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首先要辩证地思考

2015-12-15 04:23杨启仓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观规律经验

杨启仓

“课改”是教师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专业词语。它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日常工作之中,却很少有人能对这两个字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应该如何看待课改、实践课改?我谈几点粗浅的思考。

要思考改什么,更要思考坚持什么

课改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课改,课改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进行课改。

新课标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课改的目标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讨和形成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成长的快乐。

课改如果只讲改而不强调坚守,既不符合实际,也容易使教师缺乏信心。传统教育真的是一无是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传统教育的精华不仅是育人的经验方法,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理直气壮地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永远不会过时,永远要加以研究和落实。

课改不是疾风暴雨式的、颠覆性的改革,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革与改善的统一。说课改是改革,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必须破除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树立“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观;破除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观,树立以生为本的师生观。说课改是改善,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把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方法与现代教育理念融合,增强教学的主体性、实践性、趣味性,使课堂成为减负提质的主阵地。

要研究课改的前沿做法,更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

课改经验中类似“水变油”的伪经验层出不穷。教育没有“神话”,课改没有“捷径”。孩子的成长是一点一滴进步的,教学也应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正所谓“循序渐进”,“序”是什么?就是孩子成长的特点,就是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责就是研究和遵循这些特点和规律,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阳光雨露。

四川武候中学校长李镇西的一段话我非常赞同:教育需要遵守常识、遵循朴素、坚守良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会收获”,这就是“常识”;每天都认认真真上课、认认真真备课、认认真真带班、认认真真地和孩子谈心……这就是“朴素”;给孩子的未来留下幸福而充实的人生和充满人性的温馨回忆……这就是“良知”。

辩证地看待课改与考试成绩

一些教师有种习惯性思维,就是把课改和成绩对立起来。但成功的课改一定不是以降低成绩为代价的,相反,遵循规律的课会提高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的内容和方式也在变,在引导课改。成绩是衡量教学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课改要求我们善用考试成绩的检测、诊断、激励功能,淡化其选择与甄别功能。我们需要水到渠成的成绩,而不是加重负担、拔苗助长的成绩。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待课改。创新不是否定传统经验,而是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扬弃”;发挥主体作用不是一定要否定主导,而是主体与主导的有机结合;自学探究不是一定要否定精彩的讲授与归纳提高,而是要启发思维、激发兴趣;三维目标不是一定要削弱双基教学,而是在双基教学中体现过程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知识的严谨、探索的快乐。

课改要从扎扎实实教学、扎扎实实研究做起。学习课标、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实际教学及总结反思五个环节构成课改的整体,不能把各个环节孤立开来。学习、设计、教学、总结密不可分,这是基本规律,既符合系统论的观点,也符合认识与实践的规律。

让我们且学且思,且思且行,使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始终在尊重规律、遵循规律的道路上前行。

编辑 于萍

猜你喜欢
教育观规律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巧解规律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