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昊 刘长虹 叶 诚 孙良中 叶 俊
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脑血管损伤治疗方法探讨
吴 昊 刘长虹 叶 诚 孙良中 叶 俊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并发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脑血管损伤的有效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颅脑损伤并发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脑血管损伤患者46例, 回顾分析临床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2例,经介入球囊栓塞术治癒; 颈内动脉急性闭塞1例, 药物治疗3 d后死亡; 嗅觉丧失17例均未获得恢复; 一侧视神经损伤4例,2例手术后视力好转, 未手术2例视力丧失; 嗅神经损伤17例,动眼神经损伤4例,功能未恢复;面、听神经损伤18例,只有5例听力改善,急性颈内动脉闭塞,1例死亡。结论对创伤性CCF、视神经损伤,选择手术治疗可挽救部分患者神经功能。
颅底骨折;颅神经损伤;脑血管损伤;治疗
颅底骨折是常见的颅脑创伤伴发症,外伤性颅底骨折除了并发颅神经-脑血管损伤外;颅底骨折致骨折处硬脑膜破损常常发生口、鼻、耳大出血、脑脊液漏、气体入颅内形成气颅等。正确处理颅底骨折严重并发症,对及时抢救患者生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46例颅底骨折合并颅神经-脑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颅脑损伤552例患者, 其中并发颅底骨折致颅神经-脑血管损伤46例。46例颅神经-脑血管损伤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男女比例为1.6 ∶1;年龄2~76岁,平均38岁,以青壮年多见,占73.9%。46例患者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GCS 评分8分以下7例,GCS 9~12分24例,GCS 13~15分15例。9例患者继发严重脑水肿或颅内血肿,符合手术指征而进行开颅术。
1.2 致伤原因 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最为多见,共27例(58.7%),其次依次为坠落伤11例(23.9%)、挤压伤4例(8.7%)、摔伤3例(6.5%)、砸伤1例(2.2%)。
1.3 骨折部位 颅前窝骨折19例(41.3%),颅中窝骨折19例(41.3%),颅后窝骨折8例(17.4%)。
1.4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发生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2例,颈内动脉急性闭塞1例,嗅觉丧失17例,一侧视神经损伤伴视力下降或失明4例,一侧动眼神经损伤4例,面、听神经合并损伤8例,单纯听神经损伤10例。脑脊液漏者17例(鼻漏9例,耳漏8例);部分患者伴发肋骨、肢体长骨、脊柱椎体骨折等。
1.5 治疗方法 本组只有4例采用手术治疗。4例视神经损伤患者经X线和CT检查明确诊断,2~3 d后就建议患者尽快行视神经减压术,2例同意转院,手术减压术后视力保存;2例药物治疗无效失明。2例刮伤性CCF,在诊断明确,病情稳定下,伤后4周左右转他院行血管介入栓塞术而愈。1例急性刮伤性脑梗死,积极对症治疗3 d后死亡。其余39例采用药物治疗,主要为维生素B1,常规剂量,能进食者配合口服尼莫同30 mg,3次/d,直到出院。极少数使用申捷治疗。
2.1 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有4例患者转外院手术。CCF 2例,在病情稳定后期分别进行了介入球囊栓塞术治癒;2例视神经损伤者,在他院行视神经管骨折减压术,手术后视力好转。
2.2 药物治疗结果 除上述患者手术外, 其余患者一方面按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另一方面针对颅神经损伤采用扩血管、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1~6个月后随访。颈内动脉急性闭塞1例, 药物治疗后死亡; 嗅觉丧失17例均未恢复; 一侧视神经损伤4例,2例手术后视力好转, 未手术2例视力丧失; 一侧动眼神经损伤4例,未有完全恢复; 面、听神经合并损伤8例,未完全恢复; 单纯听神经损伤10例, 有 5例完全未恢复, 5例有好转。
颅脑外伤合并颅底骨折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颅底骨折占颅脑外伤的5%。颅底骨折大多发生于临近颅底骨平面的直接暴力,也可发生于间接暴力,如坠落伤时臀部着地而发生的枕骨大孔部骨折。前颅窝底和中颅窝底骨折易并发颅神经Ⅰ~Ⅷ损伤,后颅窝底骨折易并发Ⅸ~Ⅻ神经损伤,还可并发难以控制的口、鼻、耳大出血,其病死率高达40%左右。对于严重的颅底骨折致颅神经和重要脑血管损伤,应积极抢救患者生命和恢复患者颅神经功能至关重要[1,2]。
3.1 颅底骨折并发颅神经损伤治疗措施 颅底骨折按其解剖部位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按其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颅神经损伤型、脑脊液漏型、颅内血肿型、混合型、颅底破坏型[3]。我院在3年内收治由前、中颅窝颅底骨折伴发颅神经损伤有 43例,Ⅰ颅神经损伤17例,II颅神经损伤4例,Ⅲ颅神经损伤4例,Ⅶ、Ⅷ颅神经合并损伤8例,单纯Ⅷ颅神经损伤10例,未收治到后颅窝底骨折发生Ⅸ~Ⅻ神经损伤。本组共收治4例视神经损伤,2例在他院行视神经管骨折减压术,手术后视力好转,2例未去外地医院就诊而失明[4]。本组其他颅神经损伤都是药物治疗为主,采用积极的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的药物: 如申捷(GM-1)、胞二磷胆碱静脉点滴等,一般时间为2~4周或稍长时间。对于Ⅶ、Ⅷ颅神经合并损伤,是否急诊手术治疗仍有争议,一般临床观察3个月以上,无神经再生可能时考虑手术。而本组颅神经损伤几乎没有恢复,面、听神经只有5例稍有改善,只达到功能2~3级标准[5]。所以,颅神经损伤后, 手术或药物治疗, 仍需进一步探索。
3.2 颅底骨折合并脑血管损伤治疗措施 前颅底骨折致鼻腔大出血,大多因骨折线穿过颅底骨缝及裂孔的动脉、静脉或静脉窦引起,当骨折线越过蝶窦、海绵窦、蝶鞍或岩骨尖时,容易损伤靠近这些结构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动脉壁破口较大时可造成鼻口腔大量出血,患者往往来不及抢救而死亡。目前有很多医院开展血管内介入治疗,抢救成功率较以往明显提高。本组有2例外伤性CCF,在外伤后数日或数周岀现临床症状和体征,外伤眼逐渐外突,有血管搏动杂音和眼球活动受限,2例分别在伤后4周和6周进行介入血管栓塞技术而成功。外伤性CCF自愈机会不多,仅5%~10%,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血管内栓塞治疗简单可靠治愈率高,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6]。本组另1例颅底骨折发生血管栓塞致一侧半球大面积梗死, 又有严重颅重脑挫伤和少量颅内血肿,虽经药物扩血管积极抢救,终因高颅压致脑疝死亡。我们认为必要时仍需要去大骨瓣减压术是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颅底骨折并发神经-血管损伤机制复杂,临床医师必须仔细甄别、及时处理,对神经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1] 俞成叙,雷冠东,万冰,等.127例颅底骨折的治疗与分型[J].实用临床医学,2006,7(3):103-105.
[2] Gam YC, Charkravarty D, Flint G. Ring fracture of the skull base: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Br Neurosurg,2002,16(3):300-303.
[3] 王守森,朱青安,钟世镇. 颅骨构筑对骨折类型的影响—冲击实验[J].中国临床解剖杂志,1995,13(1): 58-61.
[4] 宋冬雷,周良铺,李士其.前颅底缺损重建的长期临床随访[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1):74-75.
[5] 廖陈龙. 创伤性周围性面瘫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8 (2): 90-92.
[6] 高超,陈新军. 三维成篮技术结合水膨胀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二例[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 29(11): 1152-1153.
(2014-05-25收稿 2014-12-29修回)
246001 安徽省安庆市石化医院神经外科
10.3969/j.issn.1000-0399.2015.0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