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荷秀 潘丽 卢再群
(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 318020)
实验中要用到的主要试剂有营养肉汤、营养琼脂、小牛血清。要用到的中药材有黄柏、栀子、佛手、何首乌、姜黄、细毡毛忍冬和杜仲。要用到的菌株有标准沙门氏菌、标准大肠杆菌、临床巴氏杆菌和临床大肠杆菌。
1.2.1 七种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提取液的成分主要是乙醚和浓度不同的乙醇。提取过程的相关数据见表1:
根据上表对中药材进行有效成分提取后,将滤液合并,真空浓缩,待其干燥后所得物就是中药提取物浸膏,计算浸膏得率。
1.2.2 中药提取物溶液的制备
采用少量二甲亚砜对浸膏进行溶解,以蒸馏水辅助定容,配置成生药浓度为1g.mL-1的原液,用流通蒸汽进行灭菌后放置到4℃的冰箱中保存备用。在使用之前,利用灭菌营养肉汤来稀释浓度,大约稀释到500mg.mL-1。
1.2.3 制备菌悬液
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划线接种保种菌液,37℃恒温环境中培养24小时,之后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将取出的单个典型菌落接种,在37℃的恒温水浴中震荡培养24小时候留作备用。取出八个装入4.5mL生理盐水的灭菌试管,第一个试管加入0.5mL活化菌液,之后的试管活化菌液浓度依次稀释10倍。用微量移液器取出稀释浓度不同的稀释液放到琼脂平板上,均匀涂布,考虑实验需要,每个浓度涂布三个平板,在24小时之后计数细菌数目,,将数目在30到300个之间的平板个数记录下来,并求出其平均值。最后将其稀释到106cFu.mL-1的细菌数。之后测定各个最小杀菌浓度MBC和最小抑制菌浓度MIC。
表1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相关数据
表2 七种提取物对4株细菌的MIC和MBC的值(单位:mg.mL-1)
由表中数据可以得知,在这七种药材中,抑菌效果最好的是黄柏,其提取物对临床巴氏杆菌的抑菌效果更好(表2)。
煎煮法是最为常用的传统中药提取方法,此外还有渗漉法、浸渍法和热回流法等等。煎煮法的优点明显,弊端也不容忽视,例如有效成分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一些不溶于水的成分,在浓缩过程中难度较大,易失效变质。所以保证中药药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选择恰当的提取方法。在本研究中,在中药中粗提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黄柏中的小檗碱、栀子中的栀子苷、佛手中的挥发油、姜黄中的姜黄素、杜仲和细毡毛忍冬中的绿原酸抗菌以及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采用超声法和乙醇热回流法来提取各类中药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为避免对有效成分的破坏同时采取真空减压压缩法。
选择恰当的提取方法可以更好的发挥中药抑菌的效果。与纯提药物相比,粗提药物成分复杂,抑菌效果相对较差。由本实验得,四川地区抑菌效果较好的当属黄柏和栀子,他们的抗菌活性比较强,论抗菌活性和稳定性则当属佛手,这几类可以对其抗菌机理和药效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了解,为其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张静,余加进,戴建辉,朱荣岗,徐艳梅,王红斌.中药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分析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
[2]韦翠萍,张熠,顾振纶.中药提取物FAC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06).
[3]李文龙,徐金钟,刘绍勇,程翼宇,瞿海斌.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5种中药提取物中水分含量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9(10).
[4]李春华.中药提取物在中药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展望[J].世界科学技术,2001(02)/
[5]洪韫嘉,肖晓峰,陈波,姚守拙.用HPLC法从中药中筛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