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这种简单的双向互动模式。学生才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发和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科教材的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事先设计好的自学提纲,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思考问题提供一个线索,学生在教师的提纲的指导下,通过自主读书,找寻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甚至是答案,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由于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样的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又可以通过自主读书、自主讨论或师生间的共同讨论来实现,从而感觉到“心理安全”,因此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较大限度地表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1)海底有哪些动物发出的声音呢?(2)海底植物的差异究竟有哪些?(3)海底的地形怎么样?有哪些矿物?又如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时,我设计了:(1)从哪儿看出人们很爱惜花草树木?(2)阿联酋人们是怎样建设绿洲的?(3)阿联酋人们为什么这样做?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自主学习,体会、理解课文,酝酿内心情感,很快完成了学习任务。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愈来愈多地发现这一途径的不谐和音符:教师出示的精心设计的自主学习的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过多地拘泥于此类问题的思考以及怎样回答这几个问题上,甚至认为完成自学提纲就达到了学习目的!因此我认为:这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教学活动的初期有较强的先进性,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它在一定程度上会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育目标及教学内容,出示事先设计好的本节课的课题,启发学生根据课题通过思考、联想,发现本节课要掌握的部分知识点,强调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不但要学会这些知识,还要发现隐蔽的知识点,找出来理解它们,才能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总结的能力,利于学生更大限度表现与发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例如:在教学《晚上的“太阳”》一文时,我出示课题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一)太阳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呢?(二)晚上也有太阳吗?(三)晚上的“太阳”指的是什么?(四)为什么叫它晚上的“太阳”呢?然后教师提出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并注意发现课文中其他未显现的问题自主学习。有一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大雪天的晚上,为什么爱迪生的手心会攥出汗水呢?这时我没有简单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位同学会有这样的问题?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这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爱迪生的手心却攥出了汗水,因为他在为妈妈担心的同时还在努力地想着办法。从而学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爱迪生在十万火急的情况下能够临危不乱,急中生智。在这样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较多地展现了自我,充分享受到了“心理的自由”,获得了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感受到了自我的价值,因为他们自己发现了目标和问题,达到课堂上师生间心灵的无距离和谐发展。
可分为两个阶段操作:第一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等因素,有目的地选取一定标准的一章节内容或一篇阅读作品,不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学生则在没有任何框架和束缚的情况下,自己去体会教材、探究未知、合作学习,而教师也与学生一道,共同探究、发现、协同发展。第二阶段:教师在学生达到较高的自主学习水准后,充分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把较多的学习内容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理解、体会、评判、独立思考、探究、发现,以“无为”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为”!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统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作为师者我们要努力构建这样一种情境,让学生不带任何框框,不带任何偏见,在充分尊重教材读物的原创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究,发展学生独立见解的和谐教学模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