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帕金森病
无论是在朝阳初升的早晨还是在夕阳西下的黄昏,漫步在北京街头,你都能看到很多人在锻炼:散步、骑车、疾走,或者做着其他各种各样的运动。特别是在早晨,很多人会打太极,他们缓慢地移动,控制自己的呼吸,摆出各种姿势,看起来像在冥想。还有人会用倒着走和在鹅卵石步道上走路作为锻炼的方式。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锻炼对延缓帕金森病状有很大的帮助。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会造成显著的运动障碍。患者会出现行动不便、严重颤抖等症状。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的现代社会,帕金森病已是非常普遍。随着中国迅速进入老龄化,中国的帕金森病患者增长速度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因此,找到更好的方式治疗疾病,帮助患者恢复刻不容缓。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研究帕金森病的成因和治疗手段,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目前,对帕金森病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重要突破。
首先是治疗手段的升级。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变是大脑中负责产生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一类神经细胞的死亡。所以,一直以来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多巴胺替代疗法。目前,为病人提供多巴胺的方式在不断改进。口服药已有缓释配方,这使大脑的多巴胺能保持稳定的水平。另外,现在也有希望直接通过胃肠道输送多巴胺,这也能使病人摄入的药剂量达到平稳、适宜的水平,从而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当多巴胺替代疗法不起作用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脑深部刺激。现在这种疗法在中国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它能在白天使大脑恢复丧失功能的时间更长,且疗效能持续几年之久。
同时,医学界也越来越关注帕金森病的非运动性特征。除了运动障碍以外,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很多其他症状:抑郁、睡眠障碍、嗅觉能力丧失、便秘、起身后头晕等等。医生们也在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非运动性症状上来,试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只有我们进一步了解帕金森病的本质,才能研发出更好的治疗手段。如果我们只是治疗疾病的症状,就不能从源头上防止疾病的发生,且疾病一旦开始,我们也不能有效地阻止它的发展。
目前,学术界试图从基因遗传的角度研究帕金森病的成因。研究人员发现,帕金森病在某些家族中发病率很高,而在这些家族的基因中能找到引发疾病的基因突变。这种基因突变为了解细胞学中的神经变性指明了方向,也为找到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了线索。今年,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最激动人心的进展无疑是人们有望用朊病毒来解释帕金森及其他类似疾病(如多系统萎缩症)的病因。朊病毒是传染性的蛋白质,与普通的病毒和细菌不同。对帕金森病而言,尽管基因遗传因素的影响力很强,但大多数患者都是孤立病症,而且环境因素,比如感染都与发病有关。已经有研究人员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早有病菌引发帕金森的案例,如病毒性脑炎引发的帕金森病。
尽管帕金森病来势汹汹,但我们治疗病症的能力也在日益提高,对疾病成因的研究也不断得到突破,人们通过锻炼来预防疾病的意识也在增强。我们将继续努力攻关,而中国医学界也将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马克·哈拉特(Mark Hallett)
2015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国际联盟临床神经生理学会主席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人类运动控制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