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峰
摘要:《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作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改变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本文从全程实施项目教学角度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102-02
一、课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在人才培养上更强调人才的岗位适应性。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而言,其定位于培养从事现代连锁零售行业服务与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人才。从岗位升迁路径上看,绝大多数的连锁零售业基本遵循这样的路径,即:理货员、收银员、文员等→柜组长、领班、主管→店长、采购经理→区域经理→销售总监、营运总监等,几乎进入连锁零售企业就业的毕业生都必须经历一段或长或短的如理货员、收银员的岗位实践,才有机会进入更高的职位。《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的设置正是培养学生掌握超市门店经营管理中的理货、收银、盘点、防损及现场管理等标准化营运程序,并根据目标顾客群需求的变化来对门店经营进行定位,调整商品结构、卖场布局、商品采购、商品陈列、商品促销等工作岗位知识技能需要。《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承担着学生吸收专业技能最重要的岗位知识技能的目标实现,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如何在该课程的建设改革中,改变以往注重理论教学的实际,形成突出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值得探讨。
二、课程建设改革思路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教学结合世界现代连锁企业的经营理念,紧紧把握了世界连锁经营管理的潮流,在课程建设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思想:
第一,结构合理化设置,课程体系按照连锁企业门店店长职责设计,一个连锁店长应该具备基本素质要求都体现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课程的每一章都体现出一种能力的培养。第二,工学交替化进行,每一部分的理论知识都对应着一段实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的高度结合。学生进行边学边练。第三,任务引导式教学,每一章的内容都对应着一项任务,学生通过理论学习,然后以完成该任务为学习目的。第四,讲练评相结合,本课程每一部分内容都包括三个环节——教师先讲,学生听后去练,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作出评价。第五,理论与工作结合紧密,本课程的知识需结合现代连锁经营理念,围绕现代连锁门店的经营管理展开。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施路径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由偏向理论的教学转向偏重技术能力培养的转变,需要从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及考核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
(一)教学模式改革
形成课程需求构建以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为向导的教学形式,以就业形式为动力,根据连锁门店营运作业过程组织授教的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首先,从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突出《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强化实训和实习等实践环节,注重课堂与实训地点的对接,将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融合。具体来说,教学环境与主体教材的创新共同构成丰富立体的教学资源。改革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方法,按照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知识辅导等不同要求,使每个环节都可以在与之配套的教学环境中运用相应教学资源顺利开展。
其次,基于工作过程分析、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契合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根据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的职业要求,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一主线,按照连锁经营管理学科培养目标,着重教学内容所具有的针对、实用进行教学,以构成应用性理论知识讲授、专项训练结合顶岗实习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系统。理论教学实质强调内容的应用性,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实用、符合学科发展方向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则按照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流程和任务进行模拟操作或真实运作,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同时,高度重视过程考核,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纳入反馈、分析、纠错、落实的程序中来,及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做到教学用一体,围绕培养职业能力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再次,校企共建课程体系。为增强《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应用性,校企双方在充分分析大型连锁行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岗位分析、任务分析和工作流程分析,根据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全面建立模块化教学内容,共同开发教材,建立“主体教材—实训教材—实体教材—辅助教材—延伸学习资料”立体化的主体教材,细化职业能力,规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然后在“多媒体教室—连锁超市实训室—大型连锁超市门店”等立体化的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中,再共同采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原则上设置课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踊跃参与,随时随地积极思考,使工作学习相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较强的职业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教导主要运用以下方法突出教学特点:
1.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按照课程实质设计工作任务,对目标及知识点进行陈述讲解,而后对内容推演;学生按工作任务要求在指导中演习,最终师生交流归纳。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重要的是应用在课程分类学习模块的单项实训中。由导师进行示范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岗位作业流程、每日作业安排、作业规范及作业要领。继而由学生饰演岗位角色模仿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应操作,最后师生共同点评归纳。如理货操作过程训练中,由学生饰演理货员的角色,按门店的货仓经营和货品收发按原则的掌握要领,完成作业,摹拟由总部配送商品的收、清、理货过程和由供应商配送商品的收、清、理货过程。如代理收银,客服演练操作过程中,由学生分别饰演收银员和消费客户,模拟来访者投诉情境下怎样办理来访意见。endprint
正式角色扮演教学法则应用在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的训练阶段,学生在校外实训分组进行真实职场环境下的正式角色化训练。教师分配实训责任人与训练方向,学生按照岗位要求,正式任职理货员、收银员、采购员、促销员、防损员、卖场管理员、店长等角色,进行顶岗训练,每个小组参与训练二个星期,小组成员轮岗训练,按实现的营业额、职责工作能力等完成份额和实训报告进行训练审核。
3.小组活动教学法。小组活动教学法即由教师提出教学任务,由学生分组落实。学习小组根据任务通过企业调研、网络搜素、项目操作等办法进行实际操作,之后进行小组集中讨论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提出修改意见对活动过程总结,编写总结报告。活动完成后由代表发言对师生提出的疑问解惑,在教师的指点下做出最后的任务完成书。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对所要完成的项目进行疏导、研究、总结,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对研究问题的探索,通过小组学习彼此吸收优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手段改革
围绕本课程进行现代教育技能和虚拟现实技术资本的建立和应用。
1.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运用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探索欲,提高对知识需求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图片效果、声音导向、视频播放、课件展示、案例平铺等进行教学。
2.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校园网为学生提供了校园资源如:视频资源、教学平台、相关专业网站链接、专题评介、公开讲堂等为学生的自我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专业机房每周向学生开放40小时;在实训基地,运用POS系统软件对连锁经营进行模拟训练,实训内容根据公司实际运营方式进行模拟,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3.利用校内实训室,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学生需要掌握在实际操作中的一系列技能,商品的采购、设置、陈列、收银等,这些技能的培训可以通过建立学校内部实习训练室完成。再充分运用课内外训练时间对自身的配置能力进行科学的锻炼。将实训室作为现实生活中满足社会需求的事实超市对学生的行为能力进行培训。
(四)考试方法改革
课程将改变机械性的封闭式考试的处理方式和仅仅凭借试卷测定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机制,在专业的特殊性下创建符合学科特征的测评方式,力求科学合理、灵活多样。高职教育的考试的核心的理念必须以树立技能考试为准,其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形成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以职业性的资格简历认证考核增加高职教育查体系内容。
四、总结
《连锁企业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实施“全程实施项目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将课程知识融于项目实践,并为课程项目授学的施行构建了基于工作情境的实际工作环境,能完成教学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深度交融,理论实践一体化,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11,(3):88-90.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0.
[3]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37-39.
[4]程宜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9-57.endprint