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富南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石河子市,832026) 高 飞
水沟分矿位于石河子市西南约75km。行政区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管辖。井田走向长约4 100m,南北宽600~15 00m,走向由南东转向北东呈弧形。地理坐标为东经85°39′32″~85°42′06″;北纬43°53′27″~43°54′36″。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85°41′17″,北纬43°54′01″。矿区范围内由五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1498m至900m标高。矿区面积约3.8992km2。
矿区煤层集中分布于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下亚组(J1ba),共含煤四层,其中三层为可采煤层,自下而上编号为A1、A2、A3;另一层在A2与A3煤层之间,在井田西部A3-A1联络石门中及前人施工过的ZK202孔分别见有厚度为0.70m及0.42m的煤层,其它二个孔均未见到该层煤。井田内3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为4.93m,均属较稳定煤层(见表1)。
井田内三层可采煤层之间均有砾岩、砂砾岩相间隔,水沟煤矿在主斜井东270m的石门中揭穿了A1-A3三层煤,从石门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三层砾岩、砂砾岩,A1煤层井下巷道已经贯通全矿区,A3煤层巷道也布满矿区的三分之二以上,所以井田内煤层对比是可靠的。各煤层特征叙述如下:
A1煤层:煤层为较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共有见煤点11个,其中10个点都是达到可采厚度以上0.75~2.26m;仅在井田西部边界外的ZK203孔中见到0.04m的不可采点。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矸,煤层顶板为砾岩、砂砾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岩性比较稳定。与A2煤层间距71.80~104.40m,平均间距81.12m。
A2煤层:煤层为较稳定可采煤层,见煤点11个,其中钻孔3处,井下巷道8处,全层最大厚度为3.17m,最小厚度为0.83m,平均可采厚度2.14m。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煤层厚度西薄东厚。煤层顶板泥岩砂质泥岩,岩性比较稳定。与A3煤层间距54.50~59.93m,平均间距58.08m。
A3煤层:煤层属较稳定煤层,共有14个见煤点,其中可采点13个,可采煤层厚0.76m~2.03m,ZK201孔见0.37m的煤层(可能打薄),但该处已被小窑开采成采空区,估计钻孔煤层厚度可能偏薄,本次资源量估算不采用该厚度,采用其它13个见煤点,最大厚度为2.03m,最小厚度为0.76m,平均厚度1.37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或偶含一层薄夹矸,煤层顶板为砾岩、砂砾岩,伪顶为泥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各煤层特征详见表2。
(1)各煤层性质基本相同。煤的颜色为灰黑色,黑色、暗淡无光泽,条痕黑褐色,断口参差状,节理不明显;A1煤层视相对密度1.36~1.41T/m3,平均1.39T/m3,;A2 煤层为 1.30~1.33T/m3,平均 1.32T/m3;A3煤层为1.31~1.32T/m3,平均1.32T/m3。
(2)宏观煤岩组份及煤岩类型
各煤层煤岩组份大致相同,以暗亮型煤为主,次为暗煤,条带状均一状结构,层状构造。
表1 煤层厚度统计表
表2 煤层特征一览表
(3)显微煤岩组份及显微煤岩类型
根据井田内三层可采煤层前人在生产井的1277水平、1380水平中分别对A1、A2、A3三层煤层,采用刻槽取全层煤样送新疆煤田地质局综合试验室分析化验。利用副样进行了煤岩鉴定,其宏观和显微煤岩特征均为暗煤。根据反射率测定其变质阶段:A1、A2为Ⅰ阶,A3为0阶。
A1煤层显微煤岩特征:有机组成主要有镜质组分,半镜质组分,隋质组分和壳质组分。镜质组分以无结构镜质体为主,无结构镜质体以基质体为主,局部也可见碎屑镜质体;半镜质组分主要以基质半镜质体为主。隋质组分以丝质体为主;壳质组分主要是小孢子体。矿物组成主要是黏土矿物;呈浸染状分布。煤岩组分含量见表。根据煤岩鉴定其显微煤岩类型为暗亮煤型,反射率测定其变质阶段:Ⅰ阶。
A2煤层显微煤岩特征:有机组成主要有镜质组分,半镜质组分,隋质组分。镜质组分以无结构镜质体为主,无结构镜质体又以基质体和均质镜质体为主;局部也可见碎屑镜质体;半镜质组分主要以基质半镜质体为主;隋质组分以丝质体为主,丝质体大多为氧化丝质体,局部也可见碎屑惰质体,壳质组分主要为小孢子体。矿物组成主要为粘土矿物,并含有少量的碳酸盐和黄铁矿矿物。粘土矿物呈浸染状分布。显微煤岩组分含量见表。根据煤岩鉴定其显微煤岩类型:暗亮煤型。反射率一测定其变质阶段:Ⅰ阶。
A3煤层显微煤岩特征:有机组成主要有镜质组分,半镜质组分,隋质组分和壳质组分。
镜质组分以无结构镜质体为主,无结构镜质体以基质体为主;半镜质组分主要以基质半镜质体和均质半镜质体为主;隋质组分以丝质体为主,丝质体大多为氧化丝质体,局部也可见碎屑隋质体;壳体组分主要为小孢子体。无机组分主要为黏土矿物。呈浸染状分布。根据煤岩鉴定其显微煤岩类型为暗亮煤型。反射率测定其变质阶段为0阶。
(1)水分(Mad)
煤层的原煤水分含量变化在1.16~4.10%,平均值2.78%;浮煤2.96~4.10%。平均3.35%。煤的水分低,属低水分煤。
(2)灰分(Ad)
原煤灰分产率为3.81~25.33%,平均11.48%,浮煤3.88~11.20%,平均6.89%。A1煤层平均灰分产率为21.14%为低中灰分煤外,A2和A3煤层的平均灰分产率均在10%以内,属低灰分煤。煤层在走向上灰分变化较大,西部灰分高于东部,浅部灰分高于深部。
(3)挥发份(Vdaf)
煤层的原煤挥发份产率两级值为36.68~64.13%,总平均值为45.71%,浮煤挥发份产率为43.25~45.63%,平均44.31%,挥发分总体变化很小。除1959年157队在该区施工的ZK202孔采集的煤芯煤样,经化验煤层原煤挥发分高达64.13%外,其它煤层浮煤挥发分变化在40~45%之间,为高挥发分煤。
煤中的有机质是煤的主要化学组成,其中碳、氢、氮、氧+硫等元素占主导地位,井田内碳元素的区间值是76.24~89.34%,平均80.09%;氢元素含量5.14~5.86%,平均5.60%,氮1.43~1.80%,平均1.72%;氧+硫12.20~16.34%,平均值13.95%,碳、氢元素含量与《煤炭化验手册》中我国煤的碳、氢含量的一般变化范围值对照,属长焰煤范围。
煤层中有害元素主要指硫和磷,它们对煤的储存和加工利用都非常有害,各煤层硫的平均含量都在0.5%以下,属特低硫煤;磷含量除A2煤层有一个点为0.014属中磷煤外,其余煤层均属特低磷煤,含量在0.001~0.006%之间。
3.4.1 煤的发热量(Qb.d)
发热量是煤质研究和评价动力用煤的一项重要指标。本井田煤层发热量普遍较高,原煤(Qb.d)两极值为25.09~36.17MJ/kg,全区平均高达29.34 MJ/kg,其中A1煤层两级值为25.73~26.55MJ/kg;A2煤层两级值为27.42~36.17MJ/kg;A3煤层两级值为25.09~32.49MJ/kg;按照煤发热量分级属中高或高热值煤。各煤层发热量值比较接近,变化幅度很小。
3.4.2 煤的粘结性
井田范围内前人及本次工作先后共测试粘结指数6个,数值测试数据为1~6,仅一个样为6外,其余均为1或4,按粘结性的四个等级比照,全区煤层绝大部分煤层为不粘结煤。
3.4.3 煤的低温干馏
本次工作未分析煤层的低温干馏,根据前人报告中叙述该井田内煤的干馏试验焦油产率A1为14.3%,A2为11.2%,A3为17.1%,A1、A2煤层为高油煤,A3煤层为富油煤。
3.4.4 煤灰成份
本井田煤灰成份以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含量较高为特征。二氧化硅两极值33.57~56.49%,全区平均49.44%、三氧化二铝两极值为13.30~27.45%,全区平均达23.19%,三氧化二铁两极值为3.02~8.72%,平均5.25%,氧化钙两级值为5.61~31.82%,平均12.82%,各煤层间变化不大,煤灰成分类型总体是以硅质为主,铝、钙质其次。
3.4.5 煤灰熔融性
煤灰熔融性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煤灰软化温度分级》MT/T853.1-2000对各煤层进行分级,井田内煤层属中等软化温度灰;依据煤灰流动温度分级标准,井田煤层属于中等流动温度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751-86),结合工作区煤层煤化程度较低的特点,煤种确定的主要指标是浮煤可燃基挥发份产率和粘结性指数,本井田各煤层挥发份产率普遍在43.25~45.63%,粘结指数1~6,结合碳、氢含量,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确定为41号长焰煤。该井田三层煤均属低变质的烟煤,煤层具有低水分、低灰分、高挥发分、特低硫、特低磷、中高或高热值、中等软化温度及中等流动温度灰等特征。
[1]宋汉疆.新疆准东煤田煤炭综合利用问题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8,(9):149-151.
[2]王平全,梁大川,崔茂荣,罗平亚.吐哈盆地西山窑八道湾煤层井壁不稳定机理探[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5,(2):5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