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粘合机制研究述评*

2015-12-16 07:35朱振亚
关键词:纽带城乡桥梁

朱振亚

(井冈山大学 商学院,江西 吉安343009)

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城市和乡村是两个相对封闭而又隔离的世界,城和乡界限十分明显,突出表现为城乡间社会经济的巨大鸿沟。为改变这种二元结构状况,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个重大战略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世纪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哪些东西像“胶水”一样,可将城市和乡村粘合起来,并能促进城乡的互动和融通呢?为廓清上述问题,笔者通过文献检索与研读,对上述问题按学术观点和媒体观点分别进行梳理述评,以期更好地把握城乡粘合机制的研究动态,并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粘合机制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城乡粘合机制的学术观点

概括起来看,城乡粘合机制的学术论点主要有六种,分别是社区粘合说、中间地带粘合说、产业粘合说、生态粘合说、交通交流粘合说及文化教育粘合说。

(一)社区粘合说

有些学者认为新型中介社区和农村社区具有城乡连接粘合作用。如王颖认为新型中介社区有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她认为新型中介社区介于城乡之间,兼有城乡社区的特征,是以乡镇企业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工业生产者的小城镇和农村社区。新型中介社区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亦城亦乡、非城非乡性,与城、乡两社区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性。王颖认为,新型中介社区的兴起,使城乡要素脱离隔绝状态而呈现出城乡一体化趋向;改变了过去城市单方面“夺农”的社会格局,搭建起了“以工促农”“以工补农”和“以工建农”的新模式;使农村体力劳动者与城市脑力劳动者在利益互惠的基础上结合起来[1]。张卫静对农村社区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认为在农村社区建设中通过完善的多元参与、公共服务、资本整合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实现农村社区的建设目标,实现城乡之间的融合[2]。可见,社区粘合说强调新型中介社区和农村社区建设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社区的粘合价值。

(二)中间地带粘合说

有些学者认为城乡结合部及小城镇具有城乡连接粘合作用。如聂仲秋认为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既能提高城市人口集聚能力,又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还能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城乡结合部的作用非常特殊,非常重要;他认为,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可借助大城市的先天优势,如市场、技术、经济、区位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功能向城市功能转化;聂仲秋还认为,城乡结合部还担负着诸多重要职能,如促进农业市场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法制化、城乡文明化、社会信息化及城镇集聚化等职能,它是农村向城市转化的承载地和示范区,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是大城市发展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3]。龚迎春认为要充分重视小城镇的连接功能,以集约提升连接的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农互促、城乡互动的根本路径是壮大城乡“中间带”,重视小城镇的城乡连接功能,重视用集约化带动其城乡连接功能的效率和水平;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强“中间带”在扩大就业和吸纳劳动力方面的能力[4]。可见,中间地带粘合说强调城乡结合部及小城镇这些城乡中间带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区位地理的粘合价值。

(三)产业粘合说

有些学者认为双向服务工业、多功能农业、金融服务业具有城乡连接粘合作用。如李鸿儒等认为双向服务工业是以城带乡的纽带,如遂宁市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双向服务工业,既带来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又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5]。韩洁认为多功能农业是连接城乡的纽带和桥梁(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当下,多功能农业是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的平台,同时农业也变成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上,农业因提供生活资料而起到安定天下的作用;此外,大农业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在促进农民就业的同时,还满足了城市居民休闲、观光、度假、游乐、体验、采摘和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在生态效应方面,农业生态系统为城市居民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服务作用,如涵养水源、培养土壤肥力、净化大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6]。吴明明等认为农业发展银行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纽带”,它既能化解农村中长期发展资金短缺难题,还能连接城乡,沟通政策与市场,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7]。可见,产业粘合说强调双向服务工业、多功能农业、金融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产业业态的粘合价值。

(四)生态粘合说

有些学者认为城乡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城乡游憩型绿道体系、健康绿道建设具有城乡连接粘合作用。如刘静鹤以许昌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认为许昌通过城乡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建设,促进了城乡绿化融合发展[8]。侯琳认为构建城乡游憩型绿道体系能够有效地链接城市和乡村、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乡村和乡村,犹如衣服拉链一样,可有效地使城市两侧发展能量向绿道一线聚集,并紧密联结为一体;从而提升城市凝聚力,同时为绿道两侧区域带来诸多发展机遇[9]。陈德芳认为健康绿道作为城乡互动的工具和纽带,满足了城乡互动的需求,实现了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绿道的建设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0]。可见,生态粘合说强调城乡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城乡游憩型绿道体系及健康绿道建设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生态长廊的粘合价值。

(五)交通交流粘合说

有些学者认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一体化的信息传播及农民工流动具有城乡连接粘合作用。如刘伟认为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配置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11]。王源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城乡一体化”,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传播的一体化”,就是城乡间的传播资源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和畅通,促使城乡信息的自由流动,促使城乡之间有形无形资源的互动与传播,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他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互动传播视域下的城乡传播模态建构的内容,包括城乡交通路网体系建设、城乡人际交流体系互动传播、城乡电子传媒体系互动传播、城乡组织管理互动体系等[12]。刘本荣认为农民工进城促进了城乡互动,有利于增进城乡和谐。农民工进城适应城市生活后,能在交往中逐步融入城市;在此过程中,市民与农民实现了情感交流和信息互通,拉近了城乡居民间的心理距离;进城农民工自身综合素养提高后,又可以把城市先进的管理、技术及思想观念带回老家,扩大城市文明在农村的传播和影响,达到沟通城乡的目的,有利于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距,从而推动农村进步及其城镇化进程[13]。可见,生态粘合说强调交通网络、信息传播及农民工流动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有形和无形交通交流的粘合价值。

(六)文化教育粘合说

有些学者认为县级图书馆与教育事业具有城乡连接粘合作用。如吴祥锦认为县级图书馆可以发挥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他认为,县级图书馆应当面向城乡,为提升老百姓的文化知识水平服务,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从而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14]。仇静静等认为教育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方面,因为教育可以推动城乡文化间的融合,促进城乡居民间在情感观念、社会行为及生活理念等方面达成相互理解,通过城乡文化差距的缩小,促进人才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15]。可见,文化教育粘合说强调县级图书馆与教育事业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文化教育的粘合价值。

二、城乡粘合机制的媒体观点

除学术研究外,新闻界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粘合机制亦有诸多报道与解读,这些新闻观点对城乡一体化粘合机制的发展是种有益的补充。综合起来看,城乡粘合机制的媒体观点主要有六种,分别是人才交流粘合论、商业交流粘合论、公共服务交流粘合论、文化交流粘合论、涉农产业粘合论及公益组织粘合论。

(一)人才交流粘合论

有记者报道认为城乡间人才交流活动具有城乡粘合作用。如孙钥报道,杭州“双百工程”(农村上挂100名县、市专业技术人才到城区锻炼,城区下派100名市区专业技术人员到县、市挂职)是城乡统筹人才交流的纽带[16]。张君报道,武安市推出“团组式支教”新模式,架起城乡优质师资均衡的桥梁。城区学校将支教教师组团打包,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集中对口帮扶一所农村学校;此外,支教的学校还会积极主动选派优秀教师下乡,为受援学校送去优质课和优质教学资源,形式主要有优课共享、送课下乡、结对帮扶、联合教研等;同时,农村受援学校也会选派部分教师到城市支援学校定岗学习,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17]。唐增波报道,城乡教研联合体是连接城乡学校的桥梁。如滨州市滨城区教育局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打造城乡教研联合体,促进教育教学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有效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18]。可见,人才交流粘合论强调人才交流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人才交流”的粘合价值。

(二)商业交流粘合论

有记者报道认为商业交流活动具有城乡粘合作用。如蔡伟报道,“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架起了城乡之间商品流通的桥梁[19]。毕凤鸣认为,供销社是城乡连接的纽带和桥梁,它对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20]。赵军认为“供销在线”架起了城乡流通的桥梁。在全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站,运用“供销在线”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对繁荣农村经济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21]。王志林认为连锁经营这种商业模式是城乡一体化的桥梁[22]。吴华清报道认为,农村流通体系的重构,使乡村超市变成了城乡互动的桥梁[23]。可见,商业交流粘合论强调商业交流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商业交流的粘合价值。

(三)公共服务交流粘合论

有记者报道认为,某些公共服务交流活动具有城乡粘合作用。如刘刚等认为村邮站已成为重庆和谐城乡建设的新纽带[24]。杜满鑫在报道平泉县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建设时认为,公交连接城乡,使百姓出行更加顺畅[25]。王若懿报道认为城际铁路是城乡一体化的桥梁;城际铁路连接诸多城市,途经无数村庄和乡镇,将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连接起来,有助于铁路沿线城乡一体化的加速发展[26]。吴进宇认为,金融服务架起了城乡建设的桥梁,如北京银行倾力支持着首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27]。蔺钦明报道,河南省农信社畅通支付结算渠道,新型综合性支付清算服务平台架起了连接城乡的“结算金桥”,铺就了汇通天下的“高速公路”[28]。高新军报道,高平市中医院通过在乡村建设中医药卫生服务网络,架起了城乡卫生的桥梁,解决了当地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9]。杨蕾报道,《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出台,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利于促进人口在城乡间有序流动,有助于加速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步伐[30]。可见,公共服务交流粘合论强调公共服务交流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公共服务交流的粘合价值。

(四)文化交流粘合论

有记者报道认为文化交流活动具有城乡粘合作用。如陈坤报道认为,来宾农民“文体进城”架起了“城乡桥梁”。农民将农村文艺送进城,将农民球赛表演送进城,以文会友,以球会友,促进了城乡交流和互动;农民文艺队和篮球队成为该市城乡沟通的桥梁[31]。黎宏河报道认为,繁荣民工文化是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的桥梁。繁荣和活跃民工文化不是一次简单的送温暖活动,而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文化工程,有利于提升民工素质,有利于促进城乡和谐发展[32]。刘圆圆报道认为,文化是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桥梁;当前进城民工文化生活呈现出“孤岛化”“边缘化”“沙漠化”现象;城市农民工文化生活的空白,既是一个农村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城市社会问题;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条例,针对农民工的文化需求特点,用制度去推动和丰富进城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输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量身订制”,增加文化服务的数量,提升文化服务的质量[33]。可见,文化交流粘合论强调文化交流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文化交流的粘合价值。

(五)涉农产业粘合论

有记者报道认为,涉农产业的发展具有城乡连接粘合作用。如王笛等报道认为,有机农庄是连接城乡的纽带(该报道是以中国人民大学女博士石嫣创立的“小毛驴”有机农场为例)。“小毛驴”农场副总经理黄志友说:“小毛驴是我们探索乡村建设,连接城市和农村的试验田;农场不仅提供健康蔬菜,而且应该是城乡之间的纽带,让城市人有机会了解农村,重新唤起人们对农耕文明的重视。”[34]王秀忠报道认为,休闲农业是城乡一体化的美丽桥梁;休闲农业是搭建城乡统筹规划、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均衡交换的桥梁[35]。据刘国挺报道,漯河以食品工业为纽带,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漯河用食品工业在工业和农业间搭起了桥梁和纽带,实现了工农和谐共生与对接,农民成了一线工人,田间地头成了加工车间;在食品工业的带动下,农民收入有了保障,农业发展也借到了“东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基更加牢固,步伐更加坚实[36]。黄伙发报道认为,福建省三明市建设的绿化通道是连接城乡的绿色长廊。绿色长廊与林网、水网、周边群山等其他景观融为一体,构建了该市点、线、面结合的、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37]。可见,涉农产业粘合论强调涉农产业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涉农产业”的粘合价值。

(六)公益组织粘合论

有记者报道认为公益组织具有城乡粘合作用。如陈凤鸣报道认为,江苏省农村劳务输出输入协会的成立对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具有桥梁纽带作用[38]。阮胜发报道认为,“天地人和”行动,增进了城乡和谐,该活动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共同主办;“天地人和”行动的宗旨和方式是以和谐文化为指导理念,并将其转化为具体实践。“天地人和”行动主要是推动支农惠农项目的建设、涉农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生态环保项目建设、改善民生项目的建设以及部分科技文化项目的建设,从而促进城乡经济与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9]。李田生报道认为,新闻媒体《西部时报》为城乡搭“桥梁”,沟通并唤起高等学校捐助农村贫困生[40]。可见,公益组织粘合论强调公益组织在城乡一体互动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重视公益组织的粘合价值。

三、对城乡粘合机制的简要述评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可见,学术界认为城乡粘合机制主要有社区粘合说、中间地带粘合说、产业粘合说、生态粘合说、交通交流粘合说及文化教育粘合说六种论点,新闻媒体界认为城乡粘合机制主要有人才交流粘合论、商业交流粘合论、公共服务交流粘合论、文化交流粘合论、涉农产业粘合论及公益组织粘合论六种观点。其中,新闻界提出的文化交流粘合论与学界提出的文化教育粘合说比较接近,新闻界提出的涉农产业粘合论与学界提出的产业粘合说及生态粘合说比较接近,新闻界提出的公共服务交流粘合论与学界提出的交通交流粘合说在内涵上有部分重叠。整体看来,新闻界关于城乡粘合机制的观点对学界粘合机制的研究是种有益补充,对学术研究具有一定的启迪价值。

当前,城乡粘合机制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如下不足:

首先,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很少。学术界对于城乡粘合机制进行学理思辨的比较多,侧重于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定性研究偏多,而运用相关数据或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的很少,这是当前城乡粘合机制研究的缺陷之一。

其次,宏观研究较多,微观切入很少。关于城乡粘合机制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切入谈论的较多,而从微观层面切入研究的很少,即很少有研究具体深入地就某个观测点谈它的城乡粘合性,使得当前这方面的研究有泛泛而谈之感。

再次,分散研究较多,系统分析很少。通过前文的文献综述发现,关于城乡粘合机制的研究多分散在其它主题研究之中,前文相关结论也是从众多文献中“挖掘”出来的,是“淘宝”所得,即当前学界系统地或主题鲜明地对城乡粘合机制展开研究的还很少见,这是比较明显的缺陷。

最后,机制研究较多,机理探索很少。可能正是因为当前的研究以定性和宏观为主,所以相关研究多表现为对城乡粘合机制的理解,而对城乡粘合机理的探索非常少见。从某种意义上讲,机制探究的是宏观的框架,机理探究的是微观的因果关系。机理探索是对机制研究的继续与深入,将来城乡粘合机制的深入探究,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去理解城乡粘合机制发生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

为弥补上述研究不足,笔者预计,未来城乡粘合机制方面的研究将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逐渐走向定量实证、微观视角、系统分析与机理探索的道路,从而为城乡一体化又好又快地推进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王颖.演化中的三维社区结构[J].社会学研究,1992(5):31-36.

[2]张卫静.城乡一体化视域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山东省莱芜市农村社区建设为个案[D].济南:山东大学,2013:108-137.

[3]聂仲秋.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研究——以西安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79-96.

[4]龚迎春.经济转轨中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路径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4-69.

[5]李鸿儒,李超林,雷代卿.双向服务工业——以城带乡的纽带[J].农村经济,1989(12):18-19.

[6]韩洁.多功能农业是城乡连接桥[N].农民日报,2009-02-13(8).

[7]吴明明,刘金宝.编织城乡统筹发展的金色纽带——农发行江苏省分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纪实[J].江苏农村经济,2010(5):40-42.

[8]刘静鹤.田园·生态·城乡绿化融合发展——以许昌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2):63-68.

[9]侯琳.城乡游憩型绿道体系构建——以金华市为例[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3:44-82.

[10]陈德芳.健康绿道建设对促进城乡综合发展的研究——以成都市郊为例[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17-32.

[11]刘伟.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配置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23-35.

[12]王源.互动传播视域下城乡传播体系及其模态建构——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24-62.

[13]刘本荣.农民工:城乡统筹的突破口——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农民工问题探讨[J].重庆行政,2008(6):62-65.

[14]吴祥锦.浅谈县级图书馆在城乡结合中的纽带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89-90.

[15]仇静静,陈盈盈.教育——搭建城乡一体化的桥梁[J].魅力中国,2010(5):170-171.

[16]孙钥.“双百工程”搭建一条城乡统筹人才交流纽带[N].杭州日报,2012-04-17(2).

[17]张君.“团组支教”架城乡优师均衡桥梁[N].邯郸日报,2011-05-09(6).

[18]唐增波.教研联合体——连接城乡学校的桥梁[J].山东教育,2010(34):14-15.

[19]蔡伟.“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架起城乡之间商品流通的桥梁[N].南方日报,2010-03-12(A03).

[20]毕凤鸣.当好连接城乡的纽带和桥梁——谈供销社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N].石家庄日报,2009-06-21(3).

[21]赵军.电子商务:架起城乡流通桥梁[J].中国合作经济,2011(8):53.

[22]王志林.连锁经营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桥梁[J].河北供销与科技,1998(1):30.

[23]吴华清.乡村超市:城乡互动的桥梁[N].湖北日报,2006-11-14(3).

[24]刘刚,宋博.8070个村邮站:重庆和谐城乡建设的新纽带[N].中国交通报,2010-01-11(3).

[25]杜满鑫.公交连接城乡 百姓出行顺畅——平泉县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纪实[N].承德日报,2012-12-13(8).

[26]王若懿.城际铁路:城乡一体化的桥梁[N].现代物流报,2008-10-31(A04).

[27]吴进宇.架起城乡建设的金融桥梁[N].金融时报,2010-06-02(3).

[28]蔺钦明.河南省农信社畅通支付渠道 架设连接城乡“结算金桥”[N].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2014-02-11(1).

[29]高新军.构架城乡卫生桥梁 建立基层医疗网络[N].中国中医药报,2004-11-19(1).

[30]杨蕾.搭建桥梁 加快社会保障城乡统筹[N].四川政协报,2014-07-05(1).

[31]陈坤.来宾:农民“文体进城”架设“城乡桥梁”[N].广西日报,2010-08-23(2).

[32]黎宏河.民工文化——城乡协调发展的桥梁[N].中国文化报,2005-01-27(2).

[33]刘圆圆.文化是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桥梁[N].人民政协报,2014-03-08(10).

[34]王笛,秦华江,傅双琪.城里人当“新农夫”,有机农庄连接城乡[N].新华每日电讯,2012-01-04(6).

[35]王秀忠.休闲农业,城乡一体化的美丽桥梁[J].中国乡镇企业,2014(1):1-2.

[36]刘国挺.漯河:以食品工业为纽带 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N].河南日报,2006-01-11(5).

[37]黄伙发.连接城乡的绿化长廊——福建省三明市绿色通道建设成效显著[J].国土绿化,2010(1):29-30.

[38]陈凤鸣.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农村劳务输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N].新华日报,2005-12-20(B04).

[39]阮胜发.“天地人和”行动推出,促进城乡和谐[N].新华每日电讯,2011-01-19(2).

[40]李田生.新闻媒体城乡搭“桥梁”大学捐助农村贫困生[N].西部时报,2006-08-11(3).

猜你喜欢
纽带城乡桥梁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心”纽带 连扬台——记在扬台青段雪玲
重庆桥梁发展史揭开新篇章
洁白的哈达是万物的纽带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小学班主任如何发挥纽带作用
巧用字母当“纽带”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