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血色的记忆

2015-12-16 10:35:18季大相
雨花 2015年9期
关键词:营长伪军火力

◎ 季大相

追寻血色的记忆

◎ 季大相

这场战役,虽然在军史上无名,但当地上了年纪的人,至今历历在目,唏嘘不已。马棚街战斗,亦是我少儿时代常听祖父辈、父辈们讲的一则发生在家乡土地上的抗日战争故事。

2015年3月初的一天,我虽然尚未脱去身上的棉衣,但室外的冷气依然令我不时地打个寒战。站在一片四野空旷,复苏生长的绿油油的麦地里,耳畔风声呼啸,仿佛七十年前那场战斗的子弹在飞扬,又像两军对垒厮杀的呐喊声。冬去春来,岁月更迭,脚下这片曾被烈士鲜血浸红的土地,早已失去战争践踏的痕迹,在春回大地的日子里,与季节一道显现出蓬勃生机。

1924年出生,今年虚龄92岁的赵明元老人,紧裹了下身上的大衣,不顾我们的劝阻,双臂撑在轮椅的扶把上面,双脚踩踏到地面,说:“人就埋在这里,一个大坑里埋了13个人,前面还有两个大坑,一共埋了五六十人,都是些青壮年的汉子,惨啊!”老人抬起手臂抹了下眼眶,饱经岁月沧桑、浑浊无神的眼窝湿润,语调发颤,一阵沉默过后,他长长地舒出一口气,重温了当年的场景。

我手扶轮椅,将老人从地里推上路。按照他的手势指点,来到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长约1000余米的村道路头,老人伸手一指说:“这里就是当年马棚老街的地方,南至我的脚下,北到浔河边,那场和日本鬼子的战斗就发生在这里。”我放眼望去,这条土路宽约5米左右,两边侧各生长着一排意杨,再外侧便是绿意盎然的麦地,除了农忙季节,平常这条路是很少有人走动的。

马棚街位于江苏省洪泽县朱坝街道马棚村境内,战火将这里夷为废墟之后,曾经繁荣一时的马棚街便沦为荒野,如今已是连痕迹都难以寻觅了。

1942年11月23日上午,繁荣的马棚街此刻却显得异常冷清,死一般的沉寂。当地群众已在新四军和地方党组织的组织下,迅速分散转移。这里,新四军二师五旅的近百名官兵,已埋伏就绪,准备迎头痛击来犯的日伪军。

23日晨,新四军二师五旅旅长成均接到情报,日伪军500余人,从淮安(现楚州)出城一路扫荡,已到黄集,正向新四军驻曹王旅部扑来,企图把我旅部端掉。其时,二师五旅主力部队正分散在苏北各地开辟根据地,旅部只有一个抗大教导队和机关人员。情况万分危急,成均旅长立即将人员组织起来,约100人,掩护旅部机关和群众撤退。受命后,指战员们跑步抢占有利地形——马棚街,紧急疏散群众,把东西该藏的藏,该拆的拆,尽力把即将遭受日伪军破坏的损失降到最低。

赵明元老人虽然有耳背的毛病,但意识尚还清楚。他说,当时新四军就散住在庄上人家,庄前挖有壕沟,他只记得一名30多岁的军官,人生得干练帅气,却是个秃头,头上没有一根头发,大家都叫他“秃营长”,是名参加过长征的“红底子”。说到“秃营长”,赵明元老人再次抬臂抹了下眼眶,说:“‘秃营长’人好呢,帮我们庄上人家挑水扫地,大人、小孩喊他‘秃营长’,他一点不生气,响亮地答应,还会问上一句,有事要帮忙吗?脸上挂着笑容,没有一点架子。”在老人尘封的记忆里,“秃营长”一直活着,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植根于心。

10点多钟,日伪浩浩荡荡进入浔河北。在“秃营长”的指挥下,由木板、木棒搭就的浔河大桥已被拆掉。一河之隔,我部与日伪军展开激战。日伪军机枪、掷弹筒数弹齐发。瞬时,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震天,敌人火力强我军数倍。3连火力被敌人压住,只有凭借浔河之险,阻击敌人于北岸。战斗到下午1时左右,我部阵亡10多人,伤10多人。侦察员唐石玉(当地唐曹人,他是老年人唯一能说出名字的新四军战士,后在其他战场阵亡)传令,旅部已安全撤离,成均旅长命令阻击部队选择有利时机撤退。

战斗从早晨持续到下午2点多钟,官兵们一直坚守在阵地前沿。在敌人疯狂的进攻和严密的炮火封锁下,我军的后勤给养线被切断。战士们饥肠辘辘,连口水都喝不上,极度困乏。突然,一个人影出现在敌我双方的视线里,敌人的火力转移过去,战士们火力也紧跟过去掩护。那人一会儿钻壕沟,一会儿跳出壕沟奔跑,很快就接近我方阵地。中年妇女拎着花生等吃物和一桶清水,散发给战士们。这名妇女名叫钱曹氏,是马棚村农民钱万国的妻子,家庭十分贫寒。钱万国长年给地主家打工,受尽了剥削和压迫,后来积劳成疾,因病无钱医治,早年去世。钱曹氏里里外外一人操持着家庭,日子过得更加清苦,对侵略者深恶痛绝。眼见一个柔弱女子冒枪林弹雨将干粮和水送上前沿阵地,战士们感动不已,她却动情地说道:“不是你们打仗,我们一天太平日子也过不上。支持你们,就是再危险,哪怕是丢了命,我也心甘情愿。”当地一些没有撤离的群众,同样作出军民协力抗外辱的义举,冒着战火给指战员们送饭菜、开水等吃物,极大地鼓舞、激励着指战员们的斗志。

大约3点多钟,我部官兵正准备奉命撤退时,突然,四周冒出上百名日伪军,以凶猛火力向我军阵地开火。原来,敌人面对20多米宽的浔河毫无办法,一边用猛烈火力压制我方,另抽出部分兵力悄悄向东运动,伺机寻找突破口。在距马棚街约1公里的地方,一个农民划着条小船捞水草沤肥,日寇便用刺刀逼着这位农民用船把他们摆过浔河。敌人渡过浔河后,凭借草木丛生、土丘叠起的屏障,悄悄包抄至马棚街。在街东南、西南方向分别架起三挺机枪和几具掷弹筒,对我新四军官兵形成强歼态势,猛烈开火,当即有4名战士中弹牺牲。在“秃营长”的指挥下,我方迅速组成战术队形还击。敌人火力凶猛,官兵们被逼进狭窄的马棚街,殊死抵抗。为保存抗日力量,避免更大牺牲,“秃营长”挑选30名战士组成了敢死队,掩护部队突围。敢死队利用院墙、堑沟为依托,集中火力向敌人射击,吸引了敌人的火力。“秃营长”亲率敢死队冲锋,在一阵弹雨中,“秃营长”身子晃了晃,手枪缓缓地举起,随即“咚”的一声栽倒在地,鲜血染红了身下的热土。两名战士迅速靠上前,发现营长已壮烈牺牲。

在一片“为营长报仇”的呐喊声中,敢死队与日伪军激烈交锋,在敌人强大的火力网面前,无一人胆怯退缩,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突围官兵赢取时间。

突围官兵利用街道居民户房靠房、墙挨墙的地理环境,凿墙破洞,分别从西北和西南两个方向突围。向西南突围战士冲出敌人火力包围圈,前行约200米,又遭日伪军的阻击,指战员们勇猛冲锋,气贯长虹,与正面接触的敌人展开白刃战,一番搏斗,牺牲10多名同志。在突围过程中,一些先前没有转移的群众,惊慌失措地尾随在战士们身后一同奔跑,战士们说,鬼子主要是冲着我们当兵的来的,你们赶紧和我们分开来,我们掩护你们转移。于是,老百姓掉头向正南方跑去,战士们则边打边退,又牺牲了几名同志,终于摆脱掉敌人的追击。

从西北方向突围的官兵,迎面便遭遇敌人强大的火力网阻击。他们与敢死队员一道殊死搏斗,突围战瞬间转变为正面交接战。有限的子弹打光了,官兵们上起刺刀,跃出壕沟向敌人冲去,在日寇的弹雨中,一个接一个地饮弹倒下。战斗持续到下午4时左右,马棚街失陷了。

站在七十年前的马棚街战斗遗址前,想象那个连名字都未留下的“秃营长”,那年轻的冲锋陷阵的身躯,如巍巍青松屹立,从不曾倒下,从未曾离去,在硝烟弥漫的枪炮声中,民族的意志如凤凰涅槃。

马棚村的另一位老人钱永奉说,新四军与日伪军除了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外,关键是武器过于落后,仅有的两挺轻机枪因缺少子弹,根本就没有派上用场。每名战士仅有几发子弹,几乎是在用血肉之躯与日寇决战,许多战士持枪倒在血泊中,枪膛里却空无一弹。

河水呜咽,大地哭泣,苍天悲号,一场人间浩劫在沦陷后的马棚街降临。

敌人进街后,用军刀、枪托、木棍砍砸开老百姓家的门窗冲进去,肆意洗劫。黄昏时分,部分已转移的群众以为敌人已走,纷纷回家。哪知奸诈的敌人躲在阴暗的角落,见人抓人,群众被抓后,日伪军用刺刀逼着为他们洗衣服做饭,稍不如意,就遭凌辱毒打,甚至枪杀。青年王永顺不堪凌辱,欲跳河逃走,被敌人用刺刀捅死在河里后,钉在木板上示众,惨不忍睹。窦成山、窦成英两名中年农民一进街,发现日伪军后想退走,但还没有转过身,就遭到一阵弹雨,当即饮弹身亡。中国人在流血,敌人疯狂到了极限。钱庄的两名姑娘被敌人抓住,扒光衣服,肆意侮辱,其中一名被奸污后又遭枪杀。一名躲藏在河边的小女孩刚露头,就被鬼子一枪打死。临走之前,日伪军开始了毫无人性的大破坏,在群众没有来得及转移的粮食、锅及床铺上到处拉屎撒尿,咸菜缸里、盛装油盐的坛坛罐罐,都被拉进尿屎,臭不可闻。敌人用枪逼迫抓来的群众拆下房屋的木料架起来,从街的南头往北一路放火。刹那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日伪军望着大火狂笑,只有那房屋发出的噼啪声在控诉略者的残暴罪行。

马棚街之战,我军数十名官兵舍生取义,无辜平民遇难6人,群众财产损失严重。我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民族凝聚力,却是不可战胜的。

据老年人讲,日伪军清理战场时见有两名新四军战士还没有咽气,端枪威逼群众挖坑活埋,群众迟疑不从,日伪军便举枪托砸打。两名战士已无力说话,也许是他们什么也不想说,只是向老乡们轻轻地摇摇头,示意群众放弃救援保护的想法。还有一名倒在浔河里的战士,尸体漂浮在水面,双手还紧紧地握住手中枪,呈射击姿势,其情其景,可歌可泣。

日寇在马棚村这块土地上肆虐,践踏着人性,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带着破坏后的快意和掠夺的财物离去。劲风呼号,鲜血染红的河水悲鸣,饮血的土地怒吼,控诉着侵略者的残暴罪行。

今年年近八旬的马棚村二组窦步贵老人手抓一截长约1米的黑乎乎的木棒说:“这根木棒我家已收藏了七十多年,它是我家当年房屋的木料。当年,我爷爷被日本鬼子杀死,屋子被日本鬼子放火烧个净光,只剩下这截糊木棒。我家将把这根木棒世世代代传下去,让后辈牢记我家曾遭受过日本侵略者残害的家史,永远不忘本,要为国强民富多干好事、实事,让落后挨打的历史一去永远不复返。”

站在原马棚街的土地上,追寻那久远的血色记忆。弹指间,日本军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已七十周年,烈士可以无碑铭,但历史不可忘记。马棚街战斗中牺牲的勇士们,将永远与这方热土相伴,呵护麦黄稻香,且定格成一尊座钟,分分秒秒、时时刻刻,警钟长鸣,昭示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猜你喜欢
营长伪军火力
以热血灌溉革命之花的“铁军”营长
火力全开
政工学刊(2021年4期)2021-04-13 06:16:06
火力全开! 广州上半年20条村改造,投入超800亿!
房地产导刊(2020年7期)2020-08-24 08:14:12
草地
四川文学(2018年12期)2018-11-13 06:33:13
结 婚
前卫文学(2017年5期)2017-11-09 18:14:03
《火力与指挥控制》投稿须知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读者(2011年20期)2011-05-30 10:48:04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烈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