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君
(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秦安741020)
悲身伤时寄情田园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内容浅析
张学君
(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甘肃秦安741020)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弃官来到秦州,作杂诗二十首,内容相对独立、完整。本文试对秦州杂诗二十首内容作一些浅析。
杜甫;秦州杂诗;诗歌主旨
杜甫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成就很大,后世称他为“诗圣”。其诗歌被称为“诗史”。
杜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是因为杜诗“好像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面貌;也反映出诗人诚挚地关心国家命运和深切地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杜甫在流寓到秦州、同谷一带时,是他一生中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一家人在饥寒交迫中度日如年。就是在这种境况下,杜甫仍然心系国家命运,同情百姓疾苦,写出了许多杰作。秦州杂诗二十首便是其中之一。
公元759年秋天,杜甫弃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举家西行,来到秦州,停留一段时间,作杂诗二十首,内容相对独立完整。宋人刘克庄评曰:“山川城郭之异,土地风气所宜,开卷一览,尽在是矣。”清人浦起龙亦曰:“二十首大概只是‘悲世’、‘藏身’两意。”下文试就杜甫秦州杂诗的内容作一些浅析。
杜甫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未坠素业”、世代为官之家。远祖杜预为晋代有名的大将,祖父杜审言为唐朝初年著名诗人,官至国子监主簿、修文馆学士,父亲杜闲也曾做过奉天县令。杜甫从小就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因此,忠君爱国、建功立业就成为杜甫一生追求的政治理想。
“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江山岌岌可危,唐玄宗逃往四川,王公大臣有的躲避山林,静观时局,有的寡廉鲜耻,投降叛军。杜甫却因投奔刚刚即位的肃宗,被叛军在长安关押一年之久,逃出后又前往凤翔投奔皇帝。
杜甫忠君,不是愚忠,而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不循私情,不怕得罪皇帝,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一月,时任宰相的房琯惹恼肃宗,被罢去宰相,贬为太子少师,无权参与政事。杜甫与房琯交厚,又刚任左拾遗,于是上书求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到任后,杜甫不堪忍受同僚的轻蔑,整日郁闷寡欢,终致弃官。又逢关中饥馑,迫于生计,不得不举家西迁,投奔时在秦州的从侄杜佐。杜甫在秦州杂诗中自悲身世,实在饱含着“唐尧”难遇、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杂诗之一,首联“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诗人以此点明西行的原因。生事,这里不仅仅指生计,即生活之事,也暗含官场之事。“因人”可理解为诗人要投奔的杜佐,亦可理解为诗人在官场之“人事”。在诗人眼中,满目都是“悲事”。生活上的困苦,官场上的失意,没有一件顺心之事,个中滋味,唯诗人自知。这一走,实在是出于无可奈何,无路寻路。
颔联“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一“迟”一“怯”,十分自然地流露出了诗人对此行的态度。一“迟”逼真地写出了此时此境中,诗人既想离开令人伤感的华州,又犹豫而不能果断前行的心态。一“怯”,说明诗人内心对此行是充满担忧的。此一去,是福是祸,难以预料,因此,才有了下文的“愁”。一愁旅途的遥远,二愁世事的难料。
颈联“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写景一动一静。虽然旅途劳累、疲惫不堪,但诗人心事重重,难以成眠,正照应了上句的“怯”与“愁”。诗人听着哗哗流淌的鱼龙河水,辗转难眠。鸟鼠山之“空”,这里可以理解为“静”。加之又是秋天,这种静令人可怕,甚至窒息。“落”与“空”,即动与静,这一对矛盾,真实地再现了诗人夜深人静时内心苦闷、难以入眠的情景。
尾联“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问”、“折”、“留”三个字真实地再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先是打问,一边走,一边问,走走停停,打问西去的路上有无战事,战况如何。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诗人打听到的战况他自己也未免怀疑。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自己拖家带口,实在是责任重大。因问而心折,心折即心惊。诗人因惊惧前路的战事,只好在此暂且停留,真乃度日如年。此亦是对颔联“迟”、“怯”、“愁”的照应。至此,诗人内心的悲苦可想而知,读之,令人扼腕叹息。
杜甫于杂诗之二、之三歌咏秦州名胜、地域风情后,于杂诗之四又发出了“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的感慨。可谓情由景生,悲从中来。
杂诗之四首联“鼓角缘边郡,川原欲夜时”。日暮黄昏,对于客居他乡的人,心里都会莫名地涌起人在旅途的惆怅之情。对于在艰难之中投靠亲友的诗人更是这样。加之传来鼓角之声,此时,虽然身边还无战事爆发,但这鼓角之声足以令人胆战心惊,顺势引出颔联“秋听殷地发,风散入云悲”。殷,雷声也。此处喻鼓声,似从地底发出,沉闷悠远,令人压抑。鼓声又随烈烈西风散入云中,使人顿觉被浓浓的悲凉之气所笼罩。自古以来,诗人悲秋,实质上是自悲身世,于现实失望,于前途无望,满目所视,无不悲者也。
颈联“抱叶寒蝉静,归山独鸟迟”。寒蝉、独鸟就是诗人当时的缩影。寒蝉已无力鸣叫,只好静静地抱定树叶。归山入巢的失群之鸟,徘徊不前,莫非是有所顾虑,还是在等待同伴呢?
尾联“万方声一概,吾道竟何之”。四面八方都是一样,战乱连绵,天下如此之大,而我又能去哪里?何处才是我的安身之所?诗人已深感天下大乱,无自己的立足之地,不由为前途担忧,因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此处,即回应杂诗之一的“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又为杂诗之十二的“俛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蓄势。诗人于自悲身世中,怨愤之情溢于言表,终于在杂诗之二十中直言不讳地道出自己由朝廷命官沦为野老的原因。杂诗之二十尾联“为报鸳行旧,鹪鹩在一枝”,直白自己为报答房琯旧情,抗疏劝谏,终致遭贬而弃官。
杜甫来到西陲秦州,虽然已经弃官,远离了安史之乱的中心地带,来到相对较为安定的秦州,但诗人却念念不忘国家的安危,心怀天下,感念苍生之苦,渴望战乱早日平息,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些思想情感,在秦州杂诗中多有表达。
残老骕骦,仍思疆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读书的目的和人生的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何时何地,都忘不了以天下为己任。虽然有些人“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即使隐居也是心怀天下,心系苍生,时刻想着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流寓秦州的杜甫,虽然身已老,而志弥坚。杂诗之五中写道:“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这里诗人以马自喻,表达了自己身老志坚,渴望出征的积极昂扬的战斗精神。读之,令人心生崇敬。
关注现实,感时伤世。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被称为“诗史”,确是当之无愧。杂诗中对现实的关注,具体体现在对唐王朝军事状况和国家命运的担忧。诗人感念苍生之苦,同情战争给士兵带来的困苦不堪。杂诗之六中写道“士苦形骸里……那堪往来戍”。兵士又黑又瘦,形容憔悴,怎能经受得起长途奔波。如此低沉的士气,怎能平定叛乱,不能不令诗人担忧。因此,诗人又渴望能出现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才,早日平息战乱,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杂诗之七“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句,极力推崇苏武、傅介子。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持节不变,武帝拜为“典属国”。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平乐监傅介子持节至楼兰,设计斩其王,带回首级。杜甫多么希望有人能像苏武、傅介子一样,大义凛然,平定叛乱。杂诗之八又以怀念汉武帝、张骞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关注现实、忧国伤世的情怀。杂诗之十一中,诗人直接发出了“蓟门谁自北,汉将独征西”的感慨。杜甫诗中以咏汉而影射大唐。肃宗朝廷,上下平庸,竟无一人如汉之苏武、张骞、傅介子、班超辈,而一任安史叛军胡作非为。
思念飞将,报效朝廷。安史之乱,使大唐王朝国力衰竭,兵力捉襟见肘,东西难以兼顾,这就给吐蕃以可乘之机。杂诗十九中,面对当时“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的紧张情势,诗人“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面对国家的岌岌可危,诗人希望能有一位像飞将军李广一样的将帅,力挽狂澜,匡扶社稷。同时,诗人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重新启用自己而为国效力的心愿。
秦州杂诗内容主要以自悲身世、忧国伤时为主,其中也不乏下面的内容。
其一,歌咏秦地山川风物。杂诗中写到的城北寺、隗嚣宫、驿亭、南郭寺、东柯谷即为代表。杂诗之二描写隗嚣宫,首联以“胜迹”名之,而颔联写眼前所见却是“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宫”。实是荒凉至极。两相比照,饱含着人世沧桑变化,不能不引起诗人之感叹。杂诗之七,为此组诗中仅有的气象雄浑,意境开阔,读之使人顿觉豪壮的佳作。此诗写出了秦州独特的地理风貌、山川风光。“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极写秦州城周围山势高峻绵延,孤城地处险要。“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则描绘出了特有的景象和诗人独特的感受。杂诗之十二写到的南郭寺,其中描写老树、清渠、秋花、晚景,于歌咏景物中寄托了诗人的身世之慨。
其二,田园情怀,隐逸之趣。杜甫饱经战乱的忧患、人事的沧桑,为摆脱生计的困窘和官场的失意,举家来到秦州,生活上暂时有所寄托,精神上也聊以自慰,在杂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秦州的喜爱,抒发了自己的田园情怀、隐逸之趣。杂诗之九中,诗人以欣喜轻快的笔调描写了明媚的阳光,湖边的驿亭,碧绿的丛篁,青青的高柳,最后一句“老夫如有此,不异在效埛”,直抒胸臆,表达出对这里的喜爱之情。杂诗之十三,诗人描写东柯谷的秀美景色,谷中藏有人家数十户,青藤掩映房屋,溪水清澈,倒映竹林,瘦地种粟,阳坡种瓜,一派恬静幽美的田园风光,诗人极尽赞美之情。杂诗十五中,则写诗人已到东柯谷的生活,“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幽静的东柯谷,远离了城中的热闹,足以满足诗人的疏懒,自由自在。不修边幅,那里还用去镊鬓间的白发呢?诗人的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杂诗之十六,是杜甫又一首描写东柯谷的佳作。诗人不厌其烦地描写东柯美景,其喜欢之情,溢于言表。首联开门见山,直接赞美东柯谷,一吐为快。“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颔联以拟人手法绘景,富有情趣。颈联诗人以野人自况,赞赏崖谷险绝,水竹相映之境,与第十三首相呼应。尾联“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写诗人愿以采药为生,终老此处。诗人对东柯谷的喜爱之情不言而喻。
综观秦州杂诗二十首,杜甫于报国无门、自悲身世之中,仍然是忧国伤时、心怀天下,以另外一种方式彰显出一个儒士的良知,同时,也充满了对大自然的钟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I207.22
A
1005-3115(2015)24-0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