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施路径

2015-12-16 12:58:21李平权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培训职业

李平权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职院校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施路径

李平权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激励辅导员职业认同自我超越、提升高等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概述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分类和特征,分析了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从严格选聘、注重培训、建设品牌和完善制度的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随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不断发展,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老师来说,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工作实际,只有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才能促进和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1 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分类和特征

根据《辞海》解释,能力是指“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要的个性心理特征”,那么,职业能力就是指个体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智慧等来完成一定的职业任务的能力,也是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条件。人的职业能力是由多种能力叠加并复合而成的,它是人们从事某项职业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总和,也是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职业能力说明一个人在岗位职责方面胜任,是一个人在该岗位能否获得个人成就感的重要因素[1]。由此可见,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所必备的,以其拥有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智慧等为基础的,胜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多种能力叠加和复合的综合职业能力。

近几年,随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专家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分类和特征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结合辅导员的职业定义和职业范畴,对辅导员职业能力进行了梳理和规范,分别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方面的职业能力。并对辅导员职业能力特征描述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2]应该说,这是对上述相关问题研究的最全面最权威的概括总结。

2 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

从学生层面来看,辅导员职业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广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是否胜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无时无刻不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他们面临着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的极大考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社会组织形式、经济结构模式、就业创业方式和利益分配程式等日趋多样化,加之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大学生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社会实践乃至交往娱乐等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这些,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增添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和难度。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只有不断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建设,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2.2 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是激励辅导员职业认同自我超越的需要

从辅导员层面来看,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是辅导员个体成长自我超越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长期以来,由于辅导员没有明确的科学的职业定位,加之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普及和在校大学生人数的迅速激增,为了应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种种情况,但凡涉及到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思想、心理、事务、活动、就业、危机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交给了辅导员老师。辅导员成了无事不包的“勤杂工”和无所不能的“万金油”。而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限制或者就业的需要,近十年来入职的年青辅导员中有相当一些人的选择是情非所愿迫不得已,把辅导员当作是求职入门的临时岗位和临时职业,随着个人专业的调整和学历的进修,时刻准备着转岗或跳槽,把它当作是个人成长或晋升的“跳板”和“中转站”[3],缺失工作目标,缺少工作激情,缺乏职业认同。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可以促使辅导员走出思想认识和职责行为的误区,促使其长期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辅导员工作中去,增强职业认同感,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使自己成为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并在思想教育、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危机应对等某方面的专家型职业人才。

2.3 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是提升高等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需要

从学校层面来看,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对于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建设和谐稳定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在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大背景下,加强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建设本就是题中之义。在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过程中,加强辅导员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等,激发和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树立职业形象,增强职业认同,提升职业地位,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从事辅导员工作,从而建设一支整体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另一方面,作为大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广大学生和学校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面对着校园内外似是而非的价值判断和错综复杂的利益诉求,是否善于宏观地把控和微观地洞悉,是否善于动态地了解和静心地分析,是否敢于面对热点难点问题并勇于巧妙化解,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不仅关乎辅导员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角色的实现,而且关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关乎到学校整体的和谐稳定。

3 高职院校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实施路径

与本科学校相比,高职院校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一方面高职院校大多由中等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而成,辅导员队伍以“老、低、新”(老同志、学历低、新入职)为特点,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思想认识、自主学习、行为规范等方面与本科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应从严格选聘、注重培训、建设品牌和完善制度等角度入手,切实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3.1 严格选聘,奠定提升职业能力的基础

严格辅导员的选聘过程,建立相应的准入机制,这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的基础。辅导员面对的是一群思想活跃、朝气蓬勃、个性较强、知识面宽的青年学生,选聘的辅导员必须是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热爱并且善于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选聘辅导员的过程中,首先要严格审核资格,审核其是否符合辅导员任职的学历、专业、政治面貌等条件。其次要严格知识测试,对辅导员职业所必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知识等职业知识门类进行综合的知识测试。三是要严格能力考核,在知识测试的基础上展示才艺、测试心理并进行语言表达、沟通协调、危机应对等方面能力的面试。四是要严格选聘上岗,即在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合格的基础上,再进行入职岗位培训,取得校级或省级辅导员培训证书后进入岗位,在试用期内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辅导员任职资格证书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辅导员队伍。

3.2 注重培训,搭建提升职业能力的平台

对于广大辅导员老师而言,根据其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和辅导员自身的实际搭建平台进行培训,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关键举措。首先是搭建培训平台,通过搭建“校内与校外”、“课堂与课外”、“职前与职后”、“理论与实践”等多重立体的培训网络平台,校内培训应以日常工作交流为主,校外培训应以开阔眼界创新思路为主,课堂培训应以专业知识为主,课外培训应以专业技能为主,职前应以基础知识和能力为主,职后培训应以提高水平和能力为主,理论培训应以科研提升为主,实践培训应以操作提高为主,将辅导员的能力培养和提升贯穿到其入职、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中去。其次是优化培训内容,从事辅导员所需要的知识是宽口径的、技能是多重性的,几乎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心理等社会科学所有的领域,涉及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方面面,必须要结合实际,优化内容,突出重点,解决当前工作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所有的培训内容都应该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要充分强调能力本位。三是拓展培训形式,除了理论上课、沙龙研讨、交流座谈、观摹参观、心得论文外,更应当注重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和情感再现等体验式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年青辅导员的挂职锻炼,使其更加深入了解和认识社会现实,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按照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以赛代练,从每一个比赛的项目和实践的环节上切实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3.3 建设品牌,增添提升职业能力的动力

结合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根据个人特长和学校需要,打造特色鲜明、实绩显著、颇有声誉的品牌辅导员及其团队,是调动和激发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内在动力的重要措施。一方面,要在尊重和理解辅导员个人的职业发展意愿的基础上,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工作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鼓励辅导员根据各自不同的性格爱好、兴趣特长、能力水平等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职业突破,“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某一或某几方面的专家型辅导员”[4]或团队的带头人,同时引导广大辅导员老师个人或团队深入挖掘自身的工作特点,展现不同的工作特征,形成鲜明的工作特色,创建知名的工作品牌。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借鉴评选“教坛新秀”、“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的方式,定期开展“辅导员之星”、“优秀辅导员”、“辅导员年度人物”、“辅导员工作室”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和鼓励广大辅导员老师干事创业,全身心投入到所从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活动里。在评选的过程中,突出工作实绩,彰显职业形象,创建个人品牌,优化团队建设,提升辅导员老师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荣誉感,激发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的内在动力。

3.4 完善制度,提供提升职业能力的保障

参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管理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政策保障。一方面,要对辅导员选聘入职、培训发展、转岗晋升等相关制度进行梳理,对辅导员的职业资格和条件、选聘程序和办法、工作任务和职责、培训内容和形式、评价指标和体系等,都应制订明确的规范性的可操作的制度,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政策保障,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完善辅导员体系,改革考评制度,要改变把辅导员作为一般行政人员通常从“德能勤绩”方面的模式化考评,要借鉴教师教学质量考评体系的设置,把常规工作、阶段性工作、重点工作和突发工作的质与量等进行统筹考虑,将学生评价、同事评价、主管领导评价、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等相互结合,合理设计评价项目的内容、权重及评价方式,体现评价的客观公正,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表彰奖励乃至岗位调整等挂钩。同时,还应积极探索实践辅导员职级与能力等级的融通制度。在以往设立的从副科级、正科级,到副处级、正处级辅导员的基础上,结合辅导员能力标准的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标准和要求,对于那些頗有声誉、工齡较长的优秀的高级专家型辅导员,尝试突破原有的职级而设置更高的职级并享受同等待遇。这些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必将大大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定位、职业自信和职业归属,也必将更好地促进辅导员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的全面发展。

[1]汤耀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新论[M].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286.

[2]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EB/OL].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404/xxgk_167113.html,2014-05-18.

[3]曲建武,吴云志. 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高校理论战线, 2006(4):38-42.

[4]韩冬,毕新华.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11):122-124.

(责任编辑:郭万红)

On the Practice Path of Improving School Counselor Protessional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Ping-quan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uzhou 239000, China)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we should motivate their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romote higher school management level and ability to transcend self which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counselors,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unselors occupational ability construction, and selecting strictly. Pay attention to trai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brand and improve the system's point of view and put forward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he counsel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unselor; Professional ability; Ascension path

2014-09-21

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SK2014A145)。

李平权(1966-),男,安徽省明光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G641

A

1673-8772(2015)01-0121-04

猜你喜欢
辅导员培训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