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
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达到这一目标。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
明确观察目标,清楚观察顺序,全面认识事物。化学实验一般比较复杂,同一个实验过程中往往会有几个现象发生,在实验前应定好观察计划和程序,实验时引导学生逐次观察,避免学生观察时主次不分、顾此失彼,从而忽略重要的现象。
善于捕捉次生现象,寻找事物间的内在关系和深层次问题。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往往伴随主要现象而派生出很多次生现象。如果能捕捉到这些现象,不仅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还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科学方法。例如,初中化学课演示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观察重点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此外,由于镁带燃烧时有耀眼的白光,能使学生认识到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有发光现象。但如果想让学生知道伴随而来的还可能有发热现象,就必须引导学生观察镁带燃烧时上升的白烟,分析白烟是什么,为什么会上升。
注重对异常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求合理解释,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在化学实验中,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实验可能会出现异常现象甚至失败。教师应该趁机培养学生慎重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共同研究改进策略,最后把实验做成功。这个分析的过程也恰恰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是思维迈向缜密的过程。
进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充满了人类智慧的结晶——科学方法。在化学实验中,除包括观察、实验、分类等一般方法外,还包括收集和处理数据、设计实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解释实验结果并应用到新情景中、交流研究成果等具体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科学方法的应用对于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如在学习“原子概念”时,可用“找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用假说解释变化的实质——得出结论”这样的科学方法设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创设质疑环境
积极营造问题环境,鼓励学生提出科学型问题。在进行探究教学活动时,我首先从生活、社会、自然中一些典型的、常见的现象中提取问题,引导学生适当推理和思考,将其转化为科学问题。例如:在讲铁的时候,我用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引入:1981年6月9日,巴拿马散装货轮满载着多孔铁粒,人们打开货仓准备卸货时,一股灼人的热浪从舱内冲出,仔细一看,部分铁粒在燃烧,船长赶紧把船驶离港口,拖到印度洋面上,结果数千吨的铁粒整整燃烧了一个月。疑问:(1)多孔铁粒怎么会自己燃烧?(2)多孔铁粒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精心研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探究活动的失败。所以,我在设计探究活动前会充分考虑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有时会另外设计一些矛盾,使学生以前的知识结构和当前的问题产生冲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冲突中完善能力结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注重学生汇报研究成果环节,指导学生真实、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提高评价能力。汇报的形式有口头汇报、论文报告、幻灯片展示等。学生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活动方面的积极性、语言表达能力、方案的可行性等情况进行评价,一方面引导其他同学思考,另一方面要求其他学生帮助完善汇报小组的成果。
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全面构建和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断地发现新的途径,创造新的方法。
编辑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