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因爱之名,在教育的路上幸福前行

2015-12-15 09:01肖佳晓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张洁张老师知识点

肖佳晓

大四那年在中学的实习,改变了张洁老师的一生。如果说四年前被调剂到师范学院是命运跟张洁老师开的一个善意的玩笑,那么,在参加教育实习之后决定留在教师岗位,则是张洁老师真正发自内心的抉择。那时张老师已经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依据那样的条件,她当时完全可以选择一份教师之外的工作,但她选择了留下。“爱上了,就是喜欢!”当被问及为什么要留下时,这位性格爽朗的“大姑娘”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脸上洋溢着浓浓的笑意与满足感,“名利都不是自己所追求的,备课、上课挺幸福,就够了。”

就因为这单纯得近乎信仰般的爱,张老师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一干就是21年。这21年来,张洁老师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与奖章: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特级教师……这21年来,张老师用自己的思考、独特的智慧以及卓越的教学成绩和带班成就,诠释着“爱”的艺术:用心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永远冷静而理智地看待学生的问题,解决学生的问题;放手让学生去经历思维的过程、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爱的目光里没有“灰色地带”

“当我付出真爱和真心,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就会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情感回报。”可以说,张洁老师将自己的爱倾注到了每一位学生的身上,并用真正的理解和尊重来践行这份爱。

对学生全面地了解与把握学生,是张老师开展工作的第一步。自己的学生有什么特点,心里有些啥“沟沟儿”,张老师心里可都是明白得很,谁是默默耕耘型选手,谁是喜欢互动型选手,谁是文理均衡型选手……张老师如数家珍。当然,这得益于平日里张老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与学生真诚坦率的交流。

张老师所关注的是全体的学生,尤其是作为班级“灰色地带”的中等生。如今,张老师已经养成了这样的教学习惯:一节40分钟的课,在讲台前站着讲课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大部分的时间,张老师会在教室里“流动”,以便随时关注后排学生的问题,如书写问题、课堂听课状态问题等。张老师的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都要参与进来,每一位学生都要关注老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许多老师容易“掐”两头——尖子生和后进生,忽略中等生,而在张洁老师这里,班里的“灰色地带”——中等生,是她工作的重点对象。张老师会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给他们回答问题和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并适时鼓励学生……张老师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与此同时,张老师与孩子们的心也更近了。

“用显微镜寻找孩子的优点,用放大镜放大孩子的优点。”这“显微镜”和“放大镜”,是张洁老师的两大法宝。张老师班上有一位女生,嗓门特大,敢说话、爱说话,还特倔,越纠正这孩子越来劲儿。张老师并没着急,反而依据这位女生的特点,给她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冬天里天气冷,课间大家伙儿总是懒得开窗,她的工作就是提醒大家伙开窗,给教室换换空气。这个女孩觉得老师信任自己,渐渐地向张洁老师敞开了心扉,那股执拗劲儿也渐渐地变柔和了。

张老师的另外一个法宝,是用尊重、理解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要让孩子们服气,就要尊重学生。尊重他的优点,尊重他的缺点,尊重他是一个不成熟的、发展中的个体。”张老师要求高三的孩子每天七点一刻到校,可有那么一阵,班里迟到的同学渐渐多了起来。张老师并不觉得一概严厉地“处理”这些同学,这件事儿就算解决了,她琢磨的是:孩子们为什么会迟到?一旦站在了学生的立场上,张洁老师就有了不同的感观:“有些孩子家真的挺远的,有时候不能一棒子打死,迟到是最终的结果,但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于是,张洁老师在班上和同学们协商,对于家里比较远的同学,给他们一些迟到的机会;班上每位同学,一个月里都有一次迟到的权利,第一次迟到老师绝对不追究。从那以后,班上竟然没有学生再迟到了。

“当你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他,去了解他,当你设身处地理解他的时候,问题和纠纷解决起来比较容易”,张洁老师说。

理智的爱是冷静而严谨的

张洁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冷静而理智的。

常言道,“爱之深,责之切”,每一个热爱孩子的班主任,都会尽自己所能严格要求学生、督促学生,恨不得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公认的完美的标准,张老师自然也是这样,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尽善尽美”,但张洁老师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对于如何要求学生,她能够冷静、客观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盲目,不苛求。

学生做到什么样才算是“完美”的?张老师有自己的理解和标准:只要行为举止各方面能遵守学校的规定,就是一个很合格的、完美的、标准的学生;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严要求,只要学生尽力了就是完美的。

对于管理班级与学生,张洁老师认为,与其说是“严格”,不如说是“严谨”更确切。早上应该几点到校,早读前后、午休等时段具体该做什么,桌面应该干净到什么程度,如此种种,张洁老师都有明确而细致的规定,并在长期的观察与督促中,一点一滴地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师的要求和学生的行为习惯之间,肯定会有对接不上的时候,中间的差距怎么弥补?严格管理就是逼他、管他,能做到吗?能!但是这种管理我觉得没有必要。我们应该在相对和谐的一个氛围中去寻找我们之间的共同点,把他们当做一个非常平等的主体,我们通过协商去解决事情,会好一点”。

这或许就是张老师爱的最独特的表达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清醒地了解、宽容地接纳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严谨、细致地要求学生,并真诚地帮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张洁老师对学生这种冷静式的爱,已经融入她的血液,让她能够有足够的智慧来探求问题的本源,为学生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即便摊上“大事儿”了,也是如此。张老师明白,教师“恨铁不成钢”式的严厉批评,有时候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所以,她常常会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等了解实情之后,把握住合适的时机,再抓住学生的关键问题进行教育。

有一次,一位学生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被科任老师批评了。学生不服气,和老师闹了起来,这一闹,就闹到了班主任张洁老师这里。这个学生先前已经被科任老师批评了一通,此时就如同霜打了的白菜,灰溜溜地在张老师的办公桌前站着,等着新一轮的“暴风雨”。没想到张老师却说:“没事,咱先冷静,3分钟之后咱再来谈这个事!”

张洁老师明白,学生被科任老师批评之后已经很受打击了,如果这时候不明就里地把学生批评一通,学生很可能就透心凉,即使口头上认错,心里也未必服气。依据张老师的经验,这时候尤其不能说“人家老师说了,你怎么怎么”一类的话,这是非常麻烦的。孩子会觉得班主任不了解事情的经过就站在科任老师的立场来解决,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出了问题的时候,让孩子先说很关键。

等学生把事情经过说完之后,张老师并未着急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是从班上作为旁观者的其他同学那里了解情况。张老师认为,无论是从谁那里了解到的情况,都是他们自己的一面之词。所以,要多方把握实情,对整个事件有了百分之八、九十的了解之后,再和学生沟通,解决学生的问题。

对于这件事,张洁老师并没有泛泛地批评学生“你不对”,而是抓住了学生的两个关键问题:没完成作业;对老师不尊重,态度本身不对。当张老师把这两个关键问题给学生摆出来之后,学生也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接着,张老师站在这位学生的立场上,和学生一起商量怎么解决。“你是学生,要尊重老师是肯定的,所以从对老师的态度上,咱要向老师赔礼道歉。”张洁老师的一番话,让学生口服、心服。

总之,“要让学生真正觉得老师说的是对的,而且也是体谅他的,是在帮他出主意、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张洁老师说,“这些年用这样的办法在班级管理中很有效”。

真正的爱是让学生亲自经历

在教学上,张洁老师一直在思考,怎么样才是真正地爱学生、为学生着想?如果只是单纯地为学生全面、透彻地分析讲解知识点,再让学生把这些知识点记下来,虽然短时间内学生也学得会,考试也能拿高分,但这些知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遗忘,日后学生能留下什么呢?张洁老师明白:真正地爱学生,就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地成长。所以,张洁老师力求让学习成为学生亲自经历的过程,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张洁老师是从这几个方面努力的。

首先,在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这点其实不容易,因为学生们普遍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当然,张洁老师创造了一个例外。每次上课前,张洁老师都会精心地思考、预设,做好准备,力求把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如何导入让学生有距离感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对知识点有真实而深刻的理解?张老师会精心地挑选素材,或许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大家比较关注的政治事件,或许是一段小视频,然后让学生通过案例与视频等,去寻找背后所蕴含的知识点。

其次,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张洁老师认为,一堂课,学生能有90%的参与度,并能跟着教师的思维去主动思考、回答问题,最终理解并掌握知识点,这样的课就是成功的课。张洁老师最常用的方法是:精心预设并巧妙提问,由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答案。例如,“习近平总书记访问美国,和美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可是美国为什么还会和中国有分歧和摩擦?”张洁老师通过这一巧妙的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这一课本知识点就由学生自主探索而得出了。“从生活当中提炼素材,再从素材的分析中提炼观点,而观点的提炼更多的是依靠学生,老师穿针引线,知识点由学生生成,由学生自己说出来”,是张洁老师教学一贯的追求。

此外,依托社会大课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张洁老师明白,知识点是会被遗忘的,然而能力一旦培养出来了,是能伴随学生终身的。所以,除了落实课本的知识点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张洁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人交往接触的能力等。有了学校的支持,张洁老师和教研组一起,组织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让高一学生进行商品价格的社会调查:由学生在市场上任选一种商品,观察它的价格变动,然后由学生自行分析,为什么同一商品在不同的超市价格不一样、在同一天不同时间段价格也不一样等。学生先做调查,自主思考,然后在课堂上一同交流、找共性,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点就由学生自主讨论出来了。又如,在学习政治生活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调查自己所在社区的居委会、村委会,了解实情,看看和教材上写的是否一样。有一个学生跑到物业公司,回来和张老师说:“我家小区里的物业公司说不是居委会,不接待我,怎么办呢?”“那你问人家是什么了没有?没有的话再去问问清楚,看看他们和居委会有什么区别。”

通过实践活动,张洁老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们学得很“嗨”,同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人交往接触的能力也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这21年来,张洁老师“一直在工作,一直在成长,一直在生活,一直很幸福”。张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私人定制”的杯子和抱枕,杯子和抱枕上的图案,是张老师和孩子们的毕业照。被问起时,张老师会给我们介绍这是哪一届的学生,满脸的幸福与满足。爽朗的张洁老师并不讳言教师工作的繁重与辛苦,但是,她对学生的爱、对教师职业的爱,让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明白:这条路,张洁老师会继续坚定地、幸福地走下去。

编辑 付江泓

猜你喜欢
张洁张老师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IQ Test
CL Sounds
南瓜小人
张老师喝茶
柠檬酵素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