经济比较落后,部分青壮年男性外出务工,女性居家操劳是传统习惯。
2.2 居民对社区体育交流的态度和动机
在体育交流兴趣上,有62.3%的人感兴趣,23.5%的人一般,13%的人特别感兴趣,不感兴趣的人仅占1.2%。表明对体育交流有兴趣的占75.3%,是大多数人群。因此,社区体育交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居民热爱体育运动,乐于与其他社区居民进行体育交流。
在体育交流动机方面,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占57.2%,以健身为目的的占55.8%,减肥塑身为目的的占18.7%,其他目的仅占2.8%。说明社区居民进行体育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和休闲娱乐。现代城市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人们家庭幸福,安居乐业,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精神追求,强身健体,提高健康指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是很自然的事。
2.3 社区体育交流现状
2.3.1 社区每年体育交流状况
表2显示,社区间每年很少有体育交流选项的比例为69.2%,没有体育交流选项占比为7.2%,二者之和达76.4%。由此可见,商洛市社区间很少开展体育交流,即使有一些体育交流活动,也是在民间,表现为个体行为。调查发展,由于缺乏交流平台,交流机制不健全,有组织的规模性体育交流很少进行,因而可以推断,政绩工程中淡化了社会文化建设层面的考量,导致各级政府,乃至社区轻视体育交流工作的现状[4]。
表2 社区每年体育交流状况调查
2.3.2 社区体育交流项目及场所
表3显示,通过球类、广场舞、运动会、龙灯和棋牌进行交流的比例依次为:25.5%、48.1%、25.2%、18.8%和23.9%。广场舞占比最高,球类和运动会分居第2、3位,棋牌、龙灯排4、5位。调查了解到,女性是广场舞的主要人群,青壮年则是球类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棋牌项目中,男女都对牌类感兴趣,而男性对棋类较为热心。要说明的是,作为集体项目的运动会、趣味运动比赛和龙灯社火,是参与人数多、项目全,最能体现社区精神面貌、竞技水平的规模性体育交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急剧加快,人们体育健身愿望愈发强烈的今天,应该是广为开展的活动,但结果显示,居民对此类项目的关注度并不高,这说明社区的组织引导、开展氛围存在一定的问题[5]。
在交流场地选择中,广场、公园和运动场,占89.3%,住宅区域占18.8%,登山的占14.8%,收费场所仅占9.4%。可以看出广场、公园或公共运动场是体育交流的首选地。这一结果表明“人们对社会群体的认同感、亲和感增强了”[6]。选择住宅区域的主要是老年人,这是受年龄、安全及身体状况的影响。登山的主要是青壮年,在收费场所的主要是中青年人,40岁以下的占多数。“这与不同年龄群体的消费观念有关,同时与不同年龄阶段所承担的社会、家庭责任和义务有关系。”
表3 社区体育交流项目及场所(多选)
2.3.3 社区体育交流形式
表4是社区居民期待的体育交流形式:联谊赛57.7%居第一,单项赛41.7%次之。这两种形式简便易行,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社区所在地就可以举行。相比之下,运动会、俱乐部形式的渴望度较低,这说明,规模性的交流活动难以组织,缴费形式的俱乐部交流还不太活跃,这或许受场地、经费、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入经济发展,忽视了居民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考虑,造成体育文化交流不够,互动不足,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7]。
表4 社区体育交流形式(多选)
2.3.4 社区体育交流频率
表5显示,社区居民希望每季度进行一次体育交流的占43.8%,每月进行一次交流的占28%,二者之和占71.8%。表明社区应至少每季度举行1-3次体育交流,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和精神需求,因为体育交流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更是一种精神需求[8]。
表5 社区体育交流频率
2.3.5 社区体育交流季节
表6显示,在体育交流季节选项中,有35%的居民希望在传统节日进行,有25%的希望随时进行,40%的人希望在法定节日或农闲季节进行。由此可见,利用法定节日或农闲时节,或传统节日举行社区体育交流,最符合居民的愿望,因为在这个时候,他们最轻松,最快乐、最开心,也是与家人一起享受欢乐的时刻。
表6 社区体育交流季节
2.3.6 社区体育交流时间
表7显示,在体育交流时间方面,有32.7%的居民选择在1 d内举行,30.3%的选择在2 d内举行,27.8%的选择在3 d内举行,以上三项之和为90.8%。据此说明,社区间体育交流应在1-3 d内结束。这说明社区居民虽然有一定的空闲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但工作和家务仍占用着主要精力,这也反映出现代城市生活给居民带来的一些变化[9-10]。
表7 社区体育交流时间
2.3.7 影响社区体育交流的因素
表8显示,在影响社区体育交流因素中,无人组织、无活动场地、无人参加、无体育经费和不懂技术,分别占39.1%、60.8%、4.3%、73.9%、45.6%。在影响因素中,无活动场地和无体育经费占比例最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体育健身和交流活动是社区居民的基本需要,也是民生工程。无人组织和不懂运动技术占比例也不容忽视,因而还需要体育主管部门,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与配备力度,在体育组织、技术指导方面下功夫,以满足社区居民健身需要[11-12]。
表8 影响社区体育交流的因素(多选)
3.1 结论
3.1.1 居民对体育交流的认知
商洛市社区有广泛的群众体育交流基础,社区居民热爱体育运动,乐于体育交流,体育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和休闲娱乐。
3.1.2 体育交流项目和场所
联谊赛、单项赛是社区间体育交流的主要形式。广场、公园和运动场是体育交流的主要场所。主要项目是广场舞、球类和棋牌。有组织的体育交流,如运动会、趣味运动比赛、拔河、龙灯社火等,很少开展。
3.1.3 体育交流时间、季节、频率
绝大多数居民选择法定节日或农闲时节,特别是传统节日进行体育交流,每季度进行1-3次体育交流比较合适,时间不宜过长,应在3 d以内结束。
3.1.4 体育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
商洛市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经费投入不足,体育法规不完善,基层体育组织不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
3.1.5 体育组织和管理
商洛市社区间每年很少进行体育交流,即使有一些交流活动,也是在民间,表现为个体行为,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社区间体育交流意识不强,交流平台缺少,机制不健全。
3.2 建议
3.2.1 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努力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市县两级政府特别是体育主管部门应重视社区体育工作,注重居民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要把体育工作放在辖区总体工作目标之中,纳入考核范畴。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街头广告、社区宣传栏等媒体,广泛宣传国家全民健身条例和相关体育法规,增强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提高体育运动认知,让每一位居民都认识到体育交流的作用,体育锻炼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参与体育交流活动。
3.2.2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
针对商洛市民的体育健身特点,政府部门应重点规划球类场馆、游泳馆、广场公园、健身长廊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县区体育中心应有计划地举办运动会、单项赛、趣味赛、拔河赛等有组织有规模的体育比赛,利用传统节假日举行龙灯、社火、舞狮、武术等传统赛事。努力做到天天有锻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季季有交流的社区体育交流新常态。在赛事安排上要顺应群众的意愿,一般应在3 d以内结束。在体育场馆、各种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结合,避免出现形象工程,确保各项工程看得见用得上,保证民生工程确实惠顾于民。
3.2.3 健全社区体育组织、构建社区体育交流机制
在市县体育主管部门宏观指导下,积极培育、扶持社区自治性体育组织,成立社区体育协会。各社区要精心挑选一批有运动技术、有组织能力、有一定责任心并乐于奉献的体育骨干,成立社区体育协会。骨干成员包括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借力上级体育主管部门和社区委员会,负责社区体育良性发展、促进社区和谐,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群众体质健康水平,推动全民健身,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协会依托大众,服务大众,定期举行体育盛会,培训体育骨干,进行健身方法指导,制定社区体育交流计划,建立社区体育交流长效机制。为保证协会工作正常运转,社区委员会和街道办应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协会接受社会赞助。
3.2.4 依托学校体育资源、实现体育资源全民共享
现阶段相对于社区,各级学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体育资源方面有相对优势。他们可以利用其体育设施优势,向社区提供训练和比赛场地,发挥其人才资源上的优势,为社区培训体育骨干,进行健身指导,帮助制定社区体育工作规划等。利用双休日或课余时间让学生进社区,实现学校社区互动,达到既增进友谊,又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
3.2.5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采取政府购买体育服务
在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学校优势体育资源作用发挥尚不到位的情况下,不妨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实现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向社区开放,或采用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方式,来满足社区体育交流的需要。公共体育服务既包括社区体育赛事与活动的组织、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还包括体育信息共享、健身服务与指导、体质监测等。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要求,也是地方政府为民务实的民生工程。
[1]魏争光,冯涛,肖鹏.我国西北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4): 56-61.
[2]杨建设.我国西部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455-457.
[3]彭长锦.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7):12-15,22.
[4]廖军.湖南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7(3):20-22.
[5]朱书祥.王健.陕南地区城镇居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24(5):704-706,712.
[6]朱书祥,任晓冬,杨丹亚.商洛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现状调查[J].商洛学院学报,2011,25(6):85-90.
[7]陈新生,楚继军.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1):29-33.
[8]李先勇,朱书祥,赵亚龙.陕南城镇居民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20(5):87-89.
[9]邱宗忠,周涛,赵敬华,等.3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动力机制构建要素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1,32 (5):54-56.
[10]陈新生,楚继军.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1):29-33.
[11]胡水艳.广州市社区体育建设与发展存在问题的探讨[J].体育人文社会学,2013,3(11):123-124,135.
[12]郝斌,刘安清,甘宏玲.武汉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20(3):81-82,85.
(责任编辑:李堆淑)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Sports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in theShangluoCity'sCommunities
ZHU Shu-xiang,ZHOU Yi-feng,ZHANG Dan-sheng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Division,Shangluo University 726000,Shaanxi)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visiting and conversation,and the filed study were adopted to investigate and study the sports exchange situation between the communities in Shangluo,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communication places are took place at the squares,parks,and other public sports ground,with the main exchange program focused on the dances,ball games and chess or cards,meanwhile,the grass-roots sports organizations are not perfect,and lacking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organized sports communication.It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sports political instructor,improve the sports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conduct the community activities in a planed and systematic way,construct the platform for the community sports,create the community-fitness environment and ensure the sports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were disciplined carried out.
city community;sports communication;Shangluo city
G812.4
A
1674-0033(2015)06-0088-05
10.13440/j.slxy.1674-0033.2015.06.021
2015-11-16
陕西省体育局常规科研项目(14014)
朱书祥,男,陕西山阳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