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课例再演绎

2015-12-15 12:32钱金明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研讨振动支架

钱金明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无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然》教材,还是浙江版《常识》教材和现在教科版《科学》教材中,都有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经典课例。经典课例如何再演绎,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分析教材与学习者,形成全新思路

带着这种思考,我们从分析教材开始,教科版教材的教学内容组成中含有导入语,主要是提出探究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在这个活动中有六个小活动:①用力按压锣、鼓;②轻轻击打锣、鼓;③用力弯曲钢尺;④轻轻拨动钢尺;⑤用力拉伸橡皮筋;⑥轻轻拨动橡皮筋。编者假设的也许是学生的前概念即声音是“用力”产生的,于是期望通过这六个活动,让学生发现都用力了,但有的物体能发出声音,有的则不能发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对此产生了认知冲突。于是编者接着设计了“观察发声物体”活动。让学生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时,我们还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目的是要学生在观察发声物体时,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分析归纳出其中的共同点,即发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在不断重复往返快速运动,这就是振动。这是目前教科版教材建构线型结构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建构学习主题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路径呢?

学生的学习路径是怎样的呢?针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我们对授课班级进行了课前调查。班级学生36名,33.3%的学生认为声音是振动产生,但对振动概念存在着不完整或者比较模糊甚至是错误的理解,因为他们是从课外书籍中看来的;66.7%的学生认为声音是击打、敲打、碰撞等产生的。我们知道学生的前概念具有隐蔽性,有的学生即使知道答案也不会表达,所以,要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但不管怎样说,我们了解了学生的一些情况,即此岸。如何带领学生从此岸一步步朝着正确的科学概念的彼岸前进呢?

综合两者的分析,形成了我们新的教学思路:我们能否从学生的不同起点组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围绕探究问题,把握不同的探究重点,搭建不同的支架,实现课堂的真正转型。

二、以新思路策划方案,形成操作策略

有了新思路,要将其转化为操作策略,形成学习方案。

导入活动。我们通过教师谈话,提出本课的探究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接着让学生思考片刻,然后请学生说说,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根据不同的起点将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

主要活动。学生从不同的起点进行探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探究,需要教师搭建指导支架,一般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记录单来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为此,我们根据不同的学习共同体进行了不同的指导支架设计:对认为声音是击打、敲打、碰撞等产生的学生,要求他们以做钢尺、皮筋、鼓等发声实验,观察发声物体产生的现象作为实验观察的重点,除了发声,还观察发声物体有什么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思考这些现象与声音有什么关系,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对于认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要求他们以寻找实证为重点,思考:什么是振动?怎样使我们能观察到发出声音的物体是在振动,如敲打桌子等;振动的物体如不振动还会发声吗?用事实来说话。根据这一思路,我们设计了相应的指导支架——实验记录单(如下表)——用来引领组织学生主动、自主探究,同时给学生一定自主空间与自主时间,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

交流研讨。当学生实验结束时,我们让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在不同的地方展示各自收获,然后请学生对每个学习共同体探究获得的事实进行观察,思考有没有不同观点。在学生亲历各自的探究过程,又在交流的基础上获得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可进入研讨环节。

研讨时,教师应从起点较低的 “认为声音是物体碰撞、击打、敲打等产生的”学习共同体开始组织全体学生研讨,“除了发声,我们还观察到发声物体有什么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当研讨到它们都在不断重复往返快速运动时,教师由此引出“振动”这一科学概念,接着教师再让另一类认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学习共同体,交流他们寻找的实证。这样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共同体又走到了一起,从不同的路径汇集到科学概念的彼岸,从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活动小结。最后,教师提出“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这一核心问题,进一步内化学生的科学概念。

三、走入课堂现场诊断,获得教学启示

有了预设的活动支架、指导支架与研讨支架等教学策略,通过对该课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我们从中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启示。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基于教材与学生研究,形成的教学预设比较适合四年级的学生。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抛球游戏,激活了学生对抛球运动的描述。课的伊始,教师开门见山,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探究问题。接着在学生思考片刻后,组成了不同的学习共同体,从课堂观察反映出课堂进展顺利且效果好。在主要活动中,教师让不同的学习共同体领取不同的实验材料与指导支架(记录单)进行自主探究,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从课堂观察看,刚开始学生不知如何探究,用几分钟时间阅读了教师提供的记录单,都进入了各自的探究历程,但学生观察实验时说话声较大,共同体内的合作也不够默契,教师也在有序进行个别化指导。交流研讨环节,因为教师提供的是较大的记录纸,所以学生只要将记录纸按教师的要求展示在不同的地方,对学生来说也是比较容易的。研讨中,虽教师提供了较大的记录纸,但呈现在学生面前,文字等还显得较小,后面的学生看不太清楚,是否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各自去观察一下不同的学习共同体所获得的事实,为高质量研讨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这里如果有不同的事实,就需要补充活动。从课堂观察看,教师以起点低的学习共同体获得的事实开始研讨,当引出“振动”这一科学概念后,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共同体又汇集在一起,符合学生的实际。最后活动小结,教师抛出“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这一核心问题,来内化科学概念,达到了预期效果。当然探究过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根据内容、学生实际进行灵活调整,才能有效地教学。

要上好课,首先要有思想。思想从哪里来?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分析中来。从目前总的情况来看,教师对教育理念不缺乏,缺乏的是理念转化为操作策略,他们往往对教学内容分析得比较多、比较透彻,而对自己的学习分析得比较少,所以,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教师牵着鼻子一步一步地走,难以实现走向探究的深层次。本课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有思想就有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只要教师预设好相应的活动支架,学生是有能力进行自主探究的。当然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提供的支架要渐减,最后丢掉支架,让学生独立探究才是我们的目标。

在此,关于这次教学,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首先,课前调查还应深化,因为学生的前概念具有隐蔽性,如何进一步暴露学生的前概念?本课中虽有学生认为“声音是振动产生的”,那什么是振动呢?可让学生进行描述或直观演示,为建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奠定必要的基础。其次,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围绕核心问题,抓住关键,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丰富的事实。如本课教学中,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教师可针对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强调各自的重点:一是观察发声物体的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二是寻找实证,并对照不同的指导支架(记录单)进行强调,这样指导再到位一点,也许效果更佳。再次,活动之间要做到前后呼应,以进一步体现活动之间的结构性,如实验前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去观察,为研讨作好铺垫,提高学生观察实验时产生的不同时间差的时间使用率。

(浙江省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314400)

猜你喜欢
研讨振动支架
振动与频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