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铁军,黄 凯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庐州木雕的表现形式与工艺特色
朱铁军,黄 凯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庐州木雕不仅综合了浙江东阳木雕与徽州木雕的民间传统技艺形式,更是融入了地方性的特征和元素,同时大胆创新,在构图、刀法等方面吸纳了西方雕刻及雕塑艺术的表现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庐州木雕;历史考证;表现形式;工艺特色;传承
庐州是安徽省会合肥市的古称,其名始于隋朝,直至1912年才停用。合肥地域特色鲜明,地方文化艺术品牌众多,被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为数众多,庐州木雕便是其中之一。庐州木雕主要流行于合肥市的肥西县和包河区一带,由合肥市肥西县文化馆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14年成功被列入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目录。古庐州与古徽州以及浙江东阳地区相距不远,这两地均以木雕闻名天下,故庐州艺人综合东阳木雕与徽州木雕的民间传统技艺形式,融入地方性的特征和元素,开创了庐州地区传统木雕形式的先河,故庐州木雕可谓是集各家之所长。
古庐州木雕的起源和历史遗脉并未有文献直接记载,现存的庐州木雕有肥西县罗坝圩清末建筑木雕。罗坝圩内建筑属徽派风格,徽派建筑雕梁画栋,无论是藻井、斗拱、梁枋还是门楣、窗棂、翘檐均雕刻纤巧俊秀,古朴素雅,且又精致异常,富有灵性。由此可以看出,庐州木雕仍是以徽州木雕为基调,造型及表现形式在清末仍未有大幅改观和变化。“建国以来,木雕创作艺术品的出现,是木雕工艺发展史发展创新的一个飞跃。木雕行业涌现了大批的艺术人才,他们创作了许多珍贵的木雕作品。”[1]庐州木雕在当代更是产生了质的腾飞和创新性的发展,当代合肥艺人赋予庐州木雕以新的形式和内容,为其传承发扬注入了崭新的元素和创意,合肥彭劲杰的彭氏木雕技艺与合肥另外两名木雕工艺大师徐明安、张参忠的木雕技艺,以“庐州木雕”的项目名称入选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庐州木雕借鉴徽州木雕,故庐州木雕种类大部集中在建筑木雕。中国的传统建筑不同于西方,多为木构架建筑,“建筑构件及其装饰,欧洲大都为石,我国特多用木。盖在西元十四至十六世纪,当我国为元末明初之时,雕梁画栋,中外趋同。”[2]这为木雕的发扬光大和枝繁叶茂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肥沃的土壤。庐州建筑木雕主要包括:门窗雕刻,门窗是建筑与外界联络的通道,故门窗设计与制作向来为古人所注重,门窗的雕刻亦是精美非凡,主要包括门、窗及其细部构件;梁柱雕刻,主要包括梁、枋、檩、垂柱、立柱、山柱、角柱、瓜柱、藻井、天花、柁墩等,庐州木雕讲求精雕满刻,梁柱雕刻虽属大木雕刻,然亦是每一个部位都成为施展雕刻技艺的平台,故可谓真正的雕梁画栋;檐下雕刻,这部分建筑部件主要包含斗拱、挂落、雀替、撑拱、拦杆、额枋、花板、垂花、匾联、花牙子等构件,此种类型庐州木雕造型美观、图案丰富、寓意吉祥、神韵盎然,是庐州木雕艺人施展才艺的主要阵地。
家具雕刻是庐州木雕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家具木雕是我国较早出现的木雕种类,庐州木雕家具主要几、案、榻、屏风等。几的门类较为丰富,有茶几、香几、花几、宴几、蝶几、案头几、凭几、炕几等等,不一而足。庐州几类木雕多现繁丽花纹,雕镂精美。桌案类有食案、折桌、琴桌、书案、奏案、棋桌、毡案等,庐州案类木雕造型优美,卓而不群。榻类庐州木雕有架子架、凉床、拔步床、罗汉床等,床沿、床背、床板、围栏等均为庐州木雕艺人施艺的对象。屏风有围屏、插屏、落地屏等,常采用浮雕、镂雕等技法,华丽富贵,玲珑美观。
厅堂壁挂、工艺摆件品类是当代庐州木雕的重要制品。当代庐州木雕在集众家木雕技艺之长的基础上,力求手工雕刻,结合生活灵感进行创意设计,并紧密追寻市场需求,打造当代木雕精品,在艺术文化价值彰显的同时,又凸显其市场和经济价值,展现出传统民间工艺走向现代的鲜活的生命力。
庐州木雕是交融的技艺形式,也是自创一格的民间独特技艺,极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庐州木雕在制作上吸纳了东阳木雕的作派、在风格上沿习了徽州木雕的儒家文化特色的艺术流派的同时,大胆创新,在构图、刀法等方面又吸纳了西方雕刻及雕塑艺术的表现方式,使其木雕作品既具有写实性,同时又具有抽象的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3]
(一)工艺表现
1.儒家文化的紧密追随者。中国儒家文化流传久远,影响甚深。庐州木雕传承了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以诗教、礼仪、伦理等文化观念为主旨,以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为表现主题,运用细腻的雕刻手法和图解的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
2.层次丰富的唯美作派。庐州木雕从被赋予“天下第一雕”美誉的东阳木雕技艺中得到灵感,追求平面多层次,即用浅浮雕、深浮雕、半圆雕、镂雕、透空双面雕等多种深浅不一的雕刻技法交相融合,有机统一,传递出中国传统画作的唯美感和文化底蕴。
3.自创一格的独特工艺。庐州木雕的创新不仅是融合了东阳木雕和徽州木雕这两种超群的技艺形式,而且更是大胆地进行了中西合璧,散发出年轻的艺术形式所特有的改革创新力和新颖鲜活的气息。其主要运用抽象性的图案进行装饰,写实性图案表现主题。抽象性图案主要是几何类图形,以方圆角边的灵活组合方式来表达抽象内涵,如菱形、回纹、百结、寿字、冰裂纹等;写实性图案主要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并展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二)题材形式
1.儒家思想核心价值观。“忠、孝、节、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传统庐州木雕在表现主题上大力弘扬儒家思想文化,通过刻画和雕制历史上有名的忠臣孝子、贞女烈妇的事迹使得儒家文化在民间得以传播和宣扬,如《岳飞精忠报国图》、《二十四孝图》、《郭子仪上寿图》等等。
2.赞颂生活的时代题材。当代的庐州木雕多以现今美好的生活与幸福和谐的社会等时代主题为表现形式,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尚和人民昂扬的生活姿态与步伐,如现代庐州木雕作品《锦绣中华》、《有朋自远方来》、《红梅赞》等。
3.祈祥纳福的美好寓意。祈祥纳福是自古以来各种技艺形式均喜爱展现的主题,庐州木雕也不例外,其作品展现了当地人民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如《元宝福》、《龙云福》、《九龙屏风》、《报春图》等。
庐州木雕虽已成功申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十分有限,保护传承特别是发展弘扬任重道远。技艺传承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木雕作品和任何其他艺术品一样,无论在表现形式上如何变化多端﹑隐晦曲折,但它总是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和作者内心世界感情的激发。作品本身实际上是作者借以传情达意的载体。”[4]因此,通过对其传承人的记述,在展现其精湛技艺和优秀作品的同时,期许社会各界予以更多的重视与关注,以形成庐州木雕良好的发展环境。
当代庐州木雕传承人彭劲杰,1982年出生,安徽合肥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彭劲杰自幼喜欢绘画,13岁学习雕刻,赴各地拜师学艺,其独特的彭氏木雕技艺成为当代庐州木雕的代表性工艺,入选为安徽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彭劲杰传承的庐州木雕并不追求名贵木材,更加注重雕刻工艺中的技法、力量与耐心。在现代雕刻机械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彭劲杰主张手工雕刻精品,力求凸显机械雕刻永远达不到的神韵和灵气,故彭劲杰的木雕作品屡屡在全国的文化博览会、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得大奖,并受中外友人的青睐。其代表作品有《红梅赞》、《四条屏》、《官渡之战》、《仿闵贞戏蟾图》等,每一幅均是精美绝伦、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画面饱满,透射一股灵气与神气。
坚持严谨的创作态度,坚持对细节的追求,结合原材料加以丰富想象,结合生活灵感进行创意,赋予作品灵魂,是彭劲杰不变的信条。彭劲杰的木雕作品,除了注重材料本身,还讲究作品中所展现的艺术特色:“木雕与绘画是截然不同的,木雕以刀代笔,用刀来体现艺术特色。绘画一笔一画就能出效果,随意性很强;而木雕则是要求严谨,处处是写实的风格,丝毫不能有夸张的成分。”二十载寒暑春秋,彭劲杰坚持在自己的世界里精雕细琢,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去发现和感受美,化平凡为神奇,为一块块普通的木头注入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5]
庐州木雕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庐州地域独特的审美形态、技艺形式和文化艺术观念,是庐州劳动人民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属于安徽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庐州木雕“作为传统文化观念和民族心理的物化形式,在那些满目灰尘和斧劈凿痕的背后,映射出的依然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营构观念、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审美趣味和风俗观念的熠熠光辉,同时也是塑造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格调的模型。”[6]
[1]陈珍珍.木雕传统工艺的渊源、表现形式及质材[J].美术学报,2003(3):53-57.
[2]霍静宇.木雕佳构[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3]扈痕.艺术风格独特[DB/OL].庐州木雕入选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http://365jia.cn/news/2014-07-29/90099D9E358FFFF5.html.
[4]李成.聚焦中国木雕艺术[J].中国林业产业,2009(11):40-41.
[5]彭代国.“精雕细琢”始为佳作[N].安徽日报,2014-07-25.
[6]张道一,唐家路.中国古代建筑——木雕[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文双全)
Expression Forms and Craft Characteristics of Luzhou Woodcarving
ZHU Tie-jun, HUANG Kai
(School of Arts,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u 241000, Anhui, China)
Luzhou Woodcarving has not only combined folk and traditional art forms of Dongyang Woodcarving in Zhejiang and Huizhou Woodcarving, but also integrated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lements. Bold innovations have also been made in Luzhou Woodcarving to absorb expression forms of western woodcarving in aspects of compositions and blades to form its own unique artistic features.
Luzhou Woodcarving; historical research; expression form; craft characteristics; inheritance
2015-05-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繁昌窑青白瓷传统工艺与图形文化创意设计研究(13BG058);芜湖市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计划:基于芜湖繁昌窑青白瓷图形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2013rkx05)
朱铁军(1979-),男,浙江湖州人,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黄 凯(1963-),男,安徽淮南人,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J527
A
1671-9247(2015)05-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